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讀完一本書,并為你繪制了它的思維導圖。讀完本文后,你只需要重復看6次,每次20分鐘,你就可以永久記住這本書。用它來指導你的生活,實現你逐步積累財富的目標。
一個真實故事告訴你本書有多重要!
幾天前,一個小我十多歲的老鄉到我家來玩,問起近況,他說準備買房,要非常非常感謝我,如果沒有幾年前我的一個小建議,他肯定付不起首期。
我愣了一下,怎么也想不起幾年前給他提了什么建議。他說,你當時對我說,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有收入,就拿出十分之一存起來,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動用這筆錢。我按照你說的做了,前幾天一查,居然有了近十萬塊錢,一下子彌補了買房首期的缺口。我自己都不知道存了這么多,對我來說,這是一筆意外之財啊。
我一下想起來了。然后問他,每次存十分之一,給你的生活帶來不便了嗎?他說沒有,完全不影響生活。有時收入多的時候,存的還不止十分之一。
我原想說,你這筆錢還是不要動它,要用它來繼續賺錢。但轉念一想,買房本身就是一項很好的投資,而且現在這個城市的房價還屬于低洼段位,買房,無論是自住還是投資,都是不錯的選擇。
于是和他說,買房不錯,不過,用了這筆錢之后,十分之一的行動還要繼續堅持下去,至于存起來的錢,要怎么用,我現在進一步告訴你……
我告訴這位年輕人的建議,只是來自這本書中的一點點內容。此刻,就讓我們以畫導圖,以圖導書,打開這本書,把關于如何積累財富的建議全部呈現給你。
這是怎樣的一本書?
在一張A3紙的中央,用4個大小不一的金元寶代表財富,旁邊寫上“巴比倫”3字,并在金元寶最上面畫一個人,表示站在財富頂端的人,合起來即是“巴比倫最富有的人”。
本書的作者喬治·克拉森(1874-1957),是美國著名理財大師。本書中的故事最早出現于1926年,距今整整91年。書中提出了最古老、最普遍、最有效的財富法則,它們將指引你從一文不名走向成功和快樂。正如經由我的介紹,僅僅只采用了書中的一個小建議,我的朋友就輕輕松松解決了購房首期一樣。
《思考致富》作者、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這樣評價本書:
“每逢比我年輕的人向我尋求財富忠告時,我總是將此書作為禮物相贈,同時對他們說:‘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并按照它說的做了,就會創造奇跡。’本書的確蘊含了非同反響、經過時間檢驗的絕妙忠告,對那些初涉人世并開始努力奮斗的二十幾歲的一代無疑是最好的禮物。”
為什么我們不能像其他人那樣富有?
這一章主要內容為兩個人的對話,我將最重要的對話內容摘出來,用不同顏色的對話框和箭頭表示對話順序,從右上角開始,按順時針方向繪制。
本書以一個故事開篇:造車匠班瑟坐在墻角,看著破敗的家庭環境,對樂師庫比說:
“我一直在辛苦勞作,渴望神賜我財富。但為什么我們不能像其他人那樣富有?!”
庫比回答:“我要知道答案就好啦。”
班瑟繼續說道,“我不想年復一年過著奴隸般的生活,工作、工作,不斷工作,生活卻沒有任何改變。”
“或許我們可以找出他人賺錢的辦法,然后照他們那樣子做?”庫比問答。
班瑟說道:“也許我們可以從精通此道的人那里學到賺錢的秘訣。”
庫比回答:“阿卡德,巴比倫最富有的人。阿卡德有穩定的收入,無論怎么花,錢袋都很充實。”
“收入,這就是答案!無論我坐在墻頭,還是去遠方旅游,都有收入裝滿我的錢袋。”班瑟興奮地說道。
庫比站起說:“走吧,問問阿卡德,我們怎樣才能為自己賺到收入,源源不斷的收入,無論怎么花,收入都大于支出。”
故事中的班瑟和庫比,正是我們這些還沒有實現財務自由的人:不斷地辛苦工作,卻依然過不上自己想過的生活。然而,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卻已過上我們夢寐以求的生活。
