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工作學習能夠保持長時間的專注,你就無須看下去了;
如果你從不發火,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你也沒必要往下看了;
如果你從不焦慮,從不郁悶,你也沒有必要看下去;
如果你看事物從不主觀,永遠是能夠知道別人需要什么,你也不需要看下去;
如果你天天睡眠特別好,早晨起來特別清醒,你也沒必要看下去;
如果你決定自己特別容易養成一個新的習慣,養一個成一個,你也不用看下去了;
如果你特別會處理家庭關系,跟孩子、父母、老婆、同事之間,游刃有余,你也沒必要往下看;
如果上述情況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情況,你都不具備,甚至完全不具備任何一項,那我建議你往下看下去。
2016年的時候,我加入了李笑來老師的《新生大學》。在《新生大學》里有一個“坐享”社群,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冥想”。
冥想這個詞,很早就聽說過,一直沒覺得會跟自己有什么關系,總覺得是宗教人士的某種修煉方式吧。
在《新生大學》的社群中,看的很多人在哪里分享自己的感受,多數都是要么就走神了,要么就沒走神。時長,有十分鐘的,也有半小時的。看不出大家有什么很好的效果,有人也說什么感覺精神好多了,頭腦清晰了,也都是半信半疑。
我自己試了一下,五分鐘的時間,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體發緊,好像經過了很長時間。
不過,我這個人的缺點是比較好奇,當然,你也可以視為優點。不管優點缺點,這種好奇心,倒是讓我對嘗試未知的事情很有熱情。我就是想看看,我這個渾身發緊的問題,到底能不能搞定。沒想到的是,兩天就搞定了。感覺身體沒那么累了。因為我是閉眼睛做冥想,所以,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自然也覺得挺舒服的。
如果不是睡覺,我們平常都是睜眼睛,所以如果大白天的你閉上眼睛一會兒,你也一定會覺得舒服。所以,這種舒服也沒讓我覺得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既然開始了冥想,總是希望能有個什么結果,究竟多久能有結果呢?冥想時間從每次5分鐘,到15分鐘,再到30分鐘,我用了差不多一個月。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是我完全沒想到的。不是大腦有多管用了,也不是注意力多集中了,而是:我發現,我原來覺得不順眼的東西,忽然變順眼了。
比如,原來,我特別看不慣家里吃完了飯,把飯碗堆到洗碗池,現在居然不覺得那很不順眼了;原來,洗手間洗完臉,我特別討厭前面的鏡子上有污漬,現在,別人洗完了留下污漬,我竟然心里不覺得不爽;以前老婆說我一句稍微難聽的話,雖然不馬上回擊,但是我也會心里不爽,有時候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會回擊,于是難免發生口角,現在居然不覺得老婆的話多難聽了。
前一陣子,朋友送來一只活雞,要是在以前,殺只雞應該沒什么問題,這次,居然下不去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后來沒辦法,把雞又送給了別人。
我以前還笑話別人,不吃活魚活雞,非常虛偽,死魚死雞,不也是從活的時候變成死的么?現在我能理解那些不吃活的動物的人了。
后來跟朋友聊天,我說我做了冥想,不知道為什么,感覺自己變得看誰都可憐,看誰都值得同情。
前面說過,我是一個好奇心重的人,通常,好奇心重的人,失去好奇心也非常快,就是說,往往干什么都沒有長性,淺嘗則止,總想找新的好奇點。但是,做了冥想以后,發現自己干什么都忽然就有了長性。
比如練習俯臥撐,開始也就是抱著玩的態度,一天做一個俯臥撐。后來竟然一發不可收拾,從16年12月底開始,112天間,做了4000多個俯臥撐,單次俯臥撐最多到了50個。到今天也沒有停止。
平常我也喜歡寫點東西,但是也沒什么規律,做了一個微信公眾號《瑞田學習力》,高興了想起來,就寫一篇,想不起來,就沒寫。自從練習冥想以后,我想試試寫微信文章,能不能堅持天天寫呢?從2月6號開始了日更之旅,到今天73天了,沒想到的是,居然一天都沒斷過。
夫妻之間的吵架,其實我一直認為是很正常的事,因此也就沒怎么往心里去,吵架就好像是女人的生理周期,每個月都要吵上那么幾天,自從練習了冥想,忽然發現自己變得更會處理,吵架也吵不起來了。
首先,大家都知道,吵架有時候沒什么征兆,完全是隨機的,不是因為什么原則問題而吵,當我發現有吵架的苗頭的時候,或者言辭已經有些火藥味的時候,我會覺得對方很可憐,對方如果生氣,會導致對方身體不好,我也知道對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才更加覺得對方可憐。所以,我就會想辦法讓對方的情緒緩和下來,不管對方用多難聽的話,我都覺得對方是在傷害自己。一個傷害自己的人,難道不可憐么?
