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是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與司馬相如那段曠世的愛情神話,在今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那么,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自己的感情決擇時,卓文君是如何應(yīng)對的呢?請看如下分解:
一、敢愛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相識,是在自家的家宴上,她的父親卓王孫是蜀郡臨邛縣(今邛崍)巨商,可以說家財萬貫,因為聽說司馬相如是縣令王吉的坐上賓,于是就在家里宴請了他。
此刻的司馬相如是個典型的鳳凰男,他家貧如洗,剛剛北漂碰壁落魄歸來,除了才華和美顏(相傳司馬相如長得很帥),一無所有。
其實(shí)司馬相如早就看中了卓家的閨女卓文君,這次是有備而來,他知道文君喜歡音樂,特意帶上自己珍貴的綠綺琴。
醉翁之意不在酒,酒過三巡,王吉乘機(jī)提議讓司馬相如彈奏一曲,于是,相如彈了這首《鳳求凰》:
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
多么深情的情歌,句句指向文君,卓文君也正在隔壁偷望,自古佳人愛才子,情到深處,文君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個大才子。
散席后,相如用重金賄賂文君身邊的傭人,對她說: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走?
文君:你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
然后他們一起去泥泊爾舉行婚禮。
……
好吧,走錯片場了。
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看到這,估計天下父親都要傷心了,但是女兒終究不能一輩子握在手心里,她總有一天會愛上一個,開始她全新的人生。
要知道,那是2000多年前的封建社會,口水都淹得死人,面對自己的感情,卓文君沒有遲疑,她敢愛敢恨、毅然決然,這種潑辣果敢的個性,連司馬遷都忍不住為她點(diǎn)贊,在《史記》里專門為她立傳。
?
二、敢當(dāng)
愛情是美好的,現(xiàn)實(shí)永遠(yuǎn)是嚴(yán)峻的,等他們來到司馬相如在成都的家,才發(fā)現(xiàn)家徒四壁、空無一物。
怎么辦?聲嘶力竭、大哭上當(dāng):你個渣男、窮鬼,你騙我……
或者打電話給自己的土豪老爸:爸你快派車來接我……
沒有,卓文君這個標(biāo)準(zhǔn)的白富美,恐怕一輩子都沒拿過抹布,這會兒卻當(dāng)家當(dāng)?shù)孟嗄O鄻印?/p>
她謀劃著和司馬相如回到臨邛,賣掉車馬,盤下一家酒店,做起酒水生意,并且親自當(dāng)壚賣酒,司馬相如則負(fù)責(zé)洗滌酒器。
卓王孫這個傷心的父親,最終還是原諒了女兒,他送給文君家奴一百人,錢一百萬,以及衣服、被褥、各種財物,夫妻倆重新回到成都,置辦田地房產(chǎn),幸福安康地過起了小日子。
面對貧窮的現(xiàn)實(shí),卓文君沒有后悔自己的選擇,沒有退縮、怨責(zé),而是和丈夫共擔(dān)風(fēng)雨,渡過了婚姻的第一道坎,這便是敢當(dāng)。
三、敢放手
后來漢武帝劉徹即位,他很欣賞司馬相如的才華,司馬相如由此飛黃騰達(dá),于是開始移情別戀,有了納妾之意。
他給妻子寫一了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唯獨(dú)少了一個“億”,諧音“無憶”,這是在暗示沒有了過往的回憶嗎?
《白頭吟》是這樣的: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聽說你三心二意,那我們好說好散,分手吧!
她沒有委曲求全、茍且安和;也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成為一個面目可憎的罵街潑婦。
她理智而絕決,知性又優(yōu)雅,面對婚姻的又一次危機(jī),沒有失掉身份,愛就用心愛,不愛就好好分開,這種敢愛敢恨的殺伐決斷,本身具有一種人格魅力。
司馬相如羞愧萬分,再也不提遺妻納妾之事,最終兩人安居林泉、白頭偕老。
四? 尾聲
婚戀永遠(yuǎn)是人類繞不過去的一個坎,可能每個人都曾經(jīng)沉浸在一段感情里,糾結(jié)、癡纏;也有可能你連愛都不敢愛,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心上人和別人牽手離開。
卓文君敢愛敢恨、敢做敢當(dāng)?shù)淖黠L(fēng),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無論是婚姻還是職場,她的智慧依然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