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成長記錄 | 花錢能搞定的事情,就別浪費其他資源》(尹航)一問有感。
記得之前好像在公眾號“學習學習再學習”看到過這篇文章,但是不知道是原版還是有經過改動。現在再次看這篇文章,感觸特別大,收獲也很多。當時以為自己看懂了,實則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事,從而我們的心理狀態、思想狀態也會跟著發生變化。
前幾天,一個大學同學問我:既然很多公司員工可以內推,而且被內推的人如果錄用了,員工還有獎勵,那是不是找他們給幫忙內推都愿意呢?我說,要是我隨便給公司內推一個沒啥能力的人,先不管這人有沒有被錄用,我不都是在降低自己的信用嗎?我內推的人我自己沒有先去了解一下,我這不是在坑人嗎?他這才恍然大悟。另一方面,我也從而意識到信用的重要性,萬不可為了所謂伯樂獎而絲毫不顧及自己的信用。在未來的社會,信用將顯得越來越重要,而我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前都得考慮到相應的信用成本。
最近兩天由于種種原因,我對工作方面相當不滿,但每天又不得不在工作上耗費大量的精力、注意力、心力,導致每天下班后心情特別低落。另一方面,因為今年考研初試成績還不錯,得準備復試,但下班后槽糕的情緒讓我無心復習。今天看到這篇文章,我頓時意識到了什么叫“身心成本”,尤其是“情緒成本”。工作方面對我的影響太大了,讓我身心俱疲,導致我下班后的時間基本是在浪費生命,極其可怕!對此,我有了兩點感悟:①好心情十分珍貴,一定好好好利用或好好享受;②如果陷入了消極情緒,就要反思自己陷入消極情緒的原因,要么就想辦法避免它,要么就去面對并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