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之光》
001 確定內容邊界
內容邊界就是界定哪些內容能寫,哪些內容不能寫,以便吸引特定的用戶,降低用戶的認知成本。比如專業寫育兒文章的公眾號,就不太適合寫歷史主題的文章。
002 擁有主線
內容本身要有主線,這樣能大大增加內容的可讀性。我們可以用總分總之類的邏輯把文章串聯起來。
003 資料收集
確定要寫的內容后,就需要廣泛收集資料,為內容提供素材。比如想寫現代最愛寫作的星座這個主題,就可以先去收集出名的作家以及他們的星座。
004 明確框架
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加工處理后,用思維導圖整理出文章的框架,或者像我寫這篇清單一樣先列出標題,之后再填充內容會容易得多。
005 簡單易讀
當內容中出現生僻概念的時候,我們要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或者事實來解釋,讓用戶讀懂是我們傳遞內容的基本要求。
006 用圖說話
當表達復雜的內容時,用文字很可能會表述不清楚,這時我們可以用圖片替代文字來傳達內容。要知道,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
007 保底策略
持續產出高質量的內容不容易,需要大量的精力支撐。所以定期創作一篇高質量的文章,如一周一篇,其余的時間就寫一些常規內容吧。
008 收集靈感
隨時收集靈感是一個好習慣。聽到的一句廣告語、與朋友就某一個問題的探討都可以成為內容素材。
009 內容呈現
穩定的內容呈現方式會讓用戶把注意力放在內容本身,內容的內在邏輯比外在樣式更重要。豆瓣就采用了簡單的內容格式。
010 內容聚合
當內容生產達到一定的數目時,需要對內容進行分類匯總,建立索引,方便用戶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