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跟阿布老師學寫字,不知不覺已經40天,從開始要“差不多”到現在要“寫得像”,忽然間頓悟到了幾個技法,對我幫助很大。
1. 坐標定位法
老師說,寫字要“平均、平行、平衡”。我觀察老師的字,像個美少女,勻稱,就看著舒服。開始的我,就模仿。
怎樣做到呢?
我把老師的字,每一筆的起始位置和終點,進行了定位,類似于數學里的坐標(x,y),再看筆畫的斜度,與黃金格線成的角度,每一筆找到了定位,結構就不會太差,就像的差不多了。老師的黃金格本本,就是輔助定位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2.摳一摳細節
位置差不多,可還是不舒服。老師說要有提按的變化,要注意弧度。橫的“輕入筆”,很輕盈,可我就是把握不好,試一試是最好的方法,找不同的方向,用不同的力度,終于有一點點像了。
寶字蓋的主筆,那個頓點,寫的怎么也不像時,我真是思考了幾天,各種嘗試,研究老師的視頻,像稻盛和夫所說的,滲入到“潛意識”里,想著想著、寫著寫著,忽然就頓悟了,一下就寫出來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3.放大對比
例字下載下來,比我們實際的黃金格要大些,寫的時候,我們在大腦中縮小比例。寫了十幾個字后,自己拍照,放大,與老師的對比,這樣更容易找出自己的問題;然后調整,再練習。
例字: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比: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調整:
圖片發自簡書App
盡管這樣,也是“心到了,筆還未到”,把心中字的樣子寫出來,貴在練習,在堅持。
稻盛和夫說,要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要堅持,要比昨天進步一點點。
阿布老師說,對應的是“看到、看清、看透”。練字40天,期待看見365天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