關于專注的體驗,也有非常深的感受,最明顯的感覺,讀書的時候,不知道時間的流逝,或是說,發現讀書的時候,時間過得飛快。同時,干事情更有效率,每天整個人的精神狀態超級的好,無法形容的那種大腦清晰,各種好的想法紛至沓來,做事不覺得累,也很少有精力差的時候,偶爾下午會小困,困了就小睡一下。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寫東西,下筆總是能冒出各種點子來。
冥想的又一個好處,是讓我能夠更多的覺察自己。什么叫覺察自己呢?通常,我們人類每天90%的活動其實都是自動完成的,早晨起來,洗漱吃飯上班下班,這個過程很多行為,我們都意識不到,自從做了冥想,時常會發現自己在做什么,會以旁觀者的視角看到自己在做的事,這種能力的好處是,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在做錯的事情,或者能夠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能有提高的余地。這種新的能力,價值超值。
冥想帶給我很好的體驗,讓我對冥想產生了濃厚的研究的興趣,于是看了大量的相關書籍,發現冥想在幾十年前就很流行了,只不過自己不知道而已,而且全世界對冥想的研究也已經超過了30年。
到今天,我持續做冥想已經超過了200天。
下面,我把我看到的書中關于冥想的文字簡單總結,并整理了一下,大家可以看看。實在太驚人了。
冥想可以讓你更容易控制情緒,尤其是對焦慮的控制
盡管我們不愿意承認,但是眾所周知,情緒可能是我們工作生活中最難以跨越的障礙。而解決這些情緒的辦法,盡管看上去非常多,實際上真正有效的很少。
在眾多負面情緒中,焦慮可能是負面情緒之首。
焦慮產生于人的大腦中的杏仁體,這個部位在大腦最中心的位置
焦慮這種情感,是人與生俱來的,并不是通過邏輯思維而產生,因此,想通過邏輯思維去解決,會顯得很蒼白,道理講再多遍,也無法阻止一個人的焦慮,就好像堂吉柯德徒勞地跟大風車作戰一樣。心病仍要心藥去醫,這種來自人底層本能的問題,只有通過從底層去想辦法。
來自東方的冥想,是最直接解決焦慮問題的良藥。
我們來看看來自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的大師們如何說冥想。
著名的幸福心理學大師馬丁賽利格曼在他的《真實的幸?!分姓f:“我每天做超覺冥想已有20年了,它使我放慢腳步,不再焦慮?!?br> “東方的冥想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但是不論哪一種,只要持之有恒地做,都能使你的心情放松下來,緩解你的焦慮?!?/p>
法國心理學家 克里斯多夫·安德烈在他的《不害怕:各種恐懼癥,以及怎樣克服恐懼癥》一書中說:
喬納森·海特在他的著作《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一書中提到:“冥想能幫助他們(焦慮癥患者)放松。很多焦慮癥患者很難放松,因為他們太易感了,哪怕是任意一點點的干擾或者引起注意的東西都會影響他們放松?!?/p>
“如果能連續幾個月都堅持每天冥想,我們心中種種恐懼、負面、縈繞心頭的想法就會大幅減少,我們的情感風格也會獲得改善”
“假定你看到一則介紹藥丸的報道,這種藥丸只要每天吃一顆,就可減輕你的焦慮感,讓你對生活更滿意。如果真有這種藥丸,你會不會吃?假定這種藥丸會產生幾種副作用,但都是好的副作用:提高自尊心,讓你更有同情心,更能信任別人,甚至還能提升記憶力。又假定這種藥丸是純天然,而且完全免費,現在,你愿不愿意吃?這世上真的有這種藥丸,就是冥想”
冥想可以讓你的身體和大腦變得更好
現代科學研究冥想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結果非常震驚。比如:
在冥想過程中,人的血壓和心率都會降低,呼吸會放緩,大腦中的α波活動會增加(說明身體處在一種平靜的狀態)。
據說,人類超過90%的疾病,都是因為沒有解決好壓力問題,而冥想是一個很好的減壓方式。
大衛·林登.在《愉悅回路:大腦如何啟動快樂按鈕操控人的行為》中說:
“冥想修習激活了大腦的許多區域,包括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判斷和計劃的中心)、前扣帶皮質(情緒中心)、海馬、紋狀體,可能還有伏隔核(由于該研究的圖像分辨率的因素,很難確定伏隔核是否有激活)。可見,在冥想的早期階段和后期階段,大腦激活的模式確實發生了某些變化?!?/p>
