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找不到方向的時候,我總喜歡翻書,相信里面會有我要的答案。《在人生拐角處》是我第二次看了,每一次看的時候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經歷不一樣了,感受也更深了。
其實我上周看的書是《不完美,才美》,但是沒有看完,只看了三分之一,后面因為把有限的時間分配到了講座那一塊去了,基本都在做課件寫稿子,不斷修改。時間是有限的,側重點在哪里,哪里就會收獲滿滿,雖然上周目標沒完成,但是在演講上有了很大的收獲,原諒自己哈。
作者現在是一位生涯咨詢師,他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進行了各種與眾不同的自我探索、努力和嘗試,跨職業跨領域跨行業,換成是,總新人做到中堅,然后再重新開始。他要找到自己,否則就要為自己的迷茫買單。
這一段話就是吸引我買這一本書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他也是個不斷折騰自己的人,為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努力,厚積薄發,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
我今天只看了61頁,并停留在這里良久:
很多時候,我們都不需要一個所謂的答案,當我們身處黑暗時,我們只需要一束光,來照亮前行的路。
光,在我們自己心里。
昨晚,我不斷地思考然后不斷地感到很憂傷,找不到自己的答案。我也是個愛折騰的人,從畢業前到現在,我不按常理折騰很久了,不知道這是否就是壓抑太久,叛逆期晚來了。但是其實每一次的折騰,我都會得到額外的收獲,一次一次的收獲積累,其實我已經把很多不足慢慢改變了,優勢也越來越明顯了,只是走著走著就迷茫了。
探索可能性和提升可遷移的技能是書里給到的建議,我覺得我已經踏出一步做到了,但是還不夠。當我能清晰看到未來的時候,我選擇了改變。我已經主動拓展自己的視野范圍,嘗試進入不同的興趣領域,并且找到了自己的興趣,現在只缺更用心,同時也需要更投入。
我煩惱的其實就是工作與興趣的平衡!工作占去了我太多的時間,以致于我自由的時間太少了,分配給我的興趣就更少了!問題出來了,那就找路徑解決!簡單多了。
還有第一節是印象最深的,里面提到格局:
一種是寬度的格局,比如對于行業的認知,對于趨勢的把握,這樣的格局智慧需要浸淫在一個領域很久的職場高手才能做到。
另一種格局是長度的格局,是以人生為縱軸,看到在不同生涯階段的重點是什么。
普通人如我,一般就是屬于第二種格局,那么我們就應該在不同的階段,順應規律主動做出變化來順應這個變化如此快的一個時代。
作者說:“現階段,不再拼體力,不再拼執行力,而是開始拼才干、拼資源、拼境界……靠視野看到發展空間,靠智慧領悟趨勢,靠胸懷獲得格局。”
聽起來很高深,其實就是希望我們做到兩點:
1.優勢。找到自己的優勢,并且顯性化成為你的標簽,樹立自己的職業品牌或個性品牌等。
2.找到優勢用武之處,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那接下就把盤點優勢和不足列入清單要事,有了想法后,最重要的是做!
越努力,越有方法,靠近夢想就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