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好幾種球類運動,足球、籃球、網球等等,都沒有那么瘋狂,所以甚至談不上球迷,但是只要時間合適,又正好有比賽,我基本都會認認真真把比賽看完;當然,規則都很懂,不是那種"外行看熱鬧"類型的,也與有沒有中國隊沒多大關系(姚明與李娜除外)。
前段時間看法網,前幾輪冷門頻爆,尤其是女單,李娜、小威等悉數被淘汰,莎娃成了奪冠大熱門,她在前幾輪的表現也確實足夠搶眼:
第一輪:莎拉波娃2:0佩爾瓦克
第二輪:莎拉波娃2:0皮隆科娃
第三輪:莎拉波娃2:0奧姆查亞
從第四輪開始,莎娃遇到一些麻煩,在面對昔日美網冠軍斯托瑟時,被對方先拿掉一盤,隨后連拿兩盤逆轉贏下比賽,而且第三盤6:0拿下斯托瑟。
我們接下來看看莎娃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以及決賽的表現:
莎拉波娃2:1穆古拉扎
莎拉波娃2:1布查
莎拉波娃2:0哈勒普
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的比賽我都看了,尤其是四分之一決賽對陣穆古拉扎,驚心動魄,我們看一下盤分:1:6,7:5,6:1,差一點,穆古拉扎就淘汰掉莎拉波娃了,就那么一點點,在第二盤莎拉波娃頑強拿下之后,我不禁一聲嘆息,感嘆穆古拉扎還是太年輕啊,沒辦法把狀態穩定下去;同時感嘆莎娃果然不是蓋的,嗓門奇高,神經奇堅韌,名不虛傳。
于是到第三盤,和我預料的差不多,莎娃又一次輕松拿下,我又是一陣唏噓。
沒錯,我打心底是希望穆古拉扎淘汰掉莎拉波娃的。
原因?不是因為不喜歡莎娃,只是因為莎娃實力比較強,穆古拉扎是一名90后新人,沖擊力強,但是實力和經驗相較莎娃來說比較弱;我只是習慣性地去支持弱勢一方,尤其是當這一方還是一種新興勢力,去沖擊強大的老舊勢力時,從感情上我更是支持的不遺余力。
接下來半決賽莎娃對陣加拿大小將布查,盤分分別是這樣的:4:6,7:5,6:2,和四分之一決賽時候的整體趨勢一樣,盤分也是大同小異,尤其是第二盤的轉折盤分一模一樣。
當然,在感情趨向上,還是一樣的,第二盤結束后,不禁一聲嘆息,感嘆布查還是太年輕啊,沒辦法把狀態穩定下去;同時感嘆莎娃果然不是蓋的,嗓門奇高,神經奇堅韌,名不虛傳。
第三盤和我預料的也一樣。莎娃輕松拿下,我又是一陣唏噓。
決賽有事沒看,賽前我覺得莎娃應該會贏下,在經歷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連續的起死回生之后,哈勒普已經無法阻止莎娃奪冠了。
女單決賽之后一天的男單決賽我看了,小德對陣納達爾,之前看過兩人兩次超長時間的大滿貫決賽,各勝一次,我比較喜歡小德,但是也不討厭納豆,不過在法網決賽上,我是絕對支持小德奪冠的。
原因?不是因為更喜歡小德,也不是因為不喜歡納豆,只是因為在紅土賽場,納豆實力太強了,已經8次在羅蘭加洛斯稱王了,這次再贏就9次了,而且還是史無前例的五連冠,強得有點變態了吧?費天王差點因為這貨拿不了全滿貫。小德在紅土比納豆弱,所以我只是習慣性地去支持弱勢一方,尤其是當強勢一方太強勢的時候,從感情上我對弱勢方支持的更是不遺余力。
但小德還是輸了。
在紅土賽場,能打敗納豆的只有納豆自己。
比賽全部結束之后,名與利都是別人的,與我沒有一毛錢的關系,于是我可以冷靜下來很理性地思考。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在我身上存在著,只是今年法網之后突然意識到,這樣不對:
一直以來,不管是看比賽,還是其它事情,我都容易習慣性地去同情弱者。
仔細想了想,足球比賽、籃球比賽以及網球比賽中,除了有自己特別喜歡的球星于是有了明顯的喜好與支持之外,剩下的都嚴重存在著這個心理。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突然想到,同情弱者,支持他們去沖擊強者的地位,除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善良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己總是處在一個弱者的地位。于是我總是希望從弱者戰勝強者的事例中,不斷暗示自己,我可以成功,我一定能成功,他們不也成功了嗎?
這樣的心理本來是沒錯的,但問題在于,我保持這樣的心理狀態時間太長太長了。這意味著,我處于弱者的地位時間太長了。
自己靜下心來,想了很長時間,某一個瞬間,突然想明白,同情弱者,希望弱者戰勝強者,不斷有新勢力涌現出來的心態是沒問題的,只是在保有這樣心態的同時,我缺少了另外一種必不可少的心態:
向強者致敬。
在一場比賽或者一件事情之后,我總是只去同情弱者,只是感嘆唏噓,嘆息弱者想要沖擊強者是多么不容易,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潛意識里安慰自己慢慢來,慢慢變強,因為這個事情不容易,另一方面,總是暗示同時也在同情自己,處在弱勢一方。
可是與此同時,我沒有多去想想的是,每一場比賽過后,勝利者在歡慶,失敗者在干嘛呢?他們在反思,反思自己為什么會失敗,反思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反思怎么能補強自己,壯大自己,反思自己和強者有多大差距,反思勝利者身上有什么是值得自己學習的。
尤其是最后兩點,很重要,其實,想那兩點去做到那兩點的過程,不就是向強者致敬的過程嗎?只有不斷向強者致敬,才能不斷向強者靠攏。
強者之所以強,不是他們天生就強,除了與生俱來的天賦,他們付出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又豈是一般人能比的?
所以,一個人,只顧同情弱者,是一種不完整的病態心理,在同情弱者的同時,必須做到另外一點,就是:
向強者致敬。
只有這樣,才能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