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我的高考經(jīng)歷
最近三天,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這個相信是很多父母眼中的重要事情。而我,在2007年高考完的好多年內(nèi),每次看到高考的新聞,內(nèi)心都會忍忍作痛,因為覺得可惜。
其實當時我的高考所以說是超常發(fā)揮,還記得英語是143分,差7分就能滿分。填志愿時有點好高騖遠,導致最后連大專的補錄都上不了線。
很多人知道我自考專升本,但是我?guī)缀鯖]跟人提起過,若干年前的我,其實只有高中學歷,因為我所讀的大專,是在學信網(wǎng)查不到的。
當然,這個隨著我自考完本科,心中的刺也終于得以拔掉。現(xiàn)在也可以坦然寫高考經(jīng)歷了。
- 02 - ?把軟肋拔掉
這幾年,我從大專,考到本科,到現(xiàn)在碩士在讀。本來也很猶豫,因為這個經(jīng)歷實在太漫長,身邊支持我的人也并不多,很多朋友都會沒必要這么高的學歷。
但是,我的經(jīng)驗是,公司里評職稱看學歷、考取大部分證書也是需要學歷,做人力資源的朋友都告訴我,企業(yè)里面要晉升,都是有一套任職資格體系的,而學歷是其中一項,所以為什么大多企業(yè)高管學歷不低,因為這代表他們有永葆學習的心。這就是我鼓起勇氣拔掉學歷這個軟肋的原因。
香港有個作家陶杰曾經(jīng)說過:“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fā)覺:什么時候出國讀書、什么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yè)、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么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云千檣,你作出抉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 03 - ?教孩子逆商
逆商是直面生活真相的勇氣和能力。“逆商”,又名“受挫力”,是從低谷中走出的能力,簡稱“復原力”。英文是 Resilience,譯為人在厄運中依然擁有樂觀和自信,在困境中重生,也可以理解為:成長型思維(斯坦福大學的教育理念)。
提高逆商的做法:
第一,培養(yǎng)孩子的逆商,并不是讓孩子堅不可摧,而是給予他勇氣。
第二,最根本的是父母自身是如何應對失敗、挫折和困境的。
我的父親沒有能力給我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是他給了我最寶貴的東西,是一次次自由選擇的機會,無論是職業(yè)、婚姻、抑或帶孩子這件事,讓我學習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而自由,卻是為人父母很難交予給孩子的一個寶物,我們總會不自覺想為孩子承擔一切,卻忘記他生來也有吃苦的權利。
- 04 - ?高考于我的意義
高考是國內(nèi)一個公平的考試,窮孩子能依靠這個改變