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與收益真的是線性正比嗎?
這可以算是過于絕對的一刀切,實際一般來說,風險與收益的關系是伴隨風險的擴大,其收益的波幅也在擴大,而對于精英層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專業化或組合化運作可以實現收益遞增而風險不變或降低,而對于頂級階層而言,他們通過借助多元專業化力量的基礎上再疊加自身優勢可以實現風險降低而收益復利性增長。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將股市參與群體分為一般散戶(俗稱韭菜),游資及民間高手為代表的私募及相關機構,公募機構,私募頂級機構;對應上圖就是散戶、高手、富翁、豪門。
那么為什么伴隨時間與風險,他們的收益差異會如此的溝壑巨大呢?
首先,股市就好比一個國家級甚至是國際的大雜燴,在這里充裕的不同級別、不同風格、不同年齡的投資或投機者,雖雜但渾水摸魚者依舊難以持久的生存,因此最終依舊考驗的是專業能力。
作為一般投資者(散戶),他們大都是工薪階層或中產階層,因為精力有限投入(主要精力關注于工作、公司運營、門店運營等其他事務),勢必決定了無法騰出更多時間與精力進行專業化提升,另一方面他們又難以借助到真正專業精深的團隊來借力使力,同時股市心理層面的博弈更非一日之寒就能搞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僥幸的幾次成功,最終依舊受制于學識、專業、經驗、專注度等的束縛還是會還回去。尤其是當下在互聯網高速傳遞,信息碎片化、傳遞快速化、解讀多樣化等帶來瞬間羊群效應和糾正效應過度化,這將導致行情瞬息千變萬化,而這些需要精力充沛的全神貫注、經驗豐富的快速反應,以及審時度勢的選擇做與不做、重倉與輕倉等,這些散戶都不怎么具備。
而職業高手們,不論是學院派、正規軍,還是民間派、草根軍,其強者大都是大浪淘沙后的剩余者,他們經驗豐富、專注于市場,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股海沉浮中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能力圈,不論是價投或投機,亦或是超短與中長線,死多頭或套保,他們都找到并深耕于這個能力圈內,絕不不輕易越界,并且持續不斷的學習總結完善其理念方法。(為什么不認同跟風操作?形同底氣不同,面對困境與誘惑,理念與信心的缺失將使其無法堅守或常常猶豫不決于該進不進、該出不出,最終在猶豫中措施,在狂熱中為別人買單)。
富翁版,在這里主要指的是中高凈值群體,他們本身在各自領域內取得較為高成就——底氣,也更加明白為何以及如何借力使力來達到四兩撥千斤——見識,且能夠接觸到一定級別的專業級人士及團隊供其借力使力,因此,他們通過一定程度的資產組合進行多元專業化配置(如借助職業高手),可以達到資產的穩健保值增值。
豪門版,在這里主要指高頂級凈值群體,他們大多數是屬于各自行業內龍頭企業家、各自領域內的頂尖學者、政府部門的身居要職人員或其代表人,他們本身具有的人脈與見識,一方面可以尋找更加職業、多元的高手及團隊操盤群體,另一方面他們本身的資源(信息優勢、解讀優勢)又可以協助與優化專業操盤人員更快、更好的獲得資訊與解讀。巨量資金+(快、準)信息+(優中選優的執行力)專業=超級無敵組合。(具體案例:澤煦投資 ?徐翔)
以下,通過招商銀行的客戶群體可以一佐上述情況。(注:金葵花卡辦理條件是卡中日均資產50萬以上(包括),這個資產包括卡上的現金(定期或活期),還包括用這張卡購買的理財產品/基金市值/國債等)。
橫向數據來看,15年0.1%私人銀行客戶資產占所有客戶的26.36%,2.5%金葵花及以上級別客戶群體占78.52%所有零售客戶的資產,不是二八法則,而是2比80法則,考慮招行的定位(私人銀行占比較大),因此可以預估一九法則比較適合當下的財富分配現狀。
縱向數據來看,戶均AuM來看,金葵花及以上客戶資產在14年、15年分別增長4.6%、12.24%,而金葵花以下零售客戶14年、15年分別增長-5.8%、0%,可以佐證散戶為代表的零售客戶在下跌時跌幅更大、在增長時卻更慢,而那些富翁版、高手版、豪門版為代表的金葵花及以上級別在下跌時更慢(未虧損)、增長時更快。在私人銀行這塊,15年在人數比例0.1%未增加的前提下,其資產占比卻從21.7%提升至26.4%,增長幅度是21.65%,同期金葵花及以上的整體資產量卻只是從75%提升至78.5%,增長比例為4.67%,其幅度遠小于21.65%,反映出豪門級別在資產增值幅度與回撤控制幅度遠大于富翁級。
那么如何求變?
對于散戶派為代表的工薪階層:追巧不如做傻,多元不如專一,短折騰不如長持有,固本培元是王道(自我本身價值的提升);
對于富翁派為代表的中產階級:事必躬親不如借力使力,孤注一擲不如適度多元布局,給予逆勢之局些許布局(大同難賺大錢、適度不至于影響大局);
對于高手派為代表的技術型人才:自以為非永不止步的學習方是存亡之道,同樣需要適度借力使力避免孤注一擲,同時面對大概率機遇事件時重倉參與;
對于豪門派為代表的頂級階層:基于自身優勢(資金、見識、人脈)與專業優勢來搭建共創共贏的團派共利模式方式維持復利快速滾動的有效推動模式。
錯配的后果:當你處于富翁派、高手派、豪門派時,依舊事必躬親、時時重倉于一事時,其實還是用草根派的思路去理財,這樣好比開著汽車、飛機卻保持自行車的速度,要么自毀,要么他毀(被趕超,甚至跑不贏官方CPI);
當你還處于草根或年輕白鳥時,玩多元化、享樂化、輕松化,實際上是在最年富力強的時候,選擇了享樂,在資源最為有限時,選擇了分散化,也許樂在當下、輕松在分散,但也喪失了在最佳時間的銳變。
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在對應的階段玩對應的游戲,得與失都將勝過在合適的時候做不合適的事,或在合適的階段玩跳級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