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簡書第一篇文章中的女主角,小又。經過一年多的拉鋸戰終于是如愿離婚了,她拿到離婚證的時候微信我說:親愛的你知道嗎?離婚協議書簽字的時候我都是笑的,我終于擺脫了這種痛苦的婚姻生活。
? ?小又和她老公小胖是15年底結婚的,16年的9月份生了兒子,婚后兒子由婆婆幫忙帶著,下班有婆婆做好的飯。我曾一度無比羨慕她的婚姻生活,以致我沒有丟掉對婚姻的最后一絲憧憬。但是她有一天突然跟我說起要離婚的事,我心里的最后的一絲憧憬,也想泰坦尼克號一樣,慢慢的沉入海底。
原來故事的結局從一開始就埋下了伏筆,離婚的發生也是必然。
這篇文章主要想闡述原聲家庭對子女的影響。那就從我聽到的故事開始說起吧!
小又和小胖是相親認識的,一年后結婚。小又家人在婚前就打聽到小胖的父親在政府任職,但是和小胖母親的感情很不好,好多年都是分居狀態,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才沒有離婚。還像很多惡俗的小說的劇情一樣,小胖父親還有個小三,美麗性感,小胖對這一切全都知情,以致小胖對他的父親憎恨多過敬愛,無奈一家人都是好面子的人,自然不能讓外人看出端倪,就這么一直“相親相愛”。
我問她:既然已經打聽到了他們家的狀況,為什么還要在一起呢?
小又說:我哪里想得到這么多,只覺得他對我好就夠了,其他的都沒有什么問題。
我無奈,又有多少像小又的姑娘,只圖別人的好,其他都不重要。可是感情會隨著生活的瑣碎慢慢消磨殆盡的,你看中的東西沒有了,生活還怎么繼續下去?我特別不贊同有些男人,但凡聽到女生要求有房有車,就說女人都拜金,只看重錢,接著就是一副嗤之以鼻的表情。人家姑娘跟了你,要跟你過一輩子,難道不是圖你點什么嗎?不管是感情也好,金錢也罷,如果你什么都沒有,人家憑什么跟你結婚生孩子呢?要我看感情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還需要金錢的輔助,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果你們結婚后為了金錢生氣吵鬧,我相信你們之間淺薄感情也會消耗的更快,婚姻生活自然不會很穩固。
小又生了兒子后,因為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婆婆就搬來住幫忙照看孩子。距離產生美,離得近了,矛盾自然就多了起來。生活方式的差異,照看孩子的分歧,婆媳矛盾的不斷升級,媽寶老公的叛離,讓小又一下子陷入了困局,這一切來得太突然,讓她無力招架。
小又說:分居的那段日子里我是沒給過他機會,只要他認錯,我就會回去的,可是他一直不肯服軟。
離婚后沒幾天,小胖的父親給小又發來短信,大概意思是希望小又去看孩子,不希望孩子這么小就沒有母親的疼愛。小又思忖幾天后決定周末去見兒子,但要求在公園,而且小胖不能出現。她求我跟他一起去避免尷尬,不知道一年不見的兒子是否還記得她這個媽媽。周末小又早早的買了兒子喜歡的玩具和食物,我站在遠處看到小又抱著兒子高興的留下了眼淚。
會見結束后,小又告訴我一件讓我震驚的事情。小又的兒子管自己的奶奶叫媽媽,而且沒有要求改正。我以為只有在綜藝節目中才會出現的劇情,竟然發生在了自己身邊。我為這孩子的未來感到擔心,我不希望看到上一輩人痛苦延續到孩子身上。
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為何家會傷人》。初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因為那段時間我和父親的關系鬧得比較僵,以至于聽到他的聲音就會覺得很煩。看過這本書后我對家庭關系有了重新的認識,對這種情況的發生找到了原因,更認清了一些東西。其中有些內容讓我印象深刻:
1、父母子女關系中,父母和子女的關系是慢慢趨于分離的,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認知,自己的閱歷,自己的生活,慢慢的就會離開。但是很多父母不能接受這樣的分離,于是,他們過多的干預了孩子的工作和生活,一方面是不安全感造成的,另一方面希望通過對孩子的控制,減少這種不安全感帶來的痛苦。
2、在家庭關系中,父母的關系是最為重要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普遍看到,在父母關系比較緩和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更陽光自信,有獨立的認知,在以后的擇偶和婚姻生活中會更多的模仿父母的生活模式。但在父母關系比較僵硬的的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比較不看重感情,自卑敏感,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也會重復父母的感情模式。
3、父母的感情和子女的感情是相互獨立的。在大多的家庭生活中,母親往往扮演了一個弱者的形象,在和父親發生分期后,母親往往會把孩子拉來一起對抗父親。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家庭和諧,更多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之間產生的矛盾都是因自己而起的,慢慢的他就會變得更加畏首畏尾,所以要認清,父母之間的矛盾是她們自己的,跟孩子沒有關系,讓他們自己解決就好,更不用為此感到自責。
4、感情是需要溝通的,誰也不是誰肚子里的蛔蟲,你不說我不知道,慢慢的誤會就會發展成為矛盾,再穩固的感情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5、最后如果你不幸長在了一個生硬的原生家庭中,也不要灰心,你改變不了原生家庭,但是你可以改變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