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讓我們想象有那么一個人,他瘋狂地打游戲,他關心游戲里的世界里勝過關心他的老媽,他幾乎把所有的感情都投入了游戲——他僅為游戲而喜,他僅為游戲而悲,那么我們可以肯定大多數人都會這樣評價他:“廢物一個,只會沉溺于虛幻的游戲世界!”同理我們也會以同樣的理由批評那些整天活在自己夢幻世界中的人。
然而,我們真的懂得如何去區分所謂的現實與虛幻的世界嗎?答案其實并不是那么肯定,我們一直以來都對我們的理智太過自信了。試想,你在做夢的時候,尤其是睡得比較死的時候,你真的能意識到你在做夢嗎?你會以為那就是現實。以現在的科技發展來看,未來的游戲一定也可以做到給予玩家一種超現實的感受,無論是在視覺聽覺還是觸覺上——那時候的玩家真的還有能力去區分現實和虛幻的世界嗎?現實和虛幻世界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
基于上述的論述,我們可以進一步推理:我們現在這個所謂的現實世界,可不可能也只是個虛幻的世界呢?答案是可能的。我們可能只是從另外一個擁有科技超發達的世界上線來到這里——我們去上學,我們去工作,我們買房生孩子,我們為種種的事情悲傷歡喜,然而這些都是虛幻的——一旦我們從這個虛幻的世界里醒過來(或者說下線,我們可以把死亡當做是下線),我們會猛然發現那些我們愛過恨過的人其實不過是個“數據”罷了。
經過上述的論述,我們得到了一個讓人感到悲傷的推論:我們永遠也無法分辨何為現實和虛幻。這樣,我們就會不斷地告訴自己:“我所有的努力有什么價值呢?我現在可能只是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里,一旦從這個世界醒來(下線),我所有的努力還不是化為虛無?”這樣一個推論,頓時讓我們所謂的人生價值都化為虛無——我們所珍視的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于是人們便變得懶惰,變得只會及時享樂,變得懦弱,變得連面對生活的勇氣都沒有——甚至很多人走向了自殺的道路——他們急切地想要去尋找一個更為真實更為幸福的世界。
然而我想說,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盡管我們無法區分現實與虛幻,但還是有一樣東西我們是可以把握的:情感。我們發現,盡管那些瘋狂打游戲和整天做白日夢的人被我們批評只是活在虛幻的世界里,但是他們的情感卻真實的。也就是說,虛幻世界里的情感和現實世界里的情感是等同的,而且彼此可以相互影響。這是一個讓人興奮的發現,因為它可以讓我們知道我們在這個世界活下去的意義,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那怕我們只是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里!
我們可以推論:既然現在這個天天去上學工作的我是虛擬的,那么某處就必定有一個真正的我,從那個真正的我里,我可以找到存在的價值。我雖然無法分辨現實與虛幻,但這沒有關系,因為我可以通過情感把虛幻中的我和現實的我連在一起。也就是說,如果我在虛幻的世界里悲傷歡喜,我回到現實時也必會帶著這份悲傷歡喜;我在虛幻的世界里堅守做人的原則,我回到現實時也必會如此堅守;我在虛幻的世界里只顧享樂放蕩,我回到現實時也必會變得懦弱墮落。既然情感是相通的,那么在虛幻世界里的所作所為必定也會讓現實中我的人格付出代價。
說到這里,我相信各位都懂得我們在這個世界里存在的意義了,也請各位再認真思考思考你自己的人生價值。有時候我會這樣定義現實與虛幻的世界:如果你在一個世界里經歷了更加長久更加深刻的情感,那個世界就是現實世界;相反,則是虛幻世界。因為情感是我們可以把握的唯一東西,我們只能用它來衡量一切——所以有時候夢就是現實,有時候現實就是夢;有時候游戲就是現實,有時候現實就是游戲。如果我們活在這個所謂的現實世界,但卻不去思考,不去認真地經歷一些事,像一個僵尸一樣活著,那么我可以說你只是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里。退一步說,你在這個世界里做著什么有時候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你在做什么,重要的是你知道這是你選擇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