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漫才藝人德永,在一場海邊煙火晚會表演現場認識師傅神谷。
那時德永剛剛出道,想做漫才藝人(相當于中國相聲小品藝人),和搭檔山下正在努力爭取每一個微不足道的演出機會,耿耿于懷贊助商老板拖延演出時間,等他們上臺時,煙火已經開始,完全沒有人在意他們講的梗。
本片主角德永(林遣都 主演),把一個內心敏感生性靦腆不善交際的藝人形象完成得很好
但就是在這次演出上,德永看到了神谷充滿自信和個性的演出,他產生了要拜神谷為師學習的想法。
左邊就是師父神谷,右邊就是主角德永
有趣的是,神谷非常欣賞德永,從此展開了一段延續十年的師生情。
這就是據說是2016年最受歡迎的日劇《火花》的開場,我是因為女兒的推薦才看的。
我女兒推薦《火花》給我看,是因為她嫌棄我追《鬼怪》,覺得我很沒有品位。你懂的,連美國總統特朗普給日本首相第一次通電話開口就這樣說:““我女兒對你評價很高啊!她是一個很少夸人的女孩子。”?很少有老爸能拒絕女兒的影響,所以明明知道她也是受某些電影公眾大號的影評影響,我還是老老實實提升品位去了。
幸好,女兒建議我提升品位,她推薦對了。
我喜歡《火花》這部日劇,明明很無聊的情節,最后卻讓人看到淚奔不止。
又劇本是依據獲得芥川龍之介獎的又吉直樹的小說《火花》改編,出品方居然是美國的Netflix公司(美國最大的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
2
老實說,如果不是因為女兒推薦+長假有空,只看第一集,我肯定放棄追下去。
如果你想看《火花》,第一個建議是請耐心堅持看到第四集,也許你會慢慢找到去追這部劇的感覺,看到第十集,德永用反話的方式在最后一場舞臺表演上喊出自己心聲的時候,我也一如電視劇里的現場觀眾,淚水就奪眶而出,搞得我老婆跑出來看,我是不是鬧出了什么情況。
真的,《火花》是一部非常特別的日劇,節奏很慢,但特別的真實。真實感強的鏡頭反而有特別能打動人的力量。
這部片子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華服麗裝,沒有顏值逼人,所謂主角,就是這樣平凡的妝容。
德永的搭檔山下,長得的確與帥無關,還好說相聲不需要耍帥。
德永的師父 神谷,走在馬路上你不會多看一眼的男人
神谷的搭檔小林,也是平凡,離開舞臺,你想不到他是一個漫才藝人。
在《火花》里,每一個出場的人,性格鮮活,但是絕對不會讓你顏值驚艷,反而是平凡得一如你身邊的普通人。
普通人的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流過去。導演在電視劇里面居然像拍電影一樣,大量使用長鏡頭,甚至是長達2分鐘的長鏡頭,從而創造了一種仿佛是在偷拍兩位主角生活的偷窺感,鏡頭帶著我們去看他們這十年的酸甜苦辣。
在片中,經常就是這樣的長鏡頭,像是在偷拍他們在后臺的交流一樣。
德永和山下上班經常騎自行車,省下車費,也是長鏡頭。
所以導演的拍攝方式被稱為是偽記錄片,導演的鏡頭就好像在偷拍一群人的生活,到處都是遠鏡頭,人物之間的對話,如果不通過字幕,你常常看不清他們表情的細微之處。
總之這種鏡頭下,你看到這部劇里的每一個角色,都樸實得好像你身邊路過的一個人,在那里默默為生計努力打拼,稍不注意,他就這么滑過去了。
不僅僅是鏡頭真實,每一個人的角色設定其實也很真實,就說兩個主角吧。
德永,一個非常自負也非常固執的漫才演員,很想用自己的原創風格征服觀眾,卻處處碰壁。偏偏他也是一個超級敏感,超級不喜歡和人交往的人,卻一心一意想進入演藝圈這種處處需要巴結人才能紅的圈子。
神谷,雖然經常請德永吃飯,給他談自己的漫才觀,但說實話神谷是一個很平庸的漫才前輩,但特別傲慢堅持要做自己,可他自己的人際關系也是處處碰壁,也許只有在德永面前,他才能找到大師的自信。
性格一點都不完美,自然人生的奮斗也處處不完美,與其說德永拜神谷為師,還不如說是兩個失敗者在最慘的階段都需要抱團取暖。
