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已經不僅僅是某寶的專利,它已經變成了全國人民的節日,全部商家的狂歡日。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線上無論登錄什么頁面,總是無孔不入的插入雙十一的廣告,線下商家的店門口早早貼上雙十一的活動海報,加上擴音喇叭的此起彼伏,你能錯過一年之中的任何節日,但是你無法錯過他!
在全民瘋狂的節日,你是不是也跟著瘋狂了?好像自己不參加買點什么,就會錯過幾個億似的。
你也許會說,當然要買買買了,這是全網最便宜的時候。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花唄,借唄的忠實用戶。很多人都是借錢買買買,花花花。
深層次的思考一下,我們買這么多東西,其實只是滿足了自己的物欲。當快遞到來后,我們會有那么幾分鐘的快樂!快樂過后,就是購物之后帶來的空虛,和對家里堆積如山的物品的厭惡。
我經常做這樣的事情。買個東西,為了湊單,買了很多,買回來之后,發現大多數都是可有可無的東西。這些東西來到家里之后,就閑置了,幾乎沒有用,扔了吧,可惜;不扔吧,占地。真的都成雞肋了。
如果我們購物的時候理智一點。不為了湊單而買,只買自己必須的東西,家里也不至于如此。
今年雙十一,好不容易湊夠了單,準備付款了,發現沒有給滿400減60,就很生氣,立馬取消付款,從新下單。發現價格又貴了一點,原來好多劵用過了,就不能再用了。更加氣憤。
我們買買買也滿足了我們的不安全感。買了很多東西,潛意識會感覺自己擁有了很多東西,很安全。
想當初,我們的祖先刀耕火種,想要擁有一點東西相當不容易。而現在我們只需要輕輕動動手指就能擁有,不知道比以前要好多少萬倍。在古代,好東西當然要多多益善。時至今日,我們的觀念還是沒有改變,與其說觀念,倒不如說,深入骨髓的基因,要求我們擁有更多。
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必須時刻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些東西?
當過多的東西塞滿了我們的房間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其實并沒有塞滿,而是越來越空虛。減少物欲,回歸心靈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