幾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冥想者的海馬體以及前額葉腦皮層有所增大,說明了冥想對大腦皮層的物理影響,而這種影響,直接影響到了人類的高層思維,比如邏輯思維,以及人類的積極情緒。
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從事身心醫學研究的班森·亨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與貝絲·以色列·迪肯尼斯醫療中心的基因學中心合作,發現冥想的影響可以直接針對基因。他們比較了進行冥想練習和不進行冥想練習的人的2200多個基因,并發現明顯區別包括與發炎、自由基處理以及細胞死亡有關的基因—這三種基因堪稱“殺手基因”,它們就像時間老人的左右手,控制著人們的衰老和疾病。
也就是說,冥想對人對延緩衰老和疾病,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更令人驚奇的是,冥想對干細胞的作用。
干細胞,被稱為遺傳黃金,所以現在流行的新生兒保留臍帶血,就是跟干細胞有關的一種保留。冥想能夠輕松減緩干細胞的衰老,增加血液中干細胞的數量,“冥想可以對拯救干細胞起到不少作用。首先,通過減輕壓力,冥想可以很輕松地減緩干細胞衰老的過程。在威斯康星大學的一項初步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位有經驗的冥想者僅僅在15分鐘的冥想之后,他血液中的干細胞數量就有了明顯的上升。
托瑞斯·泰勒對冥想和干細胞的相關研究,得出的結論是:
定期冥想,會讓人的:
患中風的概率降低33%;
患癌癥的幾率降低50%;
患心臟病幾率降低20%;
這個世界上,給我們這么多好處,但是卻幾乎是免費的活動幾乎沒有。想要更好的效果,無非就是能夠持續做下去。
冥想與專注
我們都清楚,專注力是提高學習效率低根本,冥想對專注力有著驚人的作用。
Josh Davis在他寫的《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一書中,舉了一個冥想的例子:
倫敦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做了一項維持注意力的實驗,一組測試者是有經驗的冥想者,另一組是從來沒有做過冥想練習的人。這項實驗需要參與者在特定的時間內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有良好的表現。在實驗過程中,參與者們會聽到一系列的嘀嘀聲,他們需要告訴研究員自己在每一組中聽到了多少個嘀嘀聲。錯得越少,就說明注意力越集中。你大概能想象出這個實驗有多么無聊,所以這個測試很能說明注意力的持久度。結果是,冥想者要比其他人更能保持專注,而最有經驗的冥想者表現得最好。
格雷厄姆·奧爾科特(Graham Allcott)在他寫的《如何成為一個學習忍者》一書中說:
“但是已經證實的能真正讓你高興的事是什么呢?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在為數不多的事物中,冥想是激發高興的方法之一?!?/p>
凱利·麥格尼格爾(Kelly McGonigal)在他的《自控力》一書中,說到:
“神經學家發現,如果你經常讓大腦冥想,它不僅會變得擅長冥想,還會提升你的自控力,提升你集中注意力、管理壓力、克制沖動和認識自我的能力。一段時間之后,你的大腦就會變成調試良好的意志力機器。在你的前額皮質和影響自我意識的區域里,大腦灰質都會增多。”
另外,冥想對提高睡眠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幫助,而睡眠質量,是人一天能保持良好精力的根本。
在里克·漢森 作者:理查德·蒙迪思的《冥想5分鐘,等于熟睡一小時》一書中,就談到了冥想對睡眠的重要作用。
現在,世界各地的很多有識之士,把冥想練習當成每天必須做的一項運動。
好東西,要讓大家都學會。瑞田學習力,現在開設了一個冥想練習的社群,主要的內容是:
100天的冥想練習語音指導;
冥想問答;
社群成員進行的冥想分享交流;
歡迎想要改善自己的情緒,讓大腦變得更聰明,身體變更好,專注力更強,睡眠質量更高的朋友們,加入我們的冥想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