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也是小春日和》要告訴你的;并非僅僅是大自然賦予一年四季的變化有多么神奇,也不是因為這些有多么讓人陶醉——夢想中的田園生活,在土地上搭起木屋,開辟出菜園和雜樹林……更不是自己栽種的果實菜蔬制作出來的有機食物有多美味----非也,非也。
在我看來,成就這本小書,使它一版再版的原因是修一和英子的日常寫實,是夫妻倆的良好關(guān)系,筑造了夢幻般的美好,仿佛唾手可得,于是,童話般公主與王子的故事就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挑逗我們的眼目。
“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爭吵、道歉、傷心、斤斤計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一切稍縱即逝。”所以,一切都要從修一(86歲)和英子(83歲)這對夫妻的關(guān)系開始說起。
“五十余年的婚姻生活不可能一直平靜無波,但夫婦二人用自己的方式去體貼對方,至今恩愛有加。而外人根本無法想象他們曾經(jīng)歷過怎樣的風浪。”(pg:59)
英子說她最討厭爭吵,吵架后的感覺特別糟糕。遇著什么事情,都告訴自己,沒什么大不了的,就讓那些不愉快過去,希望每天的生活都能像初冬的太陽一樣和暖晴朗。
英子粗枝大葉,修一細膩周到,傳達嚴肅意見的是一小塊留言板:“水都沒關(guān),上哪去了?”
“對不起,下不為例。”輕輕松松化解矛盾。
修一和英子相伴走過了五十幾年,卻非常小心呵護彼此間的愛情。兩人的性格迥異,生活中卻成了互補。英子做事常常是“跟著感覺走”,修一則擅長一板一眼的數(shù)據(jù)和整合,形成他們之間默契的是“給彼此留出空間”,這樣,夫妻間的情誼永遠像初冬里的太陽般溫暖。
生活需要一些俏皮話,如修一說的:“老婆給我做了烤肉,我得加倍努力。”修一夢想駕著帆船游塔希提島,穿著白色水手服,戴著船長肩章時,英子笑他:“男孩子不管活到多大年紀,都喜歡耍帥呢。”
《2016年十大最受歡迎的TED演講:幸福是什么?》Robert Waldinger在他們團隊四代人75年來的跟蹤研究結(jié)果顯示:過的最好的人,是那些依賴于家庭,朋友,團體之間人際關(guān)系的那些人。好的人際關(guān)系,不僅僅保護我們的身體,還保護我們的大腦。只要你感覺一個人是可以依賴的,哪怕天天跟他斗嘴,也不會損害你的大腦。因此,我便能解釋,這本暢銷書之所以叫好叫賣的原因:不是他們做了什么,而是他們活成了什么!
80幾歲的老人,不是老態(tài)龍鐘,不是顫顫巍巍,不是長吁短嘆,生活可以活成這個樣,瞧!修一先生手里有活兒,總是忙忙碌碌的,家里和菜園各處的維護都是他的工作……雖年事已高,打繩結(jié)的技術(shù)卻毫無退步,還能攀著梯子上房頂。(pg:139)
看!英子哪怕是晚飯后看電視劇的時候,她也不閑著,還要趁著廣告做些針線活,每天過得忙碌充實,從不荒廢時間……雖然每天都有很多家務(wù)活要做,但她從不慌亂,總悠然人自若,有條不索,這源于她內(nèi)心深處對日常生活的滿足。(pg:147)
好的關(guān)系可以繼承;他們的孫女對姥姥的感情,就像依戀姥姥做菜的味道一樣,始終如一。如今21歲的花子仍然能從姥姥那里受到寄給她的包裹。(這個習慣從花子念幼兒園開始,英子堅持了18年!)
