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分子生物學》-朱玉賢版-閱讀筆記

由于我本身是學計算機的,現在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生物信息學。所以,仔細學習一下分子生物學很有必要,因為很多生物的實驗原理以及生物學概念(轉座子、增強子、順式調控元件等等)在看論文的時候如果沒接觸過,很容易看的頭大。因此本文面向的主要對象是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物信息等領域的初學者。

廢話不多說了,我閱讀的教材是朱玉賢的第4版,由于是從閱讀到中間開始記錄的。部分沒有記錄的章節要點稍后補全。

第五章 DNA、RNA、蛋白質操作技術

第5、6章主要講常用的實驗技術,對明白生物相關的論文為什么要做某些實驗,以及在要找相關的數據的時候,用哪種實驗的數據都很有幫助。

重組DNA技術

重組DNA通常是通過將特定DNA片段整合到病毒或者質粒等載體上,構成重組DNA,通過侵染或者注入等形式進入宿主細胞。使得宿主細胞得以表達某些DNA,通常的目的有:合成蛋白質,研究某些DNA的功能等。

重組DNA的必備原料有:

  •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用來切割DNA分子。(EcoR I等)
  • DNA連接酶:連接DNA分子。
  • 載體:病毒,質粒等,具備自主復制能力,可以通過某些手段進入宿主細胞內,來在擴增自身的同時擴增目的DNA。
  • 宿主:真核生物通常有酵母,原核有大腸桿菌等。

部分載體具有多克隆位點:即包含多個限制性酶切位點,他們是外源基因的插入部位,通過多克隆位點可以實現多種不同的DNA重組,如可以同時獲得多種抗性。

藍白斑篩選:DNA重組并得以在宿主內表達的菌落呈白色,而非轉化的菌落呈藍色。

細菌轉化:將外源的DNA分子和載體進行重組后,需要將其送到宿主內,通常如大腸桿菌等對重組后的DNA吸收能力差,需要使用如氯化鈣處理,才能夠較好的吸收這些重組DNA,使其在宿主細胞內表達。

經過Cohen和Boyer等人的研究發現:某些高等生物如非洲爪蟾的基因,也可以通過DNA重組技術移到原核細胞(如大腸桿菌)中,并能夠成功表達。

DNA基本操作技術

核酸凝膠電泳

由于DNA鏈的多核苷酸呈陰離子狀態,放在電場中,會向正極移動,移動的距離和構成DNA的核苷酸的數量相關(因為每個核苷酸帶的電量基本是相同的),由于其帶的電荷量以及分子大小的不同,在電泳中遷移的速率不同,遷移的距離也不同,故能夠分離DNA片段。

通常凝膠對DNA片段的分辨能力與濃度有關。相同類型的凝膠,濃度越高,截止的空隙越小,對DNA分子的分布能力越強,就可以分離更小尺寸的DNA片段。反之,濃度越大,只能分離長度較大的片段。

對于超大DNA片段(>50kb),普通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很難分離,因此發明了脈沖電場凝膠電泳。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

PCR是體外快速擴增待定基因或DNA序列的常用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 DNA在體外攝氏95°高溫時變性變成單鏈(變性)
  • 低溫(經常是60°C左右)時引物與單鏈按堿基互補配對的原則結合(復性)
  • 調溫度至DNA聚合酶最適反應溫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著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補鏈。(延伸)

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儀實際就是一個溫控設備,能在變性溫度,復性溫度,延伸溫度之間很好地進行控制。

PCR反應五要素:引物(PCR引物為DNA片段,細胞內DNA復制的引物為一段RNA鏈)、酶、dNTP(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模板DNA和緩沖液(其中需要Mg2+)。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0 緒論 0.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類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 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總稱。類群包括所有無...
    Ksashi閱讀 17,252評論 0 46
  • 皮爾遜相關系數 它是一種度量兩個變量間相關程度的方法。它是一個介于 1 和 -1 之間的值,其中,1 表示變量完全...
    宇宙獨一無二的我閱讀 3,782評論 1 14
  • 《DNA:生命的秘密》 作者: 詹姆斯·沃森(James D. Watson) / 安德魯·貝瑞(Andrew B...
    kevinou2007閱讀 8,662評論 0 8
  • 盡管時間只有20多年,生物工程已發展成一個龐大的體系,按照傳統的說法(盡管這個傳統也不過20年),生物技術主要包括...
    Lucine曄閱讀 5,241評論 0 22
  •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讀詩憶古人,總想有天能親自去看看他們走過的風景,領會他們的內心,...
    天與涯閱讀 32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