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伊兒
秦鐘是寶玉的知己,對于寶玉來說,遇上秦鐘或者是段美好的回憶,而對于秦鐘呢?他遇上寶玉是好是壞呢?
秦鐘,情種也。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
如果說秦可卿是寶玉夢中情的啟蒙人,那么秦鐘便是寶玉現實中踐行者并以警醒之意。
一、初見,便鐘情,惺惺相惜
《紅樓夢》第七回,秦鐘由姐姐引出,怯怯羞羞的出場。細看秦鐘是何長相呢——
“較寶玉略瘦巧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兒之態,靦腆含糊。”
在寶玉的審美中,“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秦鐘如女兒般清秀的長相,難怪寶玉會引為知己。你看他看中的蔣玉涵,柳湘蓮都是一樣的品性。
寶玉心想,“天下竟有這等人物!如今看來,我竟成了泥豬癩狗了。可恨我為什么生在這侯門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門薄宦之家,早得與他交結,也不枉了人生一世。我雖如此比他尊貴,可知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根死木頭。美酒羊羔,也只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富貴’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
秦鐘自見了寶玉形容出眾,舉止不浮,更兼金冠繡服,驕婢侈童,秦鐘心中亦自思道:“果然這寶玉,怨不得人溺愛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與他耳鬢交結。可知‘貧富’二字限人,亦世間之大不快事。”
這段心理描寫倒十分有意思,二人相見恨晚,互相看著都覺對方都十分稱心。秦鐘羨慕寶玉的家世,寶玉呢,則羨慕秦鐘寒門貴子。秦鐘看寶玉“舉止不浮”,這四個字用的十分貼切,可見秦鐘的審美和價值觀是與寶玉一樣的。
他不像一個俗人,但他之后做的那些低俗不堪事呢?怕是表里不一吧。
寶玉更是石破天驚的問秦鐘家務學習之事。秦鐘提到,“目下不過在家溫習舊課而已,再讀書一事,也必須有一二知己為伴,時常大家討論,才能進益。”
這句話正契合寶玉,寶玉不等他說完,竟要火急火燎的與秦鐘同去學堂。
對于寶玉而言,這可真的破天荒頭一回啊。
二、“不因俊俏難為友,正為風流始讀書。”
秦鐘出自寒門,又是家里的獨子。古人講做官求學,以顯達為耀。所謂一人升天,雞犬得道。父母將希望全部給予他身上,唯有讀書做官,才能拋頭露面,飛黃騰達,擺脫困境。
家人好不容易東拼西湊,給賈府封了見禮,才得以風風光光的進入賈家學堂。
但是秦鐘進入學堂有沒有好好讀書呢?
在學堂,他與寶玉同來同往,同坐同起,親密無間。二人行為舉止都十分親昵,難怪同窗人會起疑,在背地風言風語。大鬧學堂之事也便是無風不起浪啊。金榮嘴里的話也并非是假。
他們之間關系很怪,并不像是古代君子間的關系。舉止行動柔情蜜意,親昵異常,讓人不得不懷疑二人是否有龍陽之癖。曹公也是點到為止。
到這里,想起川端康成的一本書,也是描寫的同性間的感情,名字叫《少女的港灣》。那本書講的女子學校的故事,主要寫三個女孩之間的感情。她們之間相處,竟然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同在一個學校,卻互相用信聯絡感情;即使偶然間見面也裝作不認識;偶爾說話,其他的同學看見了就說,她喜歡上她了。但是她們之間并沒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這種感情發生在同性之間,非常的細膩和微妙。說是同性戀但又不絕對,是比友誼更進一步的依戀吧,就像是這里寶玉與秦鐘。
他們的年齡剛好十三四歲,到青春期了。荷爾蒙驅使,秦鐘這時對小尼姑智能兒已產生感情,與同樣俊美的寶玉也有好感。這層關系是微妙隱晦的,當然以我們現代人的思想看不免有同性戀之嫌。但放于黑暗齷齪的賈府之中,這還不算什么。
美好的事物總那么吸引人。像我們現在,看見好看的男生女生,不管自己是否為同性,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道理是一樣的。
“秦鐘趁此和香憐擠眉弄眼,遞暗號兒,二人假裝出小恭,走至后院說梯己話。”
這時,秦鐘風流多情的秉性暴露。他竟還是個比寶玉更風流更多情的少年。
這個學堂是賈府的學堂,學生都是些紈绔子弟。
秦鐘出身寒門,之所以能夠進去,是因為寶玉的關系。當老師不在時,這幫紈绔子弟的惡習怕是屢見不鮮吧。秦鐘本性風流,又沾染了紈绔子弟的惡習,比原來更甚。
這就有了大鬧學堂之事。
三、秦鐘與智能兒禁忌戀
寶玉因叫智能兒倒茶,秦鐘道:“理那東西作什么?”寶玉笑道:“你別弄鬼,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個人沒有,你摟著他作什么?這會子還哄我?”
秦鐘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未語面先紅”,如女孩兒般怯怯羞羞。他竟早與智能兒情投意合,兩情相悅。這實在讓人震驚。智能兒是賈府水月庵小尼姑,自幼在賈府走動,常和秦鐘、寶玉玩樂。漸漸長大,知風月,戀上秦鐘風流,秦鐘亦喜歡她的妍媚。
可恨平時并不能常見,一旦見面自然干柴烈火,如膠投漆。
晚間,秦鐘與智能兒偷行云雨之事。秦鐘表現的欲望十分強烈,霸王硬上弓,強行逼迫智能兒。這樣就顯得低俗不堪,甚至有點惡俗了。對于智能兒來說,她以為這就是真愛,她還太單純,不諳世事。
秦鐘當真是個情種。
白天送殯,看到村里的二丫頭便對寶玉說,此卿大有意趣,就有點挑逗之意,怕是此時心中又起邪念了。那智能兒呢,早就拋到九霄云外了吧。
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秦鐘生性弱,染了風寒,臥床不起。智能兒探視秦鐘,被父親秦業發現,將秦鐘打的半死。
秦鐘在彌留之際見到寶玉,說了這樣一句話,“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誤了。以后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
放于之前,這種讀書立命的話秦鐘斷然不會說的,他與寶玉價值觀是一樣的,不喜讀書考功名。
那這話到底是不是真心呢?
秦鐘說完長嘆一聲,溘然長逝。語氣里充滿的是悔恨。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勸寶玉也是真心。
秦鐘為家里唯一的血脈。父母為秦鐘上學東拼西湊,姐姐也因為秦鐘不學好氣的不吃飯。
家人給予了他重大的希望,而他風流成性,放縱不羈,生前并沒有意識到這點。
他遇見寶玉之后,有了大鬧學堂,有了與智能兒云雨,哪有真正學習?
他白白的把自己大好前途斷送了,到死,千般往事縈繞心頭,他回憶起以前種種,長嘆不已……
對于秦鐘而言,遇見了寶玉不能說是壞的錯的,只能說是加快了秦鐘的滅亡,秦鐘秉性亦如此——風流,接觸到了紈绔子弟變的更甚。
而對于寶玉來說,遇見秦鐘,只是一個美好又痛苦的回憶罷了。
相關文章
一份少女的依戀(《少女的港灣》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