“我擔心女兒沒時間準備飯菜,所以定期送些小菜給他們。比如焯一下馬上就能吃的蔬菜,可以直接吃的煮菜等。”(pg:84)
“外孫女花子出生時,我就想,以后每年到她生日和圣誕節(jié)那天,都要送昆庭的銀器給她做禮物。”(pg:87)
好的關(guān)系不止于體現(xiàn)在人與人,還有人和物之間。如果你對我們暴殄天物的惡行沒有負罪感,仍然無動于衷,那我們真該親身經(jīng)歷這一對日本老夫妻的“修補之樂”。
“我們家的東西都是老古董,鐘表用了四十年,冰箱二十五年,萬寶龍牌的鋼筆也有四十年,只有電視在模擬信號統(tǒng)一改成數(shù)字信號時換過一次。我們家的傳統(tǒng)是:修修更好用,一用又是好幾年。東西壞了不會馬上扔掉,有次修一先生做海員時買的勞力士表的表帶壞了,但栓根皮繩就變成了方便實用的懷表,還能接著用……夫婦二人都很愛惜東西,而且對衣著沒有太多要求,總是穿得很樸素……修修補補還是挺有意思的。我們希望女兒和外孫女能從我們的生活狀態(tài)中得到些啟悟。”(pg:89-90)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不是有點戀物的情結(jié)?婚姻似乎也是這樣的,對人也好,對物也罷,總有一種依戀在里頭。
“經(jīng)常光顧的商店贈送的紙袋、喝完咖啡剩下的咖啡罐,這些瓶瓶罐罐和收納盒子等雜物都是夫妻倆平日一點點收集起來的。如果物品的顏色、花紋比較扎眼,擺在一起不大協(xié)調(diào),修一先生把它們漆成統(tǒng)一的顏色。為了美觀,他有時把大小一致的物品一字排開,有時則把大小不一的物品按個頭排列。對老先生來說,整理家居既不無趣,也不是包袱。正如他自己所說:它充滿了樂趣。”(pg:117)
最終,這一對夫妻在書的開頭,介紹了他們的輝煌而又非凡的成就:整個菜園全年收獲蔬菜70種,水果50種。進一步,就有了春天自制培根,夏天收割大麥,秋天采摘柚子,冬天收獲蘿卜,一派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景。然而,我一再強調(diào)的;不要被艷麗畫面的色彩迷糊了,它僅僅告訴你,關(guān)系有多么重要而已。
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樣的房子,這真不重要。
這一對老夫妻雖年事已高,卻依舊活力十足,對未來充滿期待。兩位老人仍然有一個奢侈的夢想:“如果彩票能中大獎,就在菜園的一角為兩個女兒蓋座別墅。”具體用地都規(guī)劃好了,修一先生還親手繪制了圖紙。
“1991年和1992年塔希提島巡游時的手記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修一先生的夢想之一,是編一本日語、法語、塔希提語的三語對照詞典”(pg:125)
談到未來,她(英子)說:“今后我還想慢慢收集更多好東西。” (pg:77)
嗯哼。不要忘了,他們已經(jīng)是80多歲的老者。
馬丁路德的那句名言霎時在我腦海中盤旋:“即便世界明天就要毀滅,我仍然要種下一棵小蘋果樹。”死亡面前,估計,這一對夫妻或許有馬丁路德的從容?
有時候,人所執(zhí)著的田園夢想,或許只是我們朝思暮想精神家園罷了,久遠男耕女織的伊甸園在我們的因子里繼續(xù)流淌,所以,我們愛瞭望天空,思想山有多高,海有多深,地有遠;然而,我們解釋不清:為何春天枝頭新綠,秋天紅葉滿園,夏天枝葉茂盛,冬天落葉覆地?一年四季,我們何以被靜靜地守護?
這不是一本探討關(guān)于死亡的書,它僅僅只是告訴你為何這一切跫然有序的發(fā)生,如此綺麗,如此神奇,透過這一對夫妻。
中文書名:明天也是小春日和
作者:津端修一、津端英子
譯者:朝陽
出版社:新星
頁數(shù):159
出版時間:2016年5月第一版
? ? ? ? ? 2016年7月第五次印刷
【注】文中除了開頭第一張圖片是拍攝自書中第一頁外,其它的圖片都是我自己家中物品,分別是家中的泡菜壇子,陽光下奔跑的Johnny, 滑滑嫩嫩的雞蛋卷,弟兄的媽媽手工縫制的書包,現(xiàn)在居住的小區(qū),以及我買的修一與英子寫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