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曾經的同事小希和我聊天,她告訴我說她最近被逼無奈也從原來我們一起工作過的公司辭職了。我問她為什么離開,她說自從我離開公司到現在,整整三年時間過去了,公司從未給員工加過薪,也沒有什么職位上的提升。雖然老板口口聲聲說一定不會虧待這些元老級員工,但是每一次說完就像是水過鴨背,了無痕跡,從未付諸實踐。最近,這些員工一個個都步入了而立之年,上有大下有小,迫于生存壓力,大家都陸陸續續選擇了辭職,她也因為同樣的原因不得不選擇了離開公司。
1.
我沒想到小希幾年后會面臨這樣尷尬的處境。當年我選擇離開公司的時候,是因為公司突然宣布降薪了,那時候我剛剛畢業,家里經濟壓力很大,謀生遇到了嚴重的威脅,在那種情況下,我必須要選擇離開,重新謀求新的出路。但是,小希和我不同,她家境不差,來那個公司上班純粹就是圖離家近,能夠有個相對穩定的工作,即便薪酬稍微降低了一些,也不會對她的生存帶來什么威脅。所以,當我離開的時候,小希留了下來,還有一些不像我這樣被謀生問題所困擾的同事也選擇了繼續留在公司。留下來的這些人,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持觀望態度,覺得公司的薪酬應該還會再調高的;也有一部分人,是習慣了那樣的一個安逸氛圍,不想去改變;甚至還有極少數人,是不敢去違抗父母的安排而選擇貿然辭職……總之,不管怎么說,他們都選擇了留下,只有為數不多的像我這樣的幾個人,選擇了離開。
2.
其實,離開公司之后,我有過一段時間是比較被動的,因為要重新出發,第一步總是最艱難的。那時候的我,也是這樣,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但是,我非常清楚的告訴自己,離開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慶幸的是,很快我就找到了新的起點。不過,說起新的起點,也不是那么美好的。我記得辭職后開始新的工作,待遇比原來那個工作還低,因為新公司規定每一個新人都必須從基層做起,薪水也是從最低的拿起,沒有一個人例外。所以我前三個月領到的薪水是比原來公司還低的。那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我傻,看似還不錯的一個工作就這樣放棄了,結果找了個還不如上家的工作從零開始。好在局面很快出現了逆轉,在我工作三個月后,我所在的公司就給我轉正了,待遇基本上已經能夠和原來公司持平,而不到一年的時間,我的薪酬已經遠遠超過了原來所在的公司。
慢慢的,當初曾經勸過我的人開始覺得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是明智的,甚至有些人開始羨慕我,覺得我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其實,當時我是因為出于生計才離開的,不過,我萬萬沒想到有時候生活的窘迫也會逼迫一個人去擺脫一個又一個困局。
3.
如今,每當我聽到他們和我說早知道當初像你一樣選擇離開,現在就不會這么被動了,我就覺得自己曾經的那一次奮力一搏其實是對的。如果那時候自己不主動求變,時至今日,沒準被動逃離,更顯得狼狽不堪。
我記得我身邊的朋友也經常問我這個問題,說呆在原來的公司已經沒有激情了,不知道要不要出去,正在糾結。每一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我就總是和他們說,如果你不至于一辭職就斷糧,然后又覺得呆在原來的公司已經沒有什么激情和斗志了,那我非常支持你離開。我的好幾個朋友,起初特別糾結到底要不要離開原來的公司,還有一些做了全職媽媽已經厭倦的人,也問我到底要不要出去工作,后來她們都勇敢的邁出了自己的步伐,去主動求新求變,去適應新的工作和生活,現在她們都過得還不錯。每一次我們聚在一起聊天,她們總是和我說,還好當初給自己做了一個快刀斬亂麻的抉擇,不然現在而立之年局面對自己更加不利。
4.
不過,我所說的這種離開或離職,不是鼓勵大家去辭職,而是說當你在一個地方已經感覺到沒有了上升的空間,或是發揮不出自己的價值,甚至有時候自己的付出都沒辦法和得到成正比的時候,你可以考慮去辭職,或者說是主動去謀求變化,而不要瞻前顧后,甚至指望環境為因你而改變,這是不切實際的。
人生,是主動還是被動,其實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既然不想讓自己被選擇或者狼狽逃離,那就要學會主動出擊,奮力一搏,牢牢地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