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讀書是基于微信關系鏈的官方閱讀應用,支持iOS和Android兩大平臺。可以為用戶推薦合適的書籍,查看微信好友的讀書動態、與好友討論正在閱讀的書籍等?。其產品特色為:精心打磨的閱讀體驗,支持EPUB和TXT格式,可以隨心個性化的閱讀風格;和好友發現優質好書,發現適合用戶的好書,讓微信好友來幫用戶完成篩選,快速找到優質好書;和好友討論交流碰撞,在閱讀中跟好友交流閱讀感想;和好友比拼閱讀時長,嚴肅的閱讀游戲,讓用戶輕松了解自己的閱讀時長,在閱讀中不僅收獲知識,更收獲與好友比拼的成就感。
搜狗閱讀是搜狗公司依托于搜狗搜索的資源,為用戶打造的移動閱讀應用產品。其特色功能為:來自互聯網小說搜索資源,熱門IP、出版原著、連載、出版小說;與作者更新同步、實時更新提醒,可以即時獲取最新章節,隨心閱讀;可以多種背景字體任意切換;同時心儀書友加關注,精評社區也可以讓用戶共同探索書中精華。
在此篇文章中,主要選取朋友圈、微信讀書、脈脈、搜狗閱讀的朋友圈、想法、好友、精華書評頁面做對比分析,以期為閱讀產品改版設計提供依據。
先來一張圖
上圖從左到右,依次是1-微信朋友圈、2-微信讀書、3-脈脈、4-搜狗讀書,今天就他們的使用體驗簡要分析一下,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1、從一屏顯示的信息量上,圖1朋友圈顯示5條,頁面包含的元素主要有頭像、昵稱、轉發鏈接標題、轉發評論、別人的評論、評論回復、點贊、發布時間等;
2、微信讀書的頁面元素有頭像、昵稱,點贊、轉發、評論圖標,點評星級、轉發評論、轉發鏈接標題、出處、他人的評論、評論回復、點贊、發布時間;
3、有頭像、昵稱、人脈標簽、職位、星級、動態,點贊、轉發、評論圖標以及人數,評論,其中人脈標簽跟職位是基于脈脈本身職場社交的產品定位;
4、有頭像、昵稱、轉發點評、轉發鏈接、發布時間、點贊、評論,點贊頭像、點贊人數、評論等信息,在這里點贊者的頭像會露出來,對于閱讀類軟件,用戶關注的是閱讀的內容本身,頭像不是很重要的信息,沒必要露出來。
整體來看,頁面信息與信息塊之間的分割,圖2、3、4的這種分割,板塊與板塊區別比較明顯,但是同時也打斷了用戶的視覺流 ;
圖2、4左邊的留白太多,圓頭像相較于同等的大小的方頭像,顯示圖片面積更大,朋友圈基于熟人的社交,很多人用真實頭像,用方頭像可能是為了讓更好地展示用戶的頭像;圖2、4一屏顯示2-3個頭像,所以跟差不多同等留白的朋友圈頁面相比,顯得更空,視覺左右不平衡;
再就是昵稱:朋友圈的昵稱用藍色的加粗字體,跟正文區別開,信息比較主次分明,能一眼看到是誰發布了什么信息。轉發內容點評的文本加黑,而轉發的內容本身的優先級弱于點評,這個是鼓勵人們多去交流;微信閱讀因為是基于閱讀的,所以用戶首先想看的是某人對一本書的評論,所以點評的長文本加黑,在視覺上它的優先級最高 ;
從發布時間上來說,朋友圈的X小時前的設計更直觀一些,具體的時間是未加工過的信息,需要用戶思考換算。
圖2易讀性處理的很好,信息層級區分明顯,同時行距也是高于其他三個頁面,假如閱讀類產品滿屏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易讀性不高的話,用戶很容易跳出。
最后吐槽一下第三個頁面,每次看的時候滿屏的紅點,簡直要逼死強迫癥了,右上角多少評論多少點贊,這種設計已經過時了,假如評論跟點贊都超過99 顯示99+的話,又有什么意義呢,從產品長期的維護來說,這種處理方式并不是一種好的設計。
Sara UX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