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心里有疑惑的人,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的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所以有些人讀過信后,會再次寫信過來,大概就是因為回答的內容和他們想的不一樣吧,而回信之所以發揮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樣的回答都沒用?!?b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憂雜貨店》
今天看完這本《解憂雜貨店》。其中時光穿越的恍惚感和錯綜交織的人際關系設計,讓人不由得感慨小說作者的奇思構想。故事圍繞一個名叫“浪矢雜貨店”展開,并且其中有著33年的時空跨越。
店主名叫雄治,起先為了好玩有趣,雄治會幫助一些小朋友解決疑難問題,他們會把諸如“怎樣才能考100分”之類的問題寫下來貼到雜貨店的墻上,雄治會耐心地一一解答,剛開始更像是機智問答之類的小游戲,即使是遇到各種啼笑皆非的問題,或者有調皮搗蛋的人會把同一個問題寫許多遍,但雄治都認真回復。
直至后來,很多匿名者將自己的人生困惑和遇到的難題寫下來交給雄治,想要聽取一些建議。為了保護這些人的隱私,雄治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凡是尋求咨詢和建議的人,可以將問題寫下來投入雜貨店卷簾門的前的信箱,次日可從后門牛奶箱內找到回信…
雄治去世33年后,雜貨店也早已關閉多年,破落不堪,只不過收發信件的信箱依舊在,三個誤入雜貨店的小偷,意外地發現了這個神秘的地方,依然能夠收到尋求解答疑惑的信件,并且是來自33年之前的年代。而當他們一時興起,給對方回信,對方居然也成功收到。
而同時,雄治家的后人為了紀念雄治,通過網絡發起了一個活動,希望曾經收到雄治給予幫助和建議的信件的人可以回信到雜貨店,說說自己當年是否因為這家解憂雜貨店受到了怎樣的影響。而這三個小偷誤入雜貨店的當晚,正是這個活動發起的日子,于是,他們陸續收到了33年之后的回信,而其中涉及的人物之間又居然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因為男友身患癌癥,而自己又處于備戰奧運會的運動員月兔,想要放棄比賽專心陪男友走完剩下的人生路程,可是能夠參加奧運會又同時也是男友的夢想,于是在夢想和現實之間,她無從抉擇…
一心想要實現音樂夢想的克郎,卻不得不面臨家庭變故而放棄夢想回歸家庭,接替病重的父親來打理自家的魚店…
自幼家境富裕的浩介卻因父親破產欠下巨額債務,一家人迫不得已秘密搬家逃出故鄉,在躲債的路上,浩介卻不愿意余生都過這種躲躲藏藏的日子而選擇半路離開父母,自己另謀出路…
在給雄治的雜貨店寫信的過程中,很多人最初思來想去猶豫不決,一是擔心自己的秘密被別人發現,二是感覺自己的問題可能也不會受重視而收到回復。
但是,所有的人都收到了回復,縱然是只折了一張白紙放進去的人也收到了回復:“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這段對白紙的回復,也被拿來作為了本書的結尾部分。
我想這是雄治對有著難言之隱的求助者的鼓勵和安慰吧,雖然不知道對方究竟遇到了怎樣的難題,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無法給予對方一個合適的明確的建議,但是,這些安慰的話語也無疑是給對方最好的答復。
這其中充滿支持和鼓勵,這其實就是對方所要的,因為他心里或許早就有了主意,來自一位陌生人的鼓勵此刻對于他來說必定深感欣慰。
很多人看完小說之后,大都會想到如果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一家解憂雜貨店該有多好呢。把自己的煩惱和憂愁寫下來,然后收到相應的解決建議,貌似如此一來所有的難題就都迎刃而解了,那么人生就是剩下快樂了,豈不快哉。
柴靜在《看見》里問盧安克:“為什么我總是改正不了自己的弱點呢?”盧安克說:“要是那么容易的話,還要漫長的一生做什么呢?”
現實中沒有解憂雜貨店,或許人們也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詢師一類的人。但是,我始終認為所有問題的癥結其實都在自己身上,再高明的心理醫生也替代不了人的自救和求生的本能所蘊含的強大自愈力。
《無間道3》中,陳慧琳飾演的心理醫生李心兒幾次妄圖催眠梁朝偉飾演的陳永仁,但都不成功,不是因為她的醫術不高明,而是陳永仁刻意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免得被被對方發現自己的秘密,患者不積極主動,醫術再高明的醫生也無計可施。
正如書中寫道的,如果自己不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樣的回答都沒有用。
自愈的過程可能是個及其漫長而又反復的過程,我們不斷地嘗試、退縮、再嘗試、再退縮,看似像是陷入無止境的原地踏步的循環中,但實則是個曲線前行的過程,縱然緩慢總好過原地踏步。
時間會幫我們的忙,只有時間和自己才是解憂的良藥,如果求生本能尚未泯的話,相信一切總歸能夠好起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