模仿,學習,向他們請教,像他們一樣行動,是最好的方法。一個渴望財務自由的人,當他開始反思生活、開始向成功人士學習的時候,他就開始了踏上了財務自由之路。
巴比倫最富有的人告訴我們致富的8個道理
這一章介紹了阿卡德這個人,并且以對話的形式告訴了庫比和班瑟許多關于財富的道理。我按順時針方向把他的話最重要的部分摘錄下來。
阿卡德,巴比倫最富有的人,他為人樂善好施,十分慷慨,他的財富并沒有因為慷慨大方而縮水,反而依然在不斷增長,這源于他財富的增長遠遠大于支出。
面對來訪的庫比和班瑟,阿卡德以講故事的方式,向兩人講授了8個道理:
1.“一個人,如果少年以后,還沒有實現富有,肯定是因為他沒有學會財富法則或者根本就沒有去學。”
說來慚愧,我也是工作10年后才看到這本書,并開始理財的。沒看這本書之前因為投資不善,欠下一大筆債務。如果我早幾年看到這本書,當初肯定不會犯下那么低級的錯誤。
2.“財富是強大的力量,它可以幫人們做很多事情。”
3.“一個人要成功,就必須努力學習,付出時間。時間人人都有,但大部分人卻讓它白白流失了。學習,既要學已經存在的知識,還要學習如何發現未知的知識。”
4.“致富之路,開始于你把收入的一小部分留給自己。無論收入多少,都要留下十分之一給自己。用這些留下的積蓄去賺取更多的錢。”
5.“財富的大樹來自于作為種子的一個銅板。不為自己留下一個個銅板,財富的大樹永遠都無法生長。越早種下種子,你的財富大樹就越早長大。”
親愛的朋友,請你記住,在這閱讀的當下,開始著手存下你的第一顆種子吧!相信我,若干年后,你會和我的那位朋友一樣感謝此刻立即行動的你。
6.“至于要怎樣利用存下來的錢賺取更多的錢,你要聽有價值的建議,聽外行的話,只會兩手空空。切記,安穩的少量回報比冒風險要好。”
7.“機遇只給有準備的人,意志力是必須的,只要堅持下去,每次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存起來,那么,財務自由的任務就絕對可以實現。”
8.“你能達到怎樣的財富位置,決定于你努力工作的程度,積累財富過程中的領悟以及為機遇所做的準備。”
積累財富,從這7個訣竅做起,你一定會成功!
這是全書重點,我用1至7的數字表示訣竅的順序,用關鍵詞提取主要內容,以看到關鍵詞能想到對應的內容為度。
第一個訣竅:首先要讓你的錢袋鼓起來。任何一項收入,都拿出十分之一存起來,除了拿它來做穩妥的投資,絕對不要動用它。它既是你的財富種子,也是你的財富母雞,你不會笨到殺雞取卵吧?
第二個訣竅:控制開支。書中提了很多事例,意思是說百分之九十的開支都是不必要的,我完全同意。比如我自己偶爾也會網購上癮。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學會區分“想要的”和“必要的”,誠實面對自己,若是想要的,就堅決不買,若是必要的,就堅決買。
第三個訣竅:讓錢增值用錢賺錢。對于留下來的這筆錢,除了用作投資增值之外,無論什么情況都不動用它。
第四個訣竅:避免失去你的財富。做法是無論如何要保證本金的安全,在投資時要聽明智人的建議,不盲從。
第五個訣竅:使房產成為有益的投資。這幾年我所生活的地區及周邊,房價的飆升著實恐怖,這也是我對朋友存下來的錢購買房屋表示支持的原因。
第六個訣竅:確保未來的收入,為未來養老和家人的保障做準備。即從當下開始著眼未來,考慮為未來投資。事實上,在社保、商保都比較發達的今天,真正為自己和家人購買保險的人卻很少。
第七個訣竅:提高自己賺錢的能力。通過強烈的欲望與不斷地學習來實現。簡書簽約作者沐丞在他的書籍《理財趁年輕,愿你能過上想要的生活》中,一再強調的,就是投資自己,不斷增強自己的能力。
這七個訣竅聽起來很容易,但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夠立即行動。就像一再強調的,拿出每一筆收入的十分之一留給自己,并且只用它來增值!
希望你能夠反復閱讀,牢牢記住這七個訣竅,并且立即制定計劃實施,不斷重復。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走上財富不斷增長的道路,終有一日,實現你的財富夢想。
如何才能得到幸運女神的青睞?
