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本人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我們村子里的人很勤勞,認為勞動是非常光榮和快樂的事情。孩子們從小參加勞動,愉快地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者農活。我從八九歲起一直到上初中住校當我家的豬倌,負責喂養我家的豬。
我家的豬欄能容得下兩頭大肥豬。每次父親從集市上抓回兩只小豬仔,等養到夠磅就賣掉,然后再抓兩只小豬仔回來,如此循環,我家整年都養豬。
我最早喂養的那兩頭豬是當時剛剛流行的新品種,父親聽說這個品種好就抓了回來。那兩頭豬長得實在是丑陋,母親說它們“沒有個豬樣”。一身灰不溜秋的紅毛,老長老長的大嘴巴,尖尖的小耳朵一直支楞著,從來沒見耷拉過,標準一副尖嘴猴腮樣。從抓來那天起除了睡覺就沒有消停過,不是咴咴吱吱地叫,就是滿豬欄里亂跑。母親親昵地說它們,真是個“皮猴兒”。此后,我們全家人都叫它們“皮猴兒”。
“皮猴兒”,可不是一般的頑皮!
關進豬欄里的第一天,“皮猴兒”就躍過欄墻,跳了出來,滿院子亂跑,弄得雞飛狗跳,一片凌亂。父親趕緊加高了豬欄墻。安頓了兩天,“皮猴兒”又把豬欄墻撞出了一個大豁口。父親只好再次加高加固,幾次三番地加高加固,可害苦了我這個小豬倌。
那時候不喂豬干料,得把豬食煮熟了喂,就是把蘿卜、生地瓜、生方瓜等農副產品煮熟了搗碎,加上點玉米面,再煮熟,然后舀到一個豬食桶里,拌上地瓜秧或者花生秧磨成的糠,再加適量水,攪拌成熱乎乎的稀糊,豬食就做好了。
我瘦弱矮小,看上去比同齡孩子小二三歲,改建后的豬欄很高,我夠不著。父親給我特制了一個榫著長長的木頭柄的豬食舀子,搬來一大一小兩塊石頭在豬欄外與欄內食槽相對應的位置鋪成兩層的臺階。
我爬到高一層的臺階上,拿著舀子柄的末端從豬食桶里舀出滿滿一舀子豬食,然后雙手慢慢交替移動,一直移動到雙手抓住舀子頭,再轉過身,把舀子慢慢探進豬欄內,雙手再交替移動緩緩向下放,直到靠近食槽時,將豬食倒進食槽內。等看到豬吃得不多了,再添食。以前只要一彎腰一探身就能輕松舀上一舀子食,而現在卻需要小心翼翼地費好大的勁才能做到。每喂豬一次需要大半個小時。隨著“皮猴兒”逐漸長大,使用的飼喂時間越來越長。
這兩只“皮猴兒”真不是省油的燈。有幾次,我剛剛把舀子探進欄內,它們就用嘴巴子使勁一拱,豬食撒我一頭一身,臟兮兮黏糊糊的。我怕上學遲到,氣得我哇哇大哭。二姐放下手頭的活趕緊幫我洗澡換衣服,替我喂上豬。最慘的一次,“皮猴兒”一口咬住舀子,從我手里奪過去,一甩頭,隨著一個優美的弧線劃過,舀子掉到豬糞池里。豬糞池里有很多稀泥一樣的豬糞,父親費了好大的勁才把舀子撈出來。
父親說“豬性如人”。
“豬性如人”并不是一句罵人的話,父親的意思是:豬的脾性和人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千差萬別,有的急有的慢,有的溫和有的暴躁……
“皮猴兒”食量雖不小,但由于特別好動,渾身肌肉結實緊致,看上去長得比較慢,我們只好比平常的豬多養了些日子。好不容易挨到差不多夠磅了,來抓豬。那天可真是熱鬧的不得了。
