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突發奇想的要裝修一間書房。原因是以前和媽媽住一起,多了一些嘈雜,少了自我思考空間。做了一些詳細的計劃,就立即行動。
就像網上的一些舊家改造,我懷著美好的夢想,從墻紙和地板貼的選擇,再到桌上的細小擺件,都是親自選購再親自動工,前后斷續歷時一個月,想象著最后結果一定很完美吧。
然而現實卻不是,千挑萬選后的墻紙,貼了一星期就墻面突起;計算好的地板貼最后還是差了幾公分;看中的鐵絲網格,擺墻上后卻顯得尷尬;買回來的多功能書架也覺得多余…現實與理想相差有些大,最后完成后,我坐在地毯上,都會嫌棄地毯太白,雖然這是我選了三晚上的成果。
很顯然,我的裝修小夢想,理想和現實有些偏頗。于是我想了兩步對策-適應,改變。
一、接納與適應
首先我坐在小書房里,靜下心來環顧一圈四周發現它的優點。粉紅色小沙發很舒服,網上選了很久的椅子特別滿意,地上的地板貼顏色很喜歡,當然,不忘了表揚自己的辛苦努力。這么一想,心情好了許多,我接納了我的書房,并且慢慢看順眼了。
遇到工作或是生活不如意時也是如此。有人說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有人說不滿意自己的生活生活,嘴里的口號總是喊的很響亮,一度的抱怨生活。
剛畢業的朋友小嫻是一名會計師,這是父母要求她做的工作,她自己卻不喜歡。每一天工作狀態都非常消極,常常和朋友抱怨:“我一點都不想干這行。”我問她,為什么不先想想工作的好呢?她不明白,我說到,你是剛畢業的學生,實習生都沒滿就有不低的薪水,還有雙休,平時單位能送你公費出去培訓長見識,基本不加班,下班后時間自由。難道這不是你工作的好處?
小嫻思考后,發現她的工作確實不像她所說的那么不堪,就懷著接納并適應的心情去上班。之后的一個星期里,她每天都和我分享著單位發生的趣事,聽起來她很開心。
遇到不如意的情況,與其著急改變,與其抱怨連天,不如先接納和適應它,發現它的美好之處。
二、?創新與改變
買的地毯顏色太白我就放了一些彩色的小靠墊,不僅中和了地毯的白,而且客人來了也可以席地而坐聊聊天;書架太多余卻還是有用處,我把以前箱子里書都放了上去,看著滿滿的書架感覺很充實;我還買了一些可愛的小綠植放在了小角落,小書房瞬間很有生命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管是喜歡或不喜歡的,創新與改變也同樣適用。
以前看過一篇報道,有一位大姐看到別人賣雜糧煎餅很賺錢,于是也把一套制作方法學會并開了店。但是開業三天,人卻很少,她開始觀察別人的營業模式并思考。她發現,別家都是熟客比較多,根本沒人注意她的店。于是她把原有的煎餅進行改良,在里面加入了自制醬料,好吃度確實提升了。那怎么吸引客人進店呢?大姐發現大家吃完煎餅都比較口渴要喝水,于是她推出了一套促銷方案,買煎餅就送飲料,大家看到了這個優惠都來買,吃到了特制醬料的煎餅后更是贊不絕口,大姐的生意越做越紅火。
我們第一步說適應,假如工作適應了也很努力了卻沒什么起色,得不到升職怎么辦?
那就試著創新,做一些別人不一樣的事,讓老板看到你的不可或缺性。假如適應了卻仍然不看好自己所做工作,那就改變,先累積一定職場資本,跳槽或轉行也是一種選擇。
假如理想與現實相差許多怎么辦?
抱怨沒有用,消極也沒有用,找到方法,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