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孩子的健康成長少不了母親的溫暖陪伴,也少不了父親的悉心指導。一名合格的父親應當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給予孩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全文共1621字,推薦閱讀5分鐘
你看了《都挺好》這部電視劇了嗎?
最近這部熱播的電視劇口碑爆棚,單是劇中“媽寶啃老族蘇明成”的扮演者郭京飛就憑演技頻繁上熱搜。他自己也在調侃“最近被蘇明成搞得掉粉嚴重,敷厚一點。”
在這部電視劇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看似風光無限的家:子女事業有成,似乎都過上了體面的生活。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家中長子蘇明哲長年不跟家里人聯系;媽寶男蘇明成靠啃老維持生活;而小妹蘇明玉因從小就在家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早已與家里決裂。
可以說,在這個家里沒有愛與溫暖,有的只是冷漠與自私。每個人都有性格缺陷,每個人都有不合格的地方。《都挺好》一點都不好。
1
不合格的蘇父
有網友就說,造成這樣的家庭悲劇都是因為蘇母太過強勢,又重男輕女。
可是,真的是蘇母一人之過嗎?本應是家中頂梁柱的蘇父蘇大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又做出了什么?
還是學生時的明玉與蘇母吵架時,想向父親尋求幫助,希望父親能幫她說句話,然而蘇父只回了一句“我要上廁所”,就轉身離開了。
當蘇母賣了明玉的房間,克扣明玉的吃穿,讓明玉讀免費師范學校的時候,蘇父也從來沒有阻止過,只是任由事情發展。
而當成年的明玉被明成打傷住院之后,沒有得到父親的一句安慰,相反還嘲諷明玉“你太像你媽了”。
在蘇大強的身上真的很難看到一個父親應有的樣子。蘇母是造成這個家庭悲劇的主因,但蘇父又何嘗不是助推了一把。
而且,蘇父對兒子好也是有目的性。光是那本小賬本,就足以看出蘇父的功利性。
賬本分別記錄了蘇家三子從小到大的開銷。在蘇父看來,養育孩子就是一個投資,等孩子長大成人了,就可以得到回報。
本應成為子女和家庭的堅強后盾的蘇父沒有撐起家中的一片天,沒有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成長,反而還打著自己小算盤,思考如何從中獲利,也難怪這個家庭問題頗多。
2
言傳身教的李嘉誠
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就強調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英國紐卡斯大學的研究者就對11000名嬰兒進行了半個世紀的跟蹤調查,結果就顯示了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會更加聰明。這表明了父親參與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確實,父親對孩子教育產生的影響是母親無法帶來的。一位合格的父親能給予孩子堅強、勇敢、大膽、自信等信念,使孩子的人格更加健全。
而且,父親會更主動去鼓勵孩子去嘗試,去挑戰,去冒險,讓孩子從小就不怕困難,用于探索陌生領域。
李嘉誠就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遺憾。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李嘉誠沒有對他們過分溺愛,相反是有點嚴苛。
學生時期的李澤鉅和李澤楷就很少從父親李嘉誠那里得到過零花錢,他們想要什么,都得靠自己打工買。
所以,李澤鉅和李澤楷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勤工儉學。上了大學也不例外,就連熟悉他們的同學也都感到十分詫異。
李嘉誠從小就教導他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要注意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想著占任何人的便宜。
小時候的李澤鉅和李澤楷就坐在專門設置的小椅子上聽父親開會。有一次,當李嘉誠在開會討論公司應該拿多少股份時,他表示拿百分之九的就可以了。
開會的人有的贊成,有的反對,爭論不休。李澤鉅也參與到討論中,認為拿百分之十一的股份才能多賺錢。弟弟李澤楷也表示,只有傻瓜才拿百分之九的股份。
李嘉誠聽完之后,沒有責備他們,而是對他們說:“孩子,這經商之道學問深著呢,不是1+1那么簡單,你想拿百分之十一發大財反而發不了,你只拿百分之九,財源才能滾滾而來。”
實踐證明李嘉誠的決策是正確的。盡管公司只拿了百分之九的股份,但也不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
李嘉誠的言傳身教還體現在很多方面,例如,讓孩子上學坐電車、巴士;讓孩子幫工人干活;讓他們畢業后自主創業,成功了再去自己公司任職。
正是在李嘉誠近乎“狼爸”式的教育下,李澤鉅和李澤楷才能成為商界舉足輕重的大腕。
孩子的健康成長少不了母親的溫暖陪伴,也少不了父親的悉心指導。一名合格的父親應當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給予孩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