阿卡德與眾人繼續討論,就如何遇到幸運女神,歸納出4個結論:
1.幸運女神與機會是同時出現的。要獲得幸運女神的青睞,就要抓住機會,而機會,只屬于有準備的人,屬于時刻行動著的人。
2.想通過賭博來實現財富積累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我們可以認真分析一下全國走在財富頂端的那些人,看看有誰是通過賭博實現財務自由的?答案是,一個都沒有。
有這種想法的人太多了,根本原因在于不勞而獲的心態。一兩次的運氣好,贏得一點小錢是可能的,但從長遠看,靠賭博致富,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事例。
3.一直拖延沒有行動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財富的積累必須從堅實的行動開始,而且是立即行動,堅持不懈。否則,如前面所說的,至今還沒有積累到財富,要么是沒有學會財富法則,要么是根本就沒有去學,更不要說具體的財富行動了。
4.只有積極行動的人,才能取得成功。《窮爸爸富爸爸》一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在評價本書時說:“首先支付自己”這句話出自喬治·克拉森的《巴比倫最富有的人》一書,這本書賣出了數百萬冊,雖然數百萬人都可以熟練地復述這句話,卻鮮有人按這一建議去做。”
為什么大家知道卻做不到?如何越過從“知道”到“做到”的鴻溝?請參閱我上一篇文章《一幅圖告訴你如何實現從“知道”到“做到”的跨越?》
關于投資,這5個法則你一定要記住!
在七個訣竅的基礎上,再次以故事的形式,提出保護好財富的5個法則:
1.只要堅持從每一份收入中拿出十分之一存起來,并且用它來賺錢,那么財富就會不斷增長,源源不斷流入。
2.財富自己會為它的主人工作,但它只為懂得正確利用它的人工作。
3.要保護好你的財富,謹慎是最重要的原則。
4.聽從騙子的花言巧語,不現實投資的人,最終將失去財富。
5.不聽從行家的建議,對自己不了解的生意進行投資的人,將失去財富。
請注意:保護好你的財富,以謹慎為第一原則。確定誰是行家,并向他們請教,聽從他們的建議,這是你在投資時一定要做的事情。并且區分誰是騙子,誰可信誰不可信,對你準備投資的項目進行深入地了解。
這一章,告訴你怎樣正確地借貸!
巴比倫的借貸商人馬頓,通過他的經驗,分享了如何正確借貸,從而強調了在保護好財富安全的前提下,讓財富繼續創造收入這一原則,做到這一點,只有兩個字:謹慎!!!
整章圍繞著“借”字展開,首先,可以將錢借給朋友以幫助他們,但前提是不要因為幫了朋友讓自己反受其累。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
幾年前,一個朋友的堂哥因急用錢,要他幫忙借款60萬,月息2分。朋友就向他的朋友A借了60萬給他堂哥,允諾月息2分。
幾個月后,他堂哥說那筆錢也是替他的朋友B借的,現在因投資失敗,堂哥的朋友B消失了。所以無論是本金還是利息都無從收取。他堂哥要他和A說明情況,停了利息,以后努力還本金。
朋友礙于面子,沒有和A說明,每月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萬兩千元還利息。最后一次我和朋友見面時我問他要撐到什么時候,他嘆了一口氣,死撐唄,到撐不下去為止。
一次不謹慎的借款行為,受苦受累的,是兩個中間人。
本書在此前提下,總結了只有一種人,你是可以借錢給他的,這種人所擁有的財產遠大于他所借入的款項。而以下4種人,你是絕對不可以借錢的:
1.情緒容易激動的人。
2.僅有賺錢的雄心壯志卻沒有賺錢能力的人。
3.根本就沒有能力償還所借金錢的人。
4.不善于理財的人。
由此可見,朋友的行為可以說是愚蠢到骨頭里去了,所借之人,居然綜合了上面全部條件!有一本書的書名說得好:《現在的淚水,都是當年腦子進的水》。
你知道怎樣為自己建立起最基本的保護嗎?
如何為自己建立起足夠的保障呢?需要用你的部分財富進行最基本的投資,這包括保險、儲蓄和可靠的投資。
這三種手段,其獲利較低,著眼于安全,卻能夠為你提供最充足的保護,讓存起來的錢為你增值。
賺取更多的錢是原則,但任何時候不要忘記,投資中,必須拿出一部分來做最基本的保障,這三條渠道可以為你提供足夠的保障。
奴隸達巴瑟,成長為駱駝商人的感悟!
達巴瑟,原來是一名奴隸,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駱駝商人。以下,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訴那些渴望財富卻一直沒努力的人們一些道理:
1.你的現狀,都是你自己的弱點造成的,而你,卻還在指責命運!這是極度不負責任的做法,這樣的人,有著奴隸一樣的靈魂,永遠只能過奴隸般的生活。
生活中稍微留意一下,身邊不乏這樣的人:成天抱怨,一遇到挫折困難,信心容易垮,將一切不順歸咎于外部因素,從來不從自身尋找原因。這樣的人,或許就是達巴瑟嘴里有著奴隸靈魂的人。
2.一個靈魂自由的人,無論身處怎樣不幸的處境,終究會取得成就,受人尊敬。一個有著奴隸靈魂的人,無論出身多么高貴,其最終都會淪為奴隸,過著奴隸般的生活。
從中可見,決定一個人最終命運的,是他的靈魂,靈魂自由能成就一切,靈魂奴隸卻毀掉一生。
3.一個不懂得量入為出的人,是在自掘墳墓。一個欠債卻還不努力工作以還債的人,就是典型的有著奴隸靈魂的人。
這樣的人,我們的身邊,少嗎?并且,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奴隸靈魂嗎?
