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趙曉峰老師,本科學歷,中學數學一級教師。從教16年來,長期擔任畢業班教學工作,現從事1805和1806兩班數學教學工作,深入鉆研教材教法,積極實施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氣氛輕松活潑,曾多次講授洛陽市觀摩課,伊川縣觀摩課,伊川縣新上崗教師培訓課,并多次參加“送教下鄉”活動;關心關愛學生,注重學生身心發展,教學成績名列前茅。先后被評為洛陽市優秀教師、洛陽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伊川縣優秀教師、伊川縣數學兼職教研員。
一、愛是永恒的主題
? ? ? ? 做好的老師,要有仁愛之心。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而我們的趙老師就是這樣做的。
? ? ? 我們每天很早到達學校,天尚未明亮,而這時,我們總能看見數學老師的身影,她像我們的守護神,形影不離。我們都很納悶:老師為何來的這么早?因為趙老師從不占我們的課余時間,她總是在自己的課上將她所擁有的知識傳授給我們。最終,我們終于明白了這是怎么一回事:趙老師每天來這么早,是為了反復備課,提高課堂效率,使我們在課堂上輕松學習。我們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在每一節數學課上,我們總是那么輕松愉悅!我們無不為之感動地熱淚盈眶!
? ? ? 趙曉峰老師像母親一樣關心著我們。她的課在上午第一節,每當這時,她總會問我們:“同學們吃飯了嗎?有勁兒嗎?”當然,我們異口同聲,聲音洪亮地喊道:“吃飽了,有勁!”到了中午將要放學的時候,趙老師急急忙忙地跑到教室里,對我們說:“下午下雨,記得帶傘!”到了下午,趙老師則又會對我們說:“明天有寒流,記得穿溫暖的衣服!”日復一日,有了趙老師這及時而又溫馨的“天氣預報”,我們不知少受了多少“皮肉之苦”!
? ? 在課堂上,趙老師善于用幽默、簡潔的語言,讓我們在認真聽課的同時,還能享受無限的樂趣。課后,有同學問老師:“您為什么喜歡用這么有趣的語言來上課呢?”老師微笑道:“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使你們感到輕松,讓壓力減小,不讓你們受‘壓力之苦’。”原來,老師時刻刻都把我們放在第一位!真是“教師的春風,日日沐我心;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 ? 發揮師生的情感作用,就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愛”是學習的動力!趙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傾注了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優生“錦上添花”時,也注意為中間生和暫時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優生轉化。一些教師在關注知識復習的同時,往往會忽略學生學習的欲望。而趙老師在復習時,更關注課的內容和學生學的效果,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感,從而有信心和動力再次出擊。在復習時,課堂上,趙老師會根據問題的難易讓不同的學生來回答。讓學習能力最弱的學生來背誦定理、性質,還對他們提出表揚和肯定,激起他們進一步努力學習的興趣。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求比一比、賽一賽。如發現膽小的學生也舉手發言時,趙老師會及時鼓勵他:“你今天的表現真棒!明天能更大膽嗎?”等。教師的期望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這些方式都讓我們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快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我們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去發現探索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 ? ?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滲透著一個字――愛!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您――數學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二、學生的主動性是課堂成功的關鍵
? ? 感情基礎是師生合作的前提,趙老師用她的“愛”贏得了學生們的接受和感謝。而接下來,趙老師用她那高超的教學手段充分地調動了我們學習的主動性。
? ? “上課”“起立,老師好――”這是老師們普遍的上課開頭語,而在趙老師的課上,卻有另一番景致。每次喊“上課”的,確是一名學生,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是趙老師教學手段之一――“學生當師法”。就是在做完題之后,由趙老師選題,同學們主動、自由挑選,在課堂上講,而第一個講的同學需要喊“開課語”,這對我們輕松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 ? ? 而以上的教學手段還包括在“加分制”中。所謂“加分制”就是學生根據自己所選題的難度而加分,到期末,分數最高的前四名可獲得專屬的數學獎狀。為此,同學們選題時常常爭吵得面紅耳赤,都要選能得分高的題講。使我們的學習調動到主動、積極、向上的狀態,當然學習效率就很快提升上來。
? ? ? ? 構成這些活動的根本就是趙老師用的“師友組合”,由一名學習好的學生和一個學習一般的學生坐在一起,“師傅”幫助“學友”,使學習的過程井井有條,使他們共同進步,再由兩組“師友”構成一個“師友組”。在分題時,如果讓學友講題的話就可多得一分,這樣既可以督促師傅幫助徒弟,又可以調動學友的積極性。趙老師利用這些教學模式使我們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開始懂得了自學,讓我們班的數學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我們每個人都是趙老師的小粉絲呢!
? ? 要珍惜課堂每一分鐘,善于把握最佳時間。據心理學家研究,一節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后的前5分鐘到20分鐘。所以,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珍惜時間不是教師急不可待地把課堂內容講完,而是要多給學生時間思考。趙教師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后她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我們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我們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趙老師通常在上課前會制定一個時間表,標明每一個教學環節大約所需時間,努力控制好節奏,做到課堂盡量無廢話,多給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表現,讓學生主動探索,提高效率。時間是有限的,但趙老師堅持在每次提問之后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幾十秒鐘。讓所有的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為解決問題作出自身努力。經過這一點時間的思考,我們就能恍然大悟,不僅省去教師講的時間,而且有利于面向全體,提高課堂效率。最后趙老師每節課必須至少留出5分鐘時間讓學生完成課堂作業。
? ? ? ?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我們應該形成和善待人、文明禮貌的習慣,應要求所有的學生見到老師,客人都主動打招呼,老師見到學生也應該微笑點頭。校園是一個家,來者就是客,要讓學生有這樣的心態、這樣的感覺。這并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習慣成自然。應該讓學生形成關心社會、愛護環境的習慣。應要求學生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要求學生善待生靈,善待環境。應該讓學生形成勤于學習,樂于學習的習慣。應要求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把學習作業完善自我的內在需求,時時學,處處學,事事學。良好的習慣將使學生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