知道“皮猴兒”不一般,父親不敢掉以輕心,找來了幾個壯勞力幫忙,把院子里的東西都收拾起來,院大門關得嚴嚴的,這一切準備停當后,父親才去打開豬欄門。剛一打開,兩只“皮猴兒”就“哧溜”鉆了出來,然后在院子里狂奔,任誰都追不上逮不著。我們小孩子躲在屋里,站在窗臺邊看,“皮猴兒”上躥下跳慌不擇路的奔跑,很是驚險,看得我們一愣一愣的。終于跑不動了,趴在地上呼呼喘粗氣。大人們伺機包抄過去,齊心合力按倒捆綁起來。至此,我們徹底領教了名副其實的“皮猴兒”樣。
一過磅,“皮猴兒”還真不賴,居然比以前養的豬足足重了好幾十斤?!捌ず飪骸碧焯煸谪i糞池里穿梭,這一階段池豬糞漚得最好。那個年代幾乎家家戶戶養豬,一是掙錢,二是積攢豬糞。因為化肥緊俏,大家都用豬糞積肥種莊稼,豬糞是非常珍貴的。
多年后,我讀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大有千里遇知音的感覺。
由于“皮猴兒”太頑皮,經常制造事端,讓人很傷腦筋,還弄得我好幾次差點上學遲到。父親再上集市抓豬時,母親堅決不要這個品種。父親便抓回了兩只胖乎乎的白皮膚豬仔。
這兩只小豬仔與“皮猴兒”簡直是天壤之別。它們白白凈凈,長相可愛,懶得出奇。吃飽后就躺下呼嚕呼嚕睡大覺,好像沒有比睡覺更美好的事情。有大小便就站在糞池邊解決,一步都不肯多走。于是越長身體越笨重就越懶,真是不虛此名——“懶豬”。
“懶豬”有一大優點,總是安安靜靜的,從不惹事。父親見狀,把加高那部分豬欄拆下來,我喂豬方便多了,就為這一點我也得好好感謝感謝“懶豬”先生們。喂食時就更有意思了,每次我舀滿食槽,用舀子敲著食槽“邦邦”響,“懶豬”才慢騰騰地爬起來吃食。
矛盾來了,雖然我喂豬省事了,但“懶豬”太懶,從不到豬糞池走動,這樣豬糞池的糞就漚不好。父親想了個辦法,給我找了個很長的柳樹枝,每喂完豬后,就用柳樹枝嚇唬它們,把它們趕到豬糞池里。它們走到豬糞池里呆呆地站著,懵懂的睡眼,很無辜的呆萌樣??粗鼈兗群眯τ挚蓱z,我有點于心不忍,總是嚇唬它們幾下,便不再勉強它們。
“懶豬”好吃懶做,身上的肉蹭蹭蹭地長,沒幾個月就大腹便便膘肥肉壯。
父親說,“豬性如人”
出欄那天,兩只“懶豬”一直頭對頭呼呼大睡,好像與它們毫無關系。父親打開豬欄門,領幾個人進去綁起來,直到抬走也沒哼哼幾聲。
后來,我還喂過兩頭豬,我叫它們“將軍”。它們昂首挺胸,踱著方步,不緊不慢的樣子,相當有范。
“將軍”是紳士。我每次喂食,“將軍”都是遠遠地站著,立定看著我,等我舀滿食槽,它們再不慌不忙地走過來吃,等吃完一食槽,退后兩步,讓出空來我添食,看看添滿了,再前走兩步吃食。是不是很彬彬有禮?
“將軍”的吃相很斯文。既不像“皮猴兒”那樣猴急猴急地吃得食槽里外都是,也不像“懶豬”那樣食不知飽,不管喂多么大的量,都把食槽添得干干凈凈一點不留。“將軍”總是細嚼慢咽,好像在仔細品味。那慢條斯理的樣子太優雅了。
“將軍”還注重勞逸結合。每天上午大部分時間自由散步,要是天氣炎熱就到糞池里去泡泡,解解暑。下午用于睡覺。過得開心自在,很會享受的樣子。
“將軍”不吵不鬧不急不躁,我很喜歡它們。有時候沒事,我就去看望它們。它們好像能認出我的腳步聲,每當我走到豬欄邊時,總會看到它們朝外望,看到了我,就搖搖尾巴,似乎跟我打招呼。
父親知道我喜歡“將軍”,怕出欄時我難過,特意選了個我上學的日子買。后來,母親告訴我,“將軍”走的時候從容不迫,沒有用繩子捆綁。父親將它們趕到地磅上,過了磅,直接趕拉豬車上拉走了?!皩④姟本瓦B走都這樣氣度不凡,我真是對它們由衷地佩服。
父親說,“豬性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