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高考學子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刻已經過去了,同時端午小長假一也是溜煙地就過去了,大家各歸各位,該干嘛也要干嘛了。
不過對于老母親而言,假期不假期的是沒什么區別的,反正都是帶娃,甚至假期里的帶娃任務還更重一些,就比如——今天晚上,就不得不一人帶倆娃。
因為爺爺奶奶尚在老家,娃兒們爸爸晚上又說要出去見同學,于是老母親不得不扛起了這艱巨的任務。
不要覺得不以為然,你以為一個人帶娃是那么容易的嗎?而且還是倆娃。
并且帶娃不單只是帶娃,還要給大娃收拾明天去學校的一應所需,還要給她們準備晚餐,照顧她們吃飯,給她們洗澡,甚至哄睡……
從一開始,我就發現一切都很難掌握。比如想讓看了很久動畫片的大妞關掉電視,她是堅決不干的。又比如想讓睡覺醒來的二丫自己坐著看會電視或者自己玩,她卻是非要你抱著的,要不然就大聲嚎哭給你看。還比如想給大妞收拾下書包,不知怎地就變成了倆娃奪書包大戰雞飛狗跳……
總之,同時帶倆娃,總會時不時有些特別情況讓人感到失控又抓狂。在這種時候,為了能控制局面,首先需要控制的是自己的情緒,深呼吸,又深呼吸,冷靜,再冷靜,并且耐心。
于是我嘗試著跟大妞好好商量,最后她終于同意了并主動關掉了電視機。我盡量耐心地抱著二丫陪她看了一會佩琪又給她剝水果吃,還讓姐姐大妞幫忙搬來了她的小椅子,終于二丫也肯自己坐一會小椅子了。我讓倆娃都同時遠離書包去做別的事,終于吵鬧平靜下來了。
我抽空去做飯,倆娃一個趴在沙發上畫畫,一個站在茶幾邊涂鴉。小妞時不時就要換不同顏色彩筆在紙上涂鴉,但是她又拔不開彩筆帽,所以時不時的就要哼唧找我幫忙,我則喊姐姐大妞去幫她。
姐姐開始還算有點耐心,幫助拔了兩三次,但是后來就不勝其煩,完全不理會嗷嗷叫的妹妹了,于是妹妹二丫只能委委屈屈地哭叫著到廚房來找老母親我——因為或許傷心,所以這次就算幫她拔了彩筆帽也不愿意回去畫畫了,非讓老母親一起抱著去才肯。
沒辦法,為了不讓她嚎哭,老母親只好一手抱著她一手做飯算了。還好晚飯比較簡單,跟大妞商量過的,煮的西紅柿雞蛋面。小家伙只要被抱著就不鬧了,即使油煙有些嗆人也不肯自己走開。
令人欣慰的是晚上的番茄雞蛋面娃們吃的都不錯,每個人各自的碗都吃了大半碗,甚至湯都喝得底朝天了。大妞自己吃的,二丫是用喂的,她倆吃完就都去玩具屋玩去了,老母親則一邊吃自己的一邊考慮接下來洗澡的次序應該怎么安排。
想來想去,老母親覺得如果我自己想要洗個澡,還是得跟姐姐大妞好好商量一下,需要她的幫忙。因為唯有她能好好地哄二丫玩一會,老母親才有可能去沖個澡,要不然分分鐘二丫會哭鬧著來找我,或者她倆人又會來一場雞飛狗跳的“戰爭”給我看。
于是飯后,趁著大妞跟二丫尚且在玩具屋球池里玩的正和諧,我走到球池旁邊,笑瞇瞇地做了一個雙手合十的動作,跟大妞說道,“大妞,媽媽可以拜托你一件事嗎?”
她聽我這么說,登時來了興趣,笑嘻嘻地問我,“怎么啦?你干嘛把手這樣?”我笑著回答,“是要拜托你事情啊!你能不能好好地跟妹妹玩五分鐘?讓媽媽先去快速地沖個澡啊?”
“可以啊!”她回答的很干脆。正好這時二丫拿了幾個海洋球向她這邊扔來,大妞頓時有點不高興地皺了皺眉。
“大妞,”我又補充說道,“如果你不想讓妹妹做什么事情,可以試試拿別的東西來吸引她的注意力,讓她去做另一件事情,而取代當前的事情。”
“好的。”雖然我說的有點繞口,但是小姑娘還是懂了。她直接指了指球池里跟二丫說道,“妹妹,我們一起躺里面玩吧。”二丫聽了姐姐的話,也很高興,立刻丟下了手里的球,跟姐姐一起躺了下來,然后就用腳踢球玩。
“拜托了哈!就五分鐘!”我一邊跟大妞說著,一邊迅速的到洗手間去沖澡了。快速地洗好之后,又急急忙忙地回到玩具屋,發現兩個小家伙依舊在球池里一起玩,一副相親相愛無比和諧的模樣,真叫人無比的欣慰。
“媽媽,五分鐘了嗎?”大妞見了我問。“嗯,謝謝你哈!”我答應著,并跟她道謝。她聽了以后,依舊笑嘻嘻地跟二丫玩球,心情很不錯的樣子。
趁此機會,老母親趕緊去幫大妞收拾了明天去學校要帶的被子等物,然后又招呼著她們去洗澡,一切進行的還算比較順利。
通過今天的一事,讓我認識到只要好好商量,孩子也是可以很好溝通的,也能成為不錯的小幫手的。
而跟孩子商量,最重要的是尊重信任和鼓勵,讓她覺得自己很受重視,自己做的事情很重要,這樣她才會樂意幫忙。
跟孩子商量,要以一種平等請求的態度去讓她幫忙,而不能用命令的語氣跟她說話,這樣才更容易為孩子所接受。
想想你自己,如果別人請你去做一件事,是用一副理所當然的命令的語氣跟你說的,你是不是很自然會從心底生出一種反感和排斥?而如果別人是用請求拜托的方式讓你幫忙,是不是更容易讓你答應呢?
因為人與人之間,除了老板跟下屬,都是平等的關系。誰也不想被誰指揮被誰命令著去做事。
這一點,大人跟大人之間如此,大人跟孩子之間,也不應例外。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