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小學生都用手機學習嗎?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知識經濟、信息社會、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讓手機這種電子產品成為了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必需品,隨著手機在便捷和功能上的不斷提升,更讓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時刻離不開手機!至于小學生,筆者不贊同用手機(智能機)學習,具體原因,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談:
首先青少年、尤其是學生,防手游網絡沉迷迫在眉睫。《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7.72億,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占比竟然為25.4%,而12-16歲的青少年學生是網癮高發人群。于是,在2018年教育部聯同其他部委連續出臺《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和《綜合防控兒童青年近視實施方案》兩項緊急措施,限制青少年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對智能手機的使用,充分體現國家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
其次手機網絡不是洪水猛獸,我們也不能一葉障目、因噎廢食。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同時改變著人們學習、工作的具體形式,更重要的是也在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認識。互聯網與智能手機在帶給人們便捷服務的同時,也容易讓人們產生依賴,尤其是青少年兒童(小學生)缺乏辨別能力和抵御網絡游戲誘惑的能力,最容易陷入網絡游戲沉迷(網癮)的深淵,不止是影響學習與生活,更會直接影響到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規范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是當務之急!
再者對于有效限制和規范青少年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家庭教育中嚴格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頻率和時間,每天不得超過2小時,并且每次使用,必須接受家長監督;2、嚴禁中小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嚴格把關,抓到一起嚴格處理一起,實行零容忍!家長要密切配合,決不縱容孩子。3、優化學校周邊網絡使用環境,特別不能允許網吧等營利性行業的出現;家庭也要嚴格限制孩子在節假休息日等的外出時間,尤其是伙同小伙伴一起去網吧集體上網,必須零容忍。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手機網絡是時代進步的標志,我們不可能讓孩子與世隔絕,再說也沒法做到完全隔絕,并且壓制的越厲害,反彈力度就會越大。最為恰當的做法,就是有理有利有節地疏導,既不姑息養奸,又不讓孩子脫離時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