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老師不喜歡二古二古的學生,領導不喜歡二古二古的員工。二古二古,就是喋二話,唱反調,一邊執行一邊評價也應該在二古二古之列吧!
? ? ? ?
? ? ? ? 今天說兩個特別有名的二古二古學生,應該屬于二古二古到極致的奇葩吧!
? ? ? ? 一個是令人反感的儒門巧舌宰予。
? ? ? ? 另一個是令人厭惡的佛門叛徒提婆達多。
? ? ? ? 先說宰予吧。宰予,予就是我的意思,所以也叫宰我,不知道他爸爸是怎么想的,不宰別人,宰自己,是不損別人損自己么?太嚴厲了吧!可不是嘛,這個宰予一輩子真的是為成就老師的盛名,不惜把自己的名聲損的一塌糊涂,以至于現在也沒幾個人喜歡他,直到如今還是二古二古的祖師!聰明如宰我,智慧如提婆達多,都基本達到了頂尖層次,還是成為反面教材。
? ? ? ? 宰我是魯國人,孔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賢十大哲人之一,作為最早的學生,雖然孔子不喜歡他,但也承認這個學生有無以倫比的特長,將他歸入演講辯論言語科的代表弟子中,也就是孔門口才第一,所以宰我榮列“孔門十哲”之一。
? ? ? ? 孔子一生周游列國宣傳自己的治國理念,有一次去齊國,宰我隨行,那時齊景公的寵臣梁丘據被毒蛇所咬,很久才治愈,朝見齊景公,朝廷上下無不彈冠相慶,一些拍馬屁的人爭相進獻藥方,宰我在場,不由諷刺了一句:“藥方是用來治病的,如今梁大夫的病已經好了,你們此時獻藥方,是希望人家再被毒蛇咬傷一次嗎?”眾人一陣沉默,氣氛無比尷尬。
? ? ? ? 這是宰我第一次在歷史的舞臺上表演,可以看出宰我是一個有話就說、快人快語的性情中人,不過這種性格不在夫子喜歡之列,因為孔子認為,君子應該“訥于言而敏于行”,對于伶牙俐齒、喜歡多嘴的人他向來是沒有什么好感的,所以對言語科的學生如宰我、子貢多是以敲打為主。
? ? ? ? 當然,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來,宰我說話邏輯性非常強,很毒舌,你是不是想起了毒舌金星!直腸子的性格實在比較容易得罪人,比如有一次,魯哀公問宰我:“祭祀土地神都用什么當社樹?”宰我依舊是有話直說:“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之所以要用栗木,就是要讓老百姓戰栗。”讓老百姓戰栗?原來偉大的周禮還有這樣的陰暗面?
? ? ? ? 在這里,宰我毫無隱瞞,將周朝那點只可意會不可言表的遮羞布一點也沒客氣的給扒拉了下來,可問題是,周禮是周公訂立的,魯哀公就是周公的后代,在人家周公后代面前揭周公的短,宰我你這是否也太沒心眼兒了?!
? ? ? ? 而且老師孔子最推崇的就是周禮,宰我瞎說大實話,把周禮陰暗的一面毫不留情的給暴露了出來,孔子氣能順么?果然,孔老夫子聽說了這件事情以后,不禁埋怨道:“都已經過去的事了,你還揪著不放干嘛!”(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宰我這種有智商、沒情商的性格,讓他的人緣變得非常差,在孔子的弟子里,沒聽說過他和誰比較要好的,而他又因為巧舌如簧、能言善辯,所以經常喜歡和老師辯論,挑老師的錯,這讓孔子不禁叫苦連連,每次一想到這個問題學生,就不由的腦袋發疼。
? ? ? ? 比如,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問‘仁’,就是問:“什么是仁”?“我應該怎樣做到仁”,可宰我是誰?他是著名的搗蛋鬼、調皮學生,他問‘仁’也要問出特色。
? ? ? ? 那天,他問孔子:“老師,如果有一個仁人不小心掉到井里頭去了,作為一個君子,您會跳井救人嗎?”
? ? ? ? 這個話題十分刁鉆,沒人會閑著沒事跳井玩的,可如果你回答不跳,那么豈不是見死不救、言行不一?如果回答跳,那么請問您是不是傻?對于這種兩個選項都是錯誤的問題,破解的辦法只有一個:兩個都不選,選第三個。
? ? ? ? 孔子說:“我為什么要跳井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嘛!為什么非要跳進井里頭去呢?你可以欺騙君子,但不能愚弄君子,你以為君子傻嗎? ”
? ? ? ? 宰我這種思想活躍、個性張揚的“非主流”,不僅體現在問問題上,還體現在對老師學說的質疑上。
? ? ? ? 在當時,《周禮》規定,父親去世需要守喪三年,而宰我偏偏就說:“三年之喪,這也太長了!你看,老師你經常要我們維護禮樂,可我們三年都要披麻戴孝、什么事都不能干,那誰去維護禮樂呢?這樣下去豈不是要禮壞樂崩?所以,要我看,守喪一年就可以了!”
