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今年的兒童節,比以往要來得更猛烈一些,好像越來越多的祖(da)國(ling)花(qing)朵(nian)都要在今天給自己加個節,放肆的抒情放肆的矯情~
于是就有了我們一邊互相調侃著祝福大齡兒童節日快樂,一邊吐槽著上班上課多么多么的累,暢想著要是回到童年多好多好…..
可是,如果真的有時光機,有多人會愿意放棄現在擁有的一切,回到童年,重新走一次長大這條路?
我想,沒有多少人會干干脆脆的想要回到小時候吧?
反正我是不愿意。
這并不是說明我的童年有多慘淡,只是單純的認為,懷念和想重來一次,是兩回事兒。
我一直覺得,長大了比小時候好太多。
小時候或許真的有所謂的“無憂無慮”,但是吃什么穿什么都被限定的時間遠比自由選擇的時候多;對某些事無能為力的時候遠比長大了多;對不喜歡的人事阿諛奉承只能被動的承擔著大人們的教導評論批評夸贊的時候遠比現在來的多。
有人說,我喜歡小時候啊,成天玩多開心,可是你要相信,一個年紀有一個年紀的煩憂,這一刻困難,是每個人生活的常態。或許你現在認為“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是句讓人懷念的歌詞,是現在希望擁有的東西,可是誰知道當初坐在教室的你是不是正坐立不安和同桌抱怨老師又拖堂呢?
或許你路過某所學校看到學生們上課的樣子突然感觸好想上學,可是誰知道當初坐在教室的你是不是正操心著明天的考試呢?
小時候的快樂,就算真的有,那也是一種對世界懵懂無知的快樂。那是一種混沌狀態的快樂,是瞬間的,是沒有經過任何時間的沉淀的輕飄飄的。
人,只有長大成熟后,才能體驗許多完整的快感的,什么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后世界沒童話那都是瞎扯,童年和童心不一樣,每個人都有童年,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有童心,每個人都有小時候,但不一定每個人小時候都是童心滿滿的,而擁有童心的人,未必都是小孩。
也就是說,不是每一個小孩都是好人,小孩子的惡意,有時候遠比大人來得傷人。
我們的記憶,會選擇性記住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所以有的人會記得那些不好的事情;有的人則是美好回憶占優勢,所以異常懷念;當然也有的人對自己的童年沒啥印象,糊里糊涂就長大了。
那為什么現在很多人覺得小時候好?因為任何事都是回頭看,才覺得美好啊。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一點點美化記憶,然后以成年人的認知,想象著回去重新過自己有點遺憾的童年,可是我們忽略了長大的好處。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可以由著自己的意愿做任何事情,可以與這個自己并不喜歡的世界抗爭到底,也可以體驗更多小時候不能體驗的東西,可以經濟獨立,可以四處遨游,可以選擇做任何自己想要的、渴望的。沒有了那么多的條條框框,也沒有了各種各樣的規矩限制。
長大后的自己,才是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自己。
所以,童年千好萬好,但是那種被控制被被支配卻無力反抗的人生,我永遠不想再走一遍。
當然,長大了也有長大的不好,長大意味著承擔更多的責任,生活會更辛苦、更累,既要承擔著自己生活的一切,也要頂著世俗的壓力和別人一樣生活,可是責任永遠都是和權利相輔相成的啊。承擔責任的我們可是時刻享受著權利呢。
長大了未必事事如愿,也許并沒有更好,所幸我不再是彷徨的小孩,我能用盡自己的全力,與自己所厭惡的一切戰斗。
閱歷,是成長經歷里最豐盛的收獲,知道一切明白所有以后的快樂,比小時候混沌狀態下的快樂來得徹底,生而為人,不只是大人不容易,不過是小時候不知道而已。
最后,雖然我也懷念無憂無慮不負責任的小時候,但我更習慣能選擇要承擔現世辛苦的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