4.負債,是我們的敵人,它讓我們背負著重重壓力,使我們難以喘過氣來。但被我們欠著錢的債主,卻是我們的朋友,是因為他們曾經的信任,才讓我們欠下他們的錢。
在一個有著自由靈魂的人眼里,生活本身就有各種問題,活著,是為了解決各種問題的。還債,就是我們的問題,這就是生活。
如何從奴隸轉變為駱駝商人?
5個黏土板,記錄了達巴瑟從一個負債的奴隸成長為駱駝商人的全過程:
1.達巴瑟接受了巴比倫借貸商人馬頓的建議,每個月,拿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存起來,拿十分之七來養家糊口。
2.每個月,拿出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二來還債,并且提醒自己,總有一天可以把所有的債務都還清。
3.達巴瑟挨個拜訪了債主,向他們解釋了自己的現狀,并說明自己的還債計劃,對所有債主一視同仁。
4.每個月努力工作,心情平靜。他看到了希望,因為每個月,他的債務在減少,而存儲在增加。
5.這樣堅持下去,幾年后,達巴瑟還清了債務,而且還積累了一筆財富。用這筆財富繼續增值,他最終成長為富裕的駱駝商人。
這個事例反映的道理淺顯,但如果你負債,這個方法絕對真實可行。如果你沒有負債,那么恭喜你,你比很多人起步要高很多,因為你多了很多可以存儲的錢。
什么樣的人是最幸運的人?
這一章,講了一個名叫沙路納達的奴隸通過努力工作成長為商人的故事,告訴我們最樸素的兩點道理:
1.一個自命不凡而不屑于工作的人,眾神都難以救他,更不要說富裕了。無所事事,無論是對人對事,都是毫無益處的。
2.工作,是成功的人最好的朋友。一個勤勞的人,是會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個努力工作的人,眾神都會幫助他。
有一句很出名的話:“我今天努力工作,是為了有一天可以不工作!”說的很好,我也這么想的。但隨后一想,其實這前后兩個“工作”的意思是一致的,和我們普遍理解的工作概念不一樣。回頭看看那些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卻依然在工作的人就明白了。
這句話的完整表達應當是這樣的:“我之所以現在還在努力干著這份工作,是因為我想有一天不再干這份工作,我想去干我自己想干的工作。”
幾年前,我的一個事業有成的老鄉曾在一個公開場合,對著一群抱怨賺不到錢的年輕人說,誰說沒錢賺?!這里遍地都是錢,只是你們自己不懂得撿,還好意思怪天怪地!
在場的許多人覺得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但他們忘了,就在他說這話的前幾年,他還和他們一樣默默無聞。關于他,一直流傳著這樣的段子:
那時候,他剛來這個城市不久,一個冬天的早上,他的一個朋友七點多就起來打電話給他,想著早點出門一起去問貨。電話一響就接通了,他說已經到xx鎮了——離他住的地方一個小時車程的地方。這意味著天還沒亮他就出發了,而且還是騎摩托車,頂著凌烈的寒風。
他是個“懂撿錢”的人,他的成功告訴我們,所有財富的背后,都有著努力工作、勤奮拼搏的非人付出。
至此,整本書的內容通過思維導圖完整展現了出來。其篇章結構、內在邏輯、關鍵內容一目了然。
完成整幅思維導圖后,在空白處(本圖左上角)寫上復習時間點(時間點的確定,請參考我的文章《我如何復習39天就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以后,你只需要在這些時間點回看這幅圖,每次20分鐘,你就能永久記住這本書,并把書中的財富法則運用到生活中。
關于理財,一句話說得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回想這十幾年來,我始終抱著“不把錢看得太重”的觀念,從衣食無憂到面臨經濟危機,才驀然認識到,人真的是“死于安樂”。在悠哉悠哉的日子里,哪有什么財務危機感呢?真后悔看到這本書是在工作的十年后。
而聰明如你,通過這本書,盡早避免我的錯誤,盡早行動,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相信我,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