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我們學校舉行家長會,我作為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在家長會上發(fā)了言。我的發(fā)言內容如下。
各位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好,這個學期我用的題目是和孩子一起成長。因為我覺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間沒有和孩子一起成長,只等著孩子自己去學習,自己去發(fā)展,那么這樣孩子也是走不遠的,走不好的,所以我們要和孩子一起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間會發(fā)生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這個事情中間到底是孩子錯了還是我們錯了都不一定,很多時候應該是我們錯了,我們應該適當?shù)恼{整我們自己去跟上孩子的腳步,所以和孩子一起成長非常重要。
第一,關于本次考試
關于本次考試,我想說的是這次考試的成績我相當滿意,因為在復習的時候我和孩子們都很努力。43名同學參加考試85分以上的優(yōu)秀有42位。有七個同學考了一百分,一對于他們考一百分,我當然非常高興,不過我表揚他們的是那種認真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并不是考一百分這個分數(shù),如果卷子有150分呢,他還能考150分嗎?他們學的知識可不僅僅是卷子上的這六道題而已。所以得了一百分,相當不容易。可是那認真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要。
另外還有進步很大的同學,這里我重點要說的是許文露同學,我和他媽媽溝通很多次,都覺得這個孩子不學習,好像是管不住,其實也不是的,孩子都需要被看見被理解,我和他談過很多次話,特別是后來他只要有一些進步,我都鼓勵他表揚他。孩子被看見了,被理解了,他也愿意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問他愿意學語文嗎,他說愿意我,我說你愿意好好的學語文嗎?他使勁點點頭。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所以最后我給他說我說老師給你定的目標是90分,你要能考到90分以上,你非常棒。結果他考了95.5。另外還有趙文博的字何加怡的字都有很大提升。
接著又表揚了王睿博同學。他的學習習慣基本上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只要一布置作業(yè),他主動完成。他喜歡當?shù)谝粋€完成作業(yè)的孩子,孩子就是這樣,只要你一表揚,他就會朝著他喜歡的又被老師肯定的方向努力。
當然,我還表揚了這個學期一直很努力很優(yōu)秀的孩子呢。我說語文考試成績很好,只能說明這次考的很好,這一些知識都掌握住了,比這張卷子更重要的就是一直以來的努力,比如字寫的也好,發(fā)言積極,語文素養(yǎng)也比較高。這些能力是在平常每一節(jié)課上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比成績更重要。
第二關于語文
語文從來就是一個有關素養(yǎng)無關應試的學科。所以語文不僅僅要看這一次語文考了多少分,而要看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了多少。要提升語文素養(yǎng),必須要閱讀。閱讀,應當是人最早的本能動作之一。閱讀始于識字之初,甚至是識字之前,每個人在孩提時期都有指著街上的廣告、商鋪招牌一字字認讀的經(jīng)歷,這就是閱讀的雛形。而隨著人漸漸長大,他認字的水平越來越高,已經(jīng)開始不滿足于正確地讀出一個字時的成就感,而開始對閱讀的內容產(chǎn)生好奇時,他就要開始讀書。
所有學生都是讀書的,而語文素養(yǎng)的區(qū)分,在于讀什么、怎么讀、能不能堅持。
一個有素養(yǎng)的學生能夠區(qū)分出一本書的時效。一本言情小說、一本參考書、一本名著,都是人類智力與體力的凝結,去讀他們也都可以稱為讀書。
一個有素養(yǎng)的學生應該能夠區(qū)分出三者的區(qū)別:言情小說或許能夠給人一時的愉悅,看過以后卻什么都不會留在記憶里;參考書對升學固然有用,然而高考后也會迅速地被忘諸腦后;經(jīng)典名著給人的教育則是永恒的、無法磨滅的,通過閱讀名著得來的思考與精神洗禮,很可能將會伴隨人的一生。