德永每天的生活在鏡頭下一點都不光鮮,在東京租最便宜的房子,要去便利店打工補貼生活費,想做漫才藝人卻連舞臺都沒有,只能去超市門口演吉祥物這樣毫無價值的工作。
重要的是這樣的生活一眼看不到邊,沒有激烈曲折的劇情,就是兩個人一天天努力打工糊口,努力創作新段子,努力排練,努力爭取每一次演出的機會,努力出彩,努力進入更大的舞臺,幻想最終成為電視臺固定節目的常客。
一天天就這么過去了,等德永和山下真的上了電視,已經在東京拼了七年,電視也到了第8集。
這才是人生的真相啊,不是壓到你喘不過氣,而是你付出了所有可能的努力,你依然看不到希望的門。
3
《火花》誠實地交待了主人公最可能的命運。
德永的一個租友,在街頭彈唱,他苦于沒有觀眾,便安排德永做自己的“托兒”,但德永并不想總是做昧良心的事情。彈唱小哥最終因家庭原因離開東京,德永送別時他高歌一曲,德永并不敢直面這場送別,這一場戲也讓人動容。
這首歌讓很多中國同樣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感觸很深。
同樣,從小就想做漫才藝人的德永,還有山下,在漫才舞臺上的每一個小小進步,都非常的掙扎。前四集就這么不緊不慢去講這對年輕人在東京充滿夢想去打拼,一心努力嶄露頭角,卻處處碰壁的辛酸。
經過七年的努力,德永和山下的表演能力的確提高很快,在不被人看好的漫才大賽中把握住了機會,得到了電視臺節目推薦的機會。節目在電視臺播出后,反響很好,線下表演機會越來越多,看起來德永們迎來了厚積薄發一炮而紅的機會。
曾經走紅的德永和山下努力改變造型,改變風格去迎合觀眾,坦率說,全劇的日本相聲也就是這一段我聽出讓人發笑的梗,其它的段子我完全不知道日本人的笑點在哪里?
但德永個性的缺陷此時就暴露了出來,藝術上他總想用自己的風格去征服觀眾,而不是刻意迎合大眾喜好,這一點他不如搭檔山下對觀眾更有感覺;業務上他總是用各種理由回避了和圈內前輩、制片人面對面深入交流的機會,從而斷送了再次進入電視臺節目的機會。
此時德永的搭檔山下,也終于堅持不下去了,女友懷孕,他再也無力靠演出負擔生活開支,他選擇退出回大阪做一名手機銷售員,就在女友爸爸的公司里上班。
而為夢想奮斗十年的德永,去房地產公司做了一名中介。諷刺的是,他接待的一個窮租房客戶,又是一對懷著夢想想在東京成就自己漫才夢想的年輕人,歷史仿佛在輪回。
而德永的師父神谷,在漫才市場上混得比德永還不如意,卻喜歡充前輩,到處請客,還欠下一大筆債務,到處躲債。為了拯救自己的藝術生命,神谷放棄了做自己的信念,甚至模仿德永的銀發,穿德永的服裝,最后還給自己整了一對巨乳,想通過“巨乳大叔”這個噱頭挽救舞臺生命,但這根本行不通。
最后一集,神谷在桑拿池里痛哭,但命運并不曾因此多一絲憐惜。
在第十集在公司為德永和山下組織的最后一場告別演出上,德永講了長長一段話,讓現場所有人潸然淚下,這部電視劇也達到了最高潮!
我啊,是為了表演足以推翻世界常識的漫才,而走上這條路的,我唯一推翻的只是“努力必定有回報”這句美好的話語。
借著故意說反話的設定,德永把自己這十年的真實心聲,對著搭檔山下噴涌而出:
我們每天都很痛苦啊!——可沒有任何光明的尾巴,只是生活還要繼續。
當然導演借助神谷的一段話,算是對失敗者的人生做了一點安慰。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全力以赴在努力,絞盡腦汁想各種創意,才能逼得舞臺上的人更加努力做出更好的創意征服觀眾啊。
圍繞德永身邊一群人在這10年,有的人堅持做自己,但受到了打擊一蹶不振;有的人搖擺不定,曾經像煙花一樣綻放;有的人被現實打敗,最終向生活妥協。導演只能安慰我們:「只要活著就沒有bad end。」
影片最后師徒二人又來到當初的海灘,十年后又一起觀看了煙火,神谷若有所思的說:
只是在命運反復打擊之下,你還有多少積極向上的心,留給你的夢想?
果然是真實到一點都不給幻想的《火花》啊,誠意推薦給每一個和命運搏斗不休的年輕人。
我們每天其實都很痛苦啊,就這樣結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