2020年10月19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了河南航空于2012年提出的重整計劃,終止河南航空有限公司(前身為鯤鵬航空)重整程序。該信息在日前披露后引發公眾關注。
因2010年的伊春空難,曾經風光的河南航空戛然而止,進入了破產重整。此次公布的重整計劃中,河南省屬企業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河南航投)及深圳航空全資控股公司河南振翔投資有限公司(河南振翔)為河南航空重組方,河南航空成為名副其實的“河南人自己的航空”。
在本重整計劃獲得法院批準后,河南航投及河南振翔作為重組方將通過重整計劃受讓出資人讓渡的河南航空100%股權,其中河南航投受讓河南航空70%的股權,河南振翔受讓河南航空30%股權。
為執行本重整計劃,在法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后,重組方將負責籌措資金以供河南航空清償各類債權、共益債務及破產費用。償債資金的來源主要包括:在法院批準重整計劃后的5個工作日內,重組方依照重整計劃將向河南航空補繳的4億元注冊資本金;重組方將在法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后根據需要,選擇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委托貸款、增資、債轉股在內的各種可行方式籌集償債資金。
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時間線,參考了大量文獻,下面的內容借用巫師的一句話:“以我為準”。
2007年5月16日,深圳航空牽頭共同出資成立鯤鵬航空,后來該公司更名為河南航空,以鄭州新鄭機場為基地運營著多架支線客機,發展前景一度良好。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一架ERJ190飛機在黑龍江伊春機場墜毀,造成了44人遇難。伊春空難的事故調查顯示,河南航空日常經營管理中存在嚴重問題,航空公司于空難7天后被責令停止運行,隨后河南航空因經營困難進入破產程序。根據法院此次發布的重整計劃,重整后的河南航空仍將依法承擔“8·24”空難的相關賠償責任,并依法向事故遇難者和傷者進行賠償。
經過長達8年的審理,鄭州中院批準了河南航空早在2012年提交的重整計劃,而此時距離河南航空因伊春空難導致停飛已過去10年。
河南航空復出的背后,折射了河南省以鄭州打造航空樞紐的雄心勃勃的航空夢。
2007年5月16日,深圳航空、平山公司以及山岳公司三方共同出資成立了鯤鵬航空,注冊資金為5億元。鯤鵬航空設立后,三家股東繳納了首期出資合計1億元,2007年9月鯤鵬航空開航時,其運營基地設在西安咸陽機場。2008年,在河南政府的推動下,鯤鵬航空遷移至鄭州,此后鯤鵬航空陸續引進4架E190支線飛機。
河南官方2009年7月發布的消息稱,鯤鵬航空在鄭州開通了至天津、哈爾濱、貴陽等航線,填補了多地在華北地區航線的空白。
2009年9月25日,鯤鵬航空距離成為“河南人自己的航空公司”目標更近了一步——企業名稱正式變更為“河南航空”。
《北京日報》當時報道顯示,鯤鵬航空是繼大新華快運更名天津航空后,又一家支線航空公司接受地方政府注資變身區域性航空公司。按照規劃,鯤鵬航空更名為河南航空之后,將完成股權變更,引入河南地方國有資本,成為河南省屬的航空運輸企業。
扯遠了,回歸正題,重組方河南航投于2011年8月29日在河南省工商局登記注冊成立,設立時注冊資本伍億元整,實收資本伍億元整。經營范圍:對民航客貨運輸、航空基礎設施、物流貿易、房地產、旅游等相關產業的投資(以上范圍凡需要審批的,未獲批準前不得經營),注冊地址為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商務外環路與商務西三街交叉口國龍大廈2728號。
河南振翔于2011年9月23日在河南省工商局登記注冊成立,設立時注冊資本為貳億貳仟萬元整,實收資本貳億貳仟萬元整。經營范圍:項目投資、投資咨詢、信息咨詢(以上范圍凡需要審批的,未獲批準前不得經營),注冊地址為鄭州市管城回族區紫荊山路60號5層512號。
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河南航空的發展及運營將著力實現:
1.將不斷優化并擴大機隊規模,機隊逐步由100座級的支線客機機隊轉變為干線客機機隊;
2.將構建以鄭州為中心的輪輻式航線網絡,打造鄭州核心樞紐,航線逐步覆蓋全國重要城市及旅游熱點城市,并通過在鄭州構建航班波,形成本公司全國性的中轉樞紐;
3.加強河南航空品牌建設,盡快建立獨立的銷售組織和結算機構,確保傳統渠道銷售的有效組織與后臺服務;著力建設河南航空電子商務銷售平臺,逐步擴大電子商務直銷比例,降低銷售成本;加強航線產品的營銷;
4.強化河南航空的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加大安全投入,強化安全基礎建設;全面推進SMS建設,不斷完善公司手冊體系,嚴格落實行業運行標準;加強飛行、維修和運行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風險管理,強化安全管控能力;強化安全責任落實,提高系統保障能力;
5.增強人力資源保障能力,并進一步尋求與國內各著名的飛行院校及民航院校強化合作機制,形成長期的飛行員、機務、簽派人員培養、儲備機制。
“河南人自己的航空公司”還停留在規劃階段,河南雖然曾和多家國內民營航空公司洽談合作,但到目前依然沒有自己完全控股的客運航空公司。
重整之后的河南航空,能否實現夢想,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