如果能夠清楚地分辨這些書籍的時效,那么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做出選擇。
在選擇了正確的書后,閱讀方法就成為了素養(yǎng)的又一標志。再好的書如果只是利用擠公交的時間嘩啦啦翻過去,那么從這本書中汲取的養(yǎng)分必然將會微少得近乎無。
至少就我的閱讀體驗來看,一本好書至少值得閱讀兩到三遍:第一遍略讀以滿足自己的閱讀興趣并了解書的內容與結構,第二遍精讀以摘抄、把握整本書的布局以及其中一些巧妙的鋪墊與伏筆,如果還能再讀一遍,我就會抽時間寫一些類似專題研究的心得,比如對整本書思想的一個探討,或者對書中某種表達的質疑。
我認為,只有當你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去品味、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質疑書本時,它于你才算得上有意義。
除了閱讀方法外,讀書應當是一件精細而持續(xù)的事情。與填鴨般在假日里一天讀十本書相比,培養(yǎng)細水長流的讀書習慣無疑更為重要。讀書的目的不在快、不在多,而在于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在于通過整個閱讀過程修養(yǎng)一顆寧靜而富有感知力的心靈。我從在小學學會選擇正確的書開始,閱讀的動作在十年里從來沒有一天間斷過,我讀名著、讀國學經(jīng)典、讀詩歌、讀歷史、讀哲學文學的理論、讀時事。
閱讀實在是一個太有益的習慣,即使是抱著功利的目的,如果能因此潛下心去讀書,也是大大的好事情。讀書多了,就會培養(yǎng)出語感。語感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東西,你叫一個有語感的人去做卷子,他或許并不能清楚地告訴你那些字詞的正確讀音與寫法,也沒法給你講出來閱讀題的答案為什么該是這個,因為他做題目憑借的不是系統(tǒng)的訓練與大量題目的積累,他沒有那種足以歸納成經(jīng)驗的東西。但是,他一定能做出最正確的答案。這就是語感。
為什么說讀書能夠培養(yǎng)語感呢?這是因為世界上的任何一本經(jīng)典都是時間沉淀下來的精華,它之中的字詞語句都是最為準確、最為質量上乘的。
當一個人見多了經(jīng)典、熟悉了經(jīng)典中語言的運用方式,他再回過頭去做題時,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試卷上找到正確的東西,因為他一直以來都在閱讀著那種語言的“正確”。學英文我們講究讀原著,是同樣的道理。沒有什么比讀書更能培養(yǎng)語感,沒有什么比語感更能保證分數(shù),這就是閱讀最為顯性的益處。
第三,關于作業(yè)。
關于作業(yè)這個假期介紹孩子讀兩本書,一本是神話故事,一本是成語故事就像玩兒的一樣,每天讓孩子讀,你給孩子讀,讀完之后辦個手抄報,玩一玩畫一畫,在愉快的氣氛中讓孩子們自然而然的金潤在這個語文的環(huán)境里,慢慢時間久了,你就不用擔心他的語文學不好。
第四,頒獎
之前答應孩子們如果考一百分的是有獎品的,上午沒有見到孩子們,所以說下午把獎品發(fā)給家長,讓家長帶回去,那么家長不僅要把這個獎品帶回去,還要把獎品背后的意義也帶回去,什么意思呢?其實我給孩子的獎品就是一支鉛筆,鉛筆直直的,孩子們做人要像鉛筆一樣正直,真實,不要彎彎曲曲的,想一些歪門邪道,我特意選的這個鉛筆是帶著橡皮的鉛筆。鉛筆上面的一塊小橡皮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有了錯誤的時候我們把它擦掉改正過來就可以了,這樣還是好孩子。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會犯錯,再說孩子其實就是在一次次錯誤中成長起來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嘛。所以要感謝孩子犯的錯誤。所以我送給孩子的一支鉛筆不僅僅是一支鉛筆而已。她蘊含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今天的家長會我就說這些,如果有什么問題需要聯(lián)系的,我們下來再說。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