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洋媽,從結婚那天起,就占了兩口之家的半邊天,理所當然、理直氣壯地成為了家庭女主人,開啟了人生瑣碎的新篇章。
? ? ? ? 一、懵懂篇
? ? ? ? 成為女主人之前,從小家有三個哥哥,干活很少,不懂任何家庭生活技能。結婚后,兩個人的生活依然可以從簡,做飯正是檢驗夫君的好機會,而收納,是我費盡心思想干又干不好的家務活,夫君這樣描述我收拾東西:就是把東西從A地移到B地,再從B地移到C地。有時,家里亂糟糟的,我會在夫君進家門之前,假惺惺地給他提前打預防針“不好意思,我把家里弄得亂七八糟的”,夫君回我一句“沒關系,你只要別把自己埋在里面就行”。
? ? ? 從兩口之家,再到三口之家。孩子兩歲半前,夫君常年出差,奶奶和我一起帶孩子,所以那時的三口之家,是我、奶奶和孩子。這段時間,奶奶是女主人。
? ? ? ? 孩子兩歲半以后上幼兒園,夫君調回來工作,奶奶回老家了,我重新成為家庭女主人,這才是我家庭女主人各項研究工作的真正開始:因為有了孩子,生活再也不能將就。
? ? ? ? 每日被困在無窮無盡的重復的家務勞動中。終日忙碌,不得要領。總是有收拾不完的東西,要求高卻干不來,崩潰啊。。。
? ? ? 二、探索篇
? ? ? ? 第一次突破性地認知提升,發生在我教《審計學》這門課時。哇,內部控制,流程化管理,找出關鍵控制點和非關鍵控制點,果然教是最好的學習,當年考注會《審計》也沒這么深的領悟,我開始分析家務活的流程。
? ? ? ? 例如吃飯這件事,包含的步驟有:買菜、煮飯、摘菜洗菜、炒菜、吃飯、洗碗,吃飯不能讓別人替代,洗碗是非關鍵控制點,而買新鮮的菜和做飯是關鍵控制點,關系到一家人健康。對于關鍵控制點,要自己做,或者有可靠用心的人做。對于非關鍵控制點,可以讓機器或者鐘點工來完成,當時從來沒有聽過洗碗機這個詞,只是根據自己的需求,開始網上搜索“洗碗機”,果然有這個玩具,果斷地買回家用。
? ? ? ? 喝開水這件事的流程,以前是:接冷水、燒開水、灌入開水瓶、孩子喝水時幫他倒開水、第二天要倒掉開水瓶里的剩水重新燒新鮮的開水。。。這個流程無比的麻煩,我想簡化這個過程:我設想喝水的時候,可以立即出開水,而且不要循環燒水,簡單一按,孩子就可以自己倒水喝。按照我的想法,我搜索即熱式飲水機,找到想要的東西。
? ? ? 打掃衛生是一件不能增值而又要重復去做的事,在這股熱情探索的火焰下,我又配備了掃地機、拖地機,在打掃新房的時候,面對N多的玻璃,還添置了擦玻璃的機器人。按照我設計的流程,拖地機的抹布要多準備一些,所有抹布都用臟以后,再一次性丟進洗衣機里洗抹布,為此,我又添置了一臺二手的小洗衣機,專門洗抹布。
? ? ? ? 洗完衣服后,還要把衣服拿出來,曬衣服,收衣服,疊衣服,這個流程好麻煩,于是我就買了帶烘干功能的洗衣機。
? ? ? ? 我還琢磨出做飯的時候,油煙特別容易讓女人老,提醒自己“滿面灰塵煙火色”,所以買了面罩,炒菜的時候戴著,不知道這個世界上帶著防毒面具炒菜的人是否還有。。。
? ? ? ? 父子倆找不到東西總是問我這個家里的女主人,女主人不勝其煩。于是,我努力地分類,陷入瘋狂地貼標簽模式,在我瘋狂時,夫君把臉湊過來,指著自己說:來,貼個“老公”。貼標簽也試過很多種方法,最后買了超級好用的標簽打印機(這一點是從《搞定》這本書中學來的)。
? ? ? ? 我對家務活的第一次認知飛躍,讓我為家里又添置了許多東西。
? ? ? ? 看了《令人怦然心動的3日奇跡整理術》。這上面所有的觀點和方法,都與我相投,只是我走了無數的彎路才領悟這些道理,要是能早點看到這本書就好了。?