? ? ? ? 孔子目瞪口呆,因為宰我的理由很正當、邏輯也十分清晰,孔子這輩子最想做的事就是維護周禮,最害怕的就是禮壞樂崩,宰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孔子害怕的事去挑戰孔子最支持的事,這讓孔子無言以對。
? ? ? ? “你心安,就去做吧!”孔子不高興地說,“君子之所以守喪,是因為父母去世,他太悲痛了,所以吃美食,他感覺味同嚼蠟,聽音樂,他感覺不到快樂,住在家里,也感覺不舒服,所以才會守喪的。如果你沒心沒肺,那么我也不勉強你,你去做吧!”
? ? ? ? 宰我這下知道,老師被自己給氣到了,玩出火了,這也不敢再說下去了,連忙退了出去。
? ? ? ? 從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來,宰我雖然善于雄辯,可卻不懂為人處世之法,一張大嘴巴把四周的人都給得罪了一個遍,同學不喜歡他、老師不喜歡他,所以他在學校一天到晚也很沒勁兒,于是就只能睡懶覺了。
? ? ? ? 這一睡覺,被孔子給抓住了。“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我都不知道該罵你什么才好了!”這是所有史料中,孔子罵人罵得最狠的記載,罵完之后,孔子還感嘆:“我以前看人,是聽其言而信其行,現在看人,不僅要看他說的,更要看他做的!這就是宰我教給我的!”
? ? ? ? 這一下,宰我直接就朽木不可雕爛泥扶不上墻了,“壞學生”這三個字,就注定要掛在他的腦袋上了。
? ? ? ? 因為這件事,宰我越來越不受孔子待見,同學們也對他沒有什么好感,所以,他很識趣的離開了,至于去了哪里,始終是一個迷。
? ? ? ? 相傳,有人為他安排了一個惡心的結局,說是宰我去了齊國,投靠了田常,而且與之作亂殺了齊簡公,最終遭人滅族,孔子聽說了以后深以為恥,可事實上,那是一個叫闞止的人,也字子我,只是重名了而已,可后人不管,他們一口咬定,就是這小子!誰讓你是壞學生?
? ? ? ? 可恰恰就是這個壞學生,在孔子死后,一片對孔子的質疑聲中為老師辯護:“我的老師比堯舜還要偉大!”原來這個壞學生從來沒有埋怨過自己的老師。
? ? ? ? 東漢的王充認為,孔子批評宰我,未免有些過分,錢穆先生也覺得,孔子對宰我,似乎有些嚴苛。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宰我到底做錯什么了?他心直口快、有話直說,這種性格在后來的史書上難道不一直是正面人物嗎?
? ? ? ? 宰我大白天睡覺,難道就代表不好學嗎?曾經,宰我想一天請教完上古五帝的事,孔子說:“你這也太急了吧。”這時候,宰我的口才又一次派上了用場,說:“以前老師您說過‘有問題不要過夜’,所以我才問的啊。”以自己曾經說過的話來質問自己,孔子還能說什么呢?只能給他把五帝都講完了,而這個故事豈不是也反應了,宰我也是好學的嗎?
? ? ? ? 他不拘禮法、隨心所欲,在孔子周游列國時,路過當年的商朝故都朝歌,因商紂王曾經在這里荒淫無道以至于亡國,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地方是個不祥之地,好學生顏回不愿意在這里留宿,其他學生也紛紛掩目不想看這個鬼地方,只有宰我不管這一套,自顧自地扭頭看了過去,結果被性格暴躁的子路給一腳踹下了車。
? ? ? ? 宰我有質疑精神,對所謂的“鬼神”不屑一顧,明明白白的表示根本“不知所謂”,他也不盲目的相信權威,比如,他曾心直口快地問老師:“我聽人說黃帝活了三百歲,黃帝該不會不是人吧?”
? ? ? ? 他喜歡質疑老師,經常讓老師下不來臺,可這對孔子其實是一種幫助,因為時時有個學生準備在下面挑你刺兒,這反而迫使老師講課更加認真,正是因為有宰我督促,這才更能讓孔子少犯錯,譬如孔子周游列國回來后,經常拜訪魯國權貴季康子,宰我就明確地指出來:“您以前說過‘王公不以重金聘請,就不要主動去’,您當魯司寇才沒幾天,就不停的屈節,您難道還不打算停下來嗎?”,事實證明,宰我的判斷是正確的,孔子對季康子的示好,并沒有換來任何回報!
