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用腦子說話,智慧的人用心說話。職場中,人人都要學(xué)會用心說話。
01.
馬東曾說過:“講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但是不會講話,在工作和生活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就像一輛汽車。
在爬坡的時候,真正決定他能爬多高的,不是汽車的排量有多大,而是扭矩,它能在瞬間爆發(fā)出一個力量。
在我們平時的交流中,扭矩就是扭過來的那句話,在關(guān)鍵時刻,你把這句話給扭過來,這點非常重要。”
所有的人都會“說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說話。一句話能讓你笑,也能讓你哭。職場上也是如此,一句話可以成就你,一句話也可能害了你!如果口不擇言,很有可能就被當成炮灰,讓你“尸骨無存”。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再也收不回來了。所以,三思之后再開口。尤其是在職場上,有些話,一定不能說。
小凱有個壞習(xí)慣,無論大小事,都會奉上一句“憑什么”。
財務(wù)對他說:上任負責(zé)人遺留的項目,如果有虧損,要算你的。
小凱很不滿:憑什么?
財務(wù)對他說:因為他遺留的項目有收益也算你的,不能只吃肉不啃骨頭啊。
小凱:那憑什么讓我接手啊?!這些項目誰愛做誰做,反正我不做!
正巧老板走出來對正趴在桌上寫文案的小凱說:小凱,一會兒有空幫我整理整理幾個文件唄!剛被氣的頭昏腦漲的小凱頭也不抬,脫口而出:憑什么?辦公室立刻鴉雀無聲。
這下,老板臉黑了:就憑我給你發(fā)工資!
用質(zhì)問,詰責(zé)的語氣說話,往往會讓對方很不舒服,即使他們知道你沒有惡意,即使你解釋清楚原因也無濟于事。
就像先打?qū)Ψ揭蝗缓笤偃ソ忉屧虻淖龇ú⒉荒茏寣Ψ较麣猓驗橹灰^揮出去,就足以破壞雙方的情感。
02.
想一想“憑什么”這三個字從自己嘴里說出來的時候,聽的人會怎么想?
一般來講,人家之所以對你退出要求,要么是覺得有交情才讓你幫忙,要么是覺得你有義務(wù)去那么做。就算你做不來,婉拒總是可以的吧。
就拿前者來說,一個熟人找你幫忙,你脫口一句憑什么,要是對方脾氣好,他可能會想:哦,這件事可能對人家沒啥好處,所以不愿意做,看來還要給這家伙點兒好處.....
給好處才辦事,這是交易。一句“憑什么”,硬生生把好好的交情變成了買賣。這難道不是自斷前路嗎?
如果你本來有義務(wù)去做一件事情,但是卻帶著某種質(zhì)問的口氣問“憑什么”,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可能會讓很多曾經(jīng)相信你的人,會被你的這種行為傷害,漸漸遠離你。
比如,可以把“憑什么”改成我覺得最好不要,把“你快點行不行啊”改成你快點過來,把“都給我閉嘴”改成大家安靜一下,等等.....
職場上,我們更應(yīng)該學(xué)會成熟,要懂得說話有分寸,用平靜的心態(tài)去對待每個人和每件事兒,才能走的更久更遠。
03.
當然,凡事不能絕對而論。在職場中還有一種情況剛好相反,明叔就想說說自己的經(jīng)歷吧!
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中,你可能也經(jīng)常遇到過,當老板詢問大家對某件事情或某個策劃的意見和建議的時候,有一種聲音叫做“都行”“都不錯”,但是當別人提出自己的建議或者意見的時候,他又處處挑刺。
當別人問中午飯想吃什么啊?出去游玩有什么具體計劃?他的回答總是“都不挑,都行”。但到真正到吃的時候,去玩的時候,他的意見又是最多的,各種挑刺,讓人忍不住有想把他拖出去三十大板的節(jié)奏。
人們之所以反感“都行”,就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能夠交流溝通,各抒己見,而經(jīng)常說“都行”的人,總是給人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感覺,這樣非但不能給大家減壓,反而增加了團隊的決策難度。
要改變事事說“都行”的這種習(xí)慣,就要學(xué)會適當?shù)靥岢鲎约旱囊庖姡词鼓銢]有什么建設(shè)性的想法,也要轉(zhuǎn)變一下自己的說話方式,遠離“都行”。
這樣,會給同事或上司有一種用智慧說話的感覺!親愛的讀者,你們學(xué)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