? ? ? 三、飛躍篇
? ? ? ? 可是道理領悟了,事情還是做不好。
? ? ? ? 直到最近請的鐘點工阿姨,和我聊起她在地產老板家打掃衛生的事。她評價這個老板家極其干凈,沒有亂七八糟的東西,東西都放到柜子里。結合我以前的認知和實踐的摸索,我突然領悟了家庭收納的口訣,應該是:斷舍離、藏起來、動線考慮、分類貼標簽、習慣化。
? ? ? 1.斷舍離
? ? ? ? 一直都做不好斷舍離,以前是割舍不下感情,什么都是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哪怕朋友送的禮物不喜歡,也會留著。后來是不舍得浪費,都是苦日子過來的,怎么舍得丟棄。直到這些物品,放了很多年,讓我耗費時間精力去保存它,占用我的空間,分散我的注意力。李笑來在《財富自由之路》中提到,注意力和時間是最值錢的東西,而金錢排在它們后面,我最深切的感受是:這么多物品的結果,是讓我找不到重點,我真正重要的東西反而被淹沒了。
? ? ? ? 要真正做到斷舍離,讓所有的物品,只與我最真實的需求相連接,這個物品才值得保留。《令人怦然心動的3日奇跡整理術》里,提到用一條新的毛巾時,就把舊的毛巾處理掉,所以一直用的都是軟軟的毛巾,而物品的數量始終保持是1,這種對收納數量上的管理讓人輕便又舒服。
? ? ? ? 想通了以后,我又把家里的東西來了一次斷舍離。在探索階段添置的很多物品,因為用起來不方便,又被我處理了很多。
? ? ? ? 2.藏起來
? ? ? ? 過日子,不可能只有鮮花,而沒有亂七八糟的零散物品,藏起來是我的第二個口訣。把東西藏到柜子里,抽屜里。我最喜歡的是一種可疊加的收納抽屜。
? ? ? ? 這種收納抽屜最大的優點,是可以疊加,不占空間;如果是箱子,為了拿最下面箱子的東西,必須把壓在上面的所有箱子移開,而抽屜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即使壓在最下面的抽屜也可以直接打開取物;搬家方便,直接把抽屜搬起就走。各種物品都可以放進抽屜藏起來。
? ? ? ? 衣柜里,我不喜歡固定的抽屜,也用可疊加抽屜。除了當季的外套衣物掛著,換季的衣物放在收納抽屜。這些方法特別適合我這種經常搬家的人。如果是行軍作戰,這就具備了快速轉移能力。
? ? ? 3.動線考慮
? ? ? 動線,就是活動路線,物品擺放要考慮家庭使用中的簡單快捷。以前住自己家時,洗手間干濕分區,會在干燥區域,家庭成員每人一個抽屜,洗澡后要穿的內衣、浴巾、裝衣服的袋子等用品,直接放在每人的抽屜,洗澡時直接拿取方便。現在陪讀租房,洗手間沒有干濕分區,但我依然考慮動線,把抽屜放在一個相對方便的地方擺放,而里面的物品不用重新清理。
? ? ? ? 我睡覺之前用艾灸貼,開始把艾灸貼放在床對面,有時上床了就懶得下來拿,后來突然意識到我的動線這樣安排是不合理的,馬上把艾灸貼移到床頭抽屜,一下就方便多了。
? ? ? ? 4.分類貼標簽
? ? ? ? 分類和貼標簽,必須要同時做,因為時間久了,自己的分類標準可能忘,而且還需要把信息傳遞給家庭其他成員。第一級標題,我嘗試按家庭成員分類:我、老公、洋洋、共同,如果是衣服,第二級標題,我嘗試按季節:春秋、夏天、冬天、四季,后面還可以有第三級標題,例如老公的冬天外套上衣,我會做一個標簽:老公-冬天-上衣外套。標簽打印機,可以直接連接手機,非常方便。這樣邊收拾分類,邊打印標簽貼上去,把物品的位置固定下來,以后再不操這份心。
? ? ? ? 5.習慣化
? ? ? ? 所有的一切,都要形成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才能有效,這個也是我和家庭成員需要加強的。
? ? ? ? 整理一圈下來,最起碼以前夫君回家亂丟的鑰匙、卡片等物品,現在慢慢養成了放進他專屬抽屜的習慣了。孩子桌子上亂丟的筆,也可以放進桌上可疊加小抽屜。
? ? ? ? 四、終結篇
? ? ? ? 所謂終結篇,是我自己給自己一個終點,不允許自己再去思考這樣一個沒完沒了的問題。如果我能做到:斷舍離,藏起來,動線考慮,分類貼標簽,習慣化,就夠了。至于衣服要怎么疊等細節,有緣隨手學會就OK,實在不值得再花時間精力去研究。如果我把研究家務的時間,用來做別的事情,可能產生更大的價值,讓自己心情更愉悅。
? ? ? 以上所有的內容,都是我個人認知的進化過程。有可能有的觀點和方法,后來又會被我新的認知顛覆。我有時候傻傻地想,如果我們用大數據去分析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我們有多少行為和時間是被無端端地、無趣地浪費,最后陷入一種無望地呻吟中度過我們的一生。
? ? ? ? 李開復在《AI未來》中,認為未來可重復的事情肯定可以用人工智能來替代,而人類回歸到人的工作。
? ? ? ? 作為家庭女主人,余生我想把生活回歸到人性,回歸到“我”的需求,如果我和我的家庭不需要的東西,送給我也不需要。
? ? ? ? 家庭女主人的生活可以是:我們不需要一大早起來給家里人做飯,我們可以用帶預約功能的廚房電器,晚上把第二天早飯預約好,我們女主人起床以后,可以練練瑜伽,看看書,做個面膜,一起靜待人工智能的到來,把我們瑣碎的工作接過去,我們只負責美美的生活。
? ? 五、拆掉思維里的墻
? ? ? 當我需要擦玻璃機器人的時候,我就去買了一個擦玻璃機器人,但是對于我來說,這個東西使用的頻率實在太低。當我想看一本書的時候,我就把書買回來,看完了,我還要把它收納起來。
? ? ? ? 有一天,突然想明白,有的東西,我們其實只需要擁有它的使用權,并不需要擁有它的所有權。比如說,擦玻璃機器人,我有使用權就夠了。書,我只要有書看就夠了,書是不忍心丟棄卻是最大的閑置品。所以,現在看到誰家藏書有多少,我想到的是:好浪費啊。讓書和其它閑置物品一起流通起來,才是最好的社會資源配置。
? ? ? ? 對于女主人來說,我們要區分物品是否需要,需要的是使用權還是所有權,通過買得到所有權,還是通過租得到使用權。
? ? ? 以此文,作為對過去家務研究生涯的告別。但我依然是家庭女主人,以后只研究如何買新鮮的菜,把飯做好,一切從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