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二月便買好了書,斷斷續續看了四十幾頁,無比煎熬地看著啰嗦瑣碎的描寫拿起又放下。終于在接受了好幾樣心靈雞湯洗禮的這次假后,午休時刻我鄭重其事地和王老師說:我一定要在今天逼著自己把書看完。
午休時困得不行,還是逼著自己看,慢慢地,當哈羅德不斷地遇到不同的陌生人,聽到陌生的故事,我漸漸地感覺到書中對哈羅德對莫琳那種微妙的心理的刻畫簡直真實而深刻,于是一直看到下午第七節下課,終于合上書本。
在看的過程中,內心便是沉甸甸的。在我還不知哈羅德和莫琳疏遠的原因時,我心里暗流涌動,想起平日和葉相處的點滴;當看到戴維在父母面前抑郁不歡時,想起自己對父母太輕忽地關懷;哈羅德遇到形形色色關心他羨慕他的人的時候,我哀嘆自己空有想法亦是從未有過行動。
我終于決定,要為看過的書寫點東西了,我真的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一、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平凡人
“這世上有許多人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不斷將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前面,日子久了,生活便顯得平淡無奇。哈羅德無法否認,其實一路上見過的每個陌生人雖然是獨特的,卻又是一樣的,這就是人生的兩難。”
晚上想著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我曾以為自己是這世界上最特殊的,因為我常會有一種我是世界上唯一的只有我會有一種宇宙渺小感人類生命虛無感,實際上隨著我的長大,身邊的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原來根本不是世界的中心啊!
這個世界就像一個金字塔,有著尖銳刺入云霄的塔尖,便有厚實堅固的塔底,蕓蕓眾生平庸無奇,茍且于塔底卻兀自以為自己最獨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朝五晚九,房貸車貸,孩子孫子,一代又一代,大家都是這樣過著。有人反駁,不,生活中并不是平靜的,我們有生離死別,有學業升降事業成敗,有可能今天簽大單有可能落淚暗巷,這根本不平凡。錯了,人生盡頭再回首,曾經以為波濤洶涌的命運轉折不過是整個生命途中幾不可見的漣漪。
可正以為有著安于平靜習慣于安寧的心,所以世界才這么和平啊。
如果不是內心突然出現了那么多的想法,哈羅德的一生不就是所有人的一生嗎!
書中的他是特別的,他的生命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中,是微不可見的,然而對于他自己的,確實煥然一新,假如說踏上六百里長途的他如今還只有二十歲,那么一路上豐盛的收獲足以支撐他生命輝煌吧!他最終得到了全新的老年生活,而我們,正值盛年的讀者,能不能在他一路豐饒里,獲得力量,成就未來的輝煌?
二、孤獨是反觀內心的最好機會
“在原野上孤獨行走時,清晰如明鏡的事情,此刻在豐富的選擇、喧鬧的街道和展示著林林總總貨物的玻璃窗前,卻漸漸模糊起來。”
離開老家越來越久,就越發清晰的感受到每次去到那個山清水秀之地的內心感慨。
城市的車水馬龍,工作的瑣碎繁雜,喧囂紅塵,鬧騰人世,總會讓深夜之時內心偶爾迸發的那一點不甘磨滅無跡。尤其是近年來,對于自己處境的不滿一直在累積,對于未來的自傲和迷茫,對成功的渴望和現實的無能,都深深折磨著我,回到外婆家,尤其是上一次雨天和媽媽一起回到老房子,突然悲從中來。
聞著清新無雜質的空氣,看著滿目的綠色,褐色的磚墻,玻璃上蒙著的灰塵,墻壁上年少的涂鴉,驀然感覺時間流逝之快,轉眼幾十年,曾經那么寬敞的地方如今看來狹窄矮小。站在空曠的庭院,看著年華漸逝的媽媽,心里只想著時間停滯就好。
孤獨的內心在寧靜的原野,容易浮現最清晰的感知,失落失意、痛苦徘徊、渴望和難及都在曠野顯露無疑。
三、相互依賴是最好的方式
“你對漂移速度什么了解?”
“什么?”
“我就知道。”
戴維和哈羅德的對話如此熟悉。
一個終身負罪以至于夫妻疏離的父親,一個沉默抑郁的青年,最終父親以六百里痛苦跋涉來解脫兒子自殺的桎梏。
到底是誰導致了兒子的死亡?
我并沒有想那么多,我只是想起了這次放假回家所感受到的。
爸爸老了,深深的眼袋,眼睛仿佛睜不開了,臉上皮膚松弛了,開始有了老年斑。
曾經我一直仰視的軍人英姿颯爽的爸爸真的老了。而我,始終一事無成,依舊讓他不能享受幸福,依然要努力工作,依然被人看不起,依然感嘆自己壯志未酬。
而我,不但沒能有番作為,而且還嫌棄老爸不刷牙、喜歡抱怨、總是大聲唱歌、總是幻想年輕時候能夠有所作為……
真是汗顏。
我的爸爸媽媽,其實是傾盡所有打造自己,傾盡所有給我最好體驗的父母。
我一定要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