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一覺醒來,爆竹聲依舊,鳥語聲處處。
這就是鄉下小地方的情調,房前屋后,草木成林,各種棲息的生靈特別多,光鳥叫聲,仔細分辨,就不下10種。
每天醒來,也不會有特別慵懶疲困的感覺,可能是因為空氣里的氧氣含量充足。這種體驗在小時候更明顯,小時候在城里上學愛賴床,結果在老家,總是6點不到就睜眼撒歡。
一個地方山林氣息濃厚,是一種看不見的福氣。
像我跟老婆處對象時,曾跑到鼎湖山去旅游。為了逃票,早晨5點多起床,精神都不是很好。
5點多的鼎湖山,伸手不見五指。大路兩旁是各種聳立的怪影,路上手電點點,有零星游客在游走。
我們沿著大路慢慢前行,一路伴隨的,是路旁溪谷里潺潺的流水聲,還有迎面清新的草木氣息。
漸漸地,晨光甫現,鳥鳴始多。百年大木,古藤草蕨,越發清晰。
上下山的游客,也開始稠密。人聲漸沸,宛如鳥鳴。在這里,人似乎融入了山林,往來于山間石道,為山谷捶肩摩腹。
就這樣進山里走了兩三個小時,越走越精神。沐浴在山林的氣息里,一身疲憊,消失得無影無蹤。
鼎湖山谷在醒來的同時,也把我們喚醒了。
事實上,盡管山高林密的地方我去過不少,但這次的體驗,還是很特別的。因為我們看見了山谷怎樣醒過來。
香港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倪匡,曾寫過一本叫《開心》的小說,說的是一個人,研究山是否是一個活體;還有,怎么打開山的心,與山交流。
這么大的腦洞,當時把我給驚到了。后來有了鼎湖山的感受,才覺得大腦洞還是有依據的。
一般而言,山谷是一座山的地脈靈樞所在,能容納一座山的氣息。
但一般的山谷,清晨人煙稀少,氣息流動不暢,未必會給人很好的感覺。尤其是在天氣陰郁、陽光不強的時候,山谷藏納的陰郁之氣可能會讓人頭皮發麻。
比如我家附近的錦屏山,山下是佛門道場。有一次清晨7-8點鐘我去爬山,那天天氣不好,山谷因為沒有陽光的照射,顯得很凄冷。
路上人也很少。走著走著,額頭會莫名地產生異樣的感覺,頭皮發緊。這樣說或許有點玄,但大家如果有在長年不住人的老屋地窖走動過,或許也會有這種感受。
所以木郎我建議各位,在天氣不佳、山林郁閉的情況下,山谷不宜走動。
但鼎湖山不同。盡管古木參天,但是溪谷流水自然運轉,氣息并不停滯;加上地處人煙之所,人氣的往來,也在疏通著山體的氣息。
在這樣的山谷中,身心會特別舒暢,讓木郎我不覺想起一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那么,到底何處是仙山?
山人為仙,也許不單指山中隱士,還指的是鼎湖山這種人與山互相親近的情況吧。
不知道各位家鄉附近,有沒有這樣的山谷呢?
END
一個務農碼字的生物理工文藝哲學植男。想教你種種菜,或給你送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