? ? ? ? 李曉鵬說:“一個人要進步,一是要看一些比自己想的深刻的東西,二是要看一些跟自己觀點不同的東西,前一種看著深奧難懂,后一種看著令人反感,總之,都不是令人舒服的。”可是上坡路,本就是難走的不是嗎?
? ? ? ? 孔子晚年曾經感嘆:“顏回這孩子,我說什么他信什么,從來沒有提過反對意見,可他不是幫助我的人。”可見,在孔子晚年也意識到了,一個人如果只去接觸自己喜歡的、愿意接觸的人和事,雖然感覺很舒服,但失去了刺激自己的動力。
? ? ? ? 不知道孔子晚年在感嘆好學生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的時候,還會不會想起,自己曾經有一個喜歡質疑自己的壞學生,叫作宰我。(選編自陳海波文章)
? ? ? ? 再來說說那個佛門敗類提婆達多吧。
? ? ? ? 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的堂兄弟,曾加入釋迦牟尼領導的僧團,拜佛祖為師,但是后來因為意見不合與權力斗爭,離開釋迦牟尼,另外成立教團。在原始佛教經典中為犯下五逆重罪,破壞僧團,背叛佛教,極為負面的人物。
?
? ? ? ? 提婆達多與釋尊較勁從小時候就開始,幼時與釋尊、阿難陀共習諸藝,其技優異,常與釋尊競爭。佛陀成道后,隨佛陀出家,于十二年間善心修行,精勤不懈。后因未能得圣果而退轉其心,漸生惡念,欲學神通而得利養,佛陀不許,遂至十力迦葉處習得神通力,受摩揭陀國阿阇世太子之供養。由是,提婆愈加憍慢,欲代佛陀領導僧團,亦未得佛陀允許。此后提婆率五百徒眾脫離僧團,自稱大師,制定五法,以此為速得涅盤之道,遂破僧伽之和合。
? ? ? ? 提婆達多于摩揭陀國王舍城擁有獨立教團,受阿阇世之禮遇,勢力漸大,佛陀曾屢次告誡比丘眾,勿貪提婆之利養。后提婆教唆阿阇世弒父,并謀藉新王之威勢,為教法之王,阿阇世遂幽禁其父頻婆沙羅王,而自登王位。提婆亦欲迫害佛陀,以五百人投石器擊殺佛陀而未果。又于耆阇崛山投下大石,雖為金毗羅神接阻,然碎片傷佛足而出血。又趁佛陀入王舍城時,放狂象加害之,然象遇佛陀即歸服,事亦不成。其時,舍利弗及目犍連勸諭提婆之徒眾復歸佛陀之僧團,阿阇世王亦受佛陀之教化,懺悔歸依。提婆仍不舍惡念,撲打蓮華色比丘尼至死,又于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禮佛足而傷佛陀,但佛足堅固如巖,提婆反自破手指,乃于其地命終。古來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殺蓮華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事為提婆之五逆。
? ? ? ? 《大方便佛報恩經》說:提婆達多,常懷惡心毀害如來,若說其事窮劫不盡。而如來常以慈悲力,愍而哀傷。佛祖說你們別搞錯了,提婆達多是我過去世的老師,他引導和幫助我修煉,給我設置很多障礙,目的是考驗我是否覺行圓滿,他對我恩重如山,我對他只有無限的感恩之心。提婆達多修煉已經達到很好的境界,他將來也會成佛,他現在的境界可以說不論身處何地,不論他在做什么,他的心都是寧靜喜樂的,你們不要被他的外在言行蒙蔽了眼睛!菩薩有幫助你、為你提供方便的菩薩(順緣菩薩),也有磨難你、為你設置困難考驗你意志的菩薩(逆緣菩薩)!不信你們可以去地獄看看他的表現。(大意如此,換個角度看問題,柳暗花明又一村,仁者無敵皆菩薩,放下原是不較真)
? ? ? ? 果然,阿難前往地獄探詢(不知道阿難是怎么出入地獄的,不過別較真,主要看故事寓意),問訊提婆達多:苦痛可堪忍不?提婆達多言:我處阿鼻地獄,猶如比丘入三禪樂。阿難回來向佛祖匯報后,佛言:各位啊,提婆達多是修大方便引接眾生啊!其受生死無量大苦,不以為患,他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愿和精神身體力行修行,為地獄眾生做示范接引,非大丈夫難以做到!若有人說提婆達多實是惡人入阿鼻獄者,是錯誤的說法、理解和認識!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明白原來提婆達多以大惡人、佛門敗類叛徒的面貌出現,目的是警示眾人,人生學習、修行必須走正道,必須意志堅強,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啊!
? ? ? 人生,有多少事情不是這樣呢?當一條道走到黑鉆不出死胡同時,也許回頭看到的就是你需要的!若無相欠,不會相見,相見就是有緣!喂,踩小人的,小人是不可以踩也踩不倒的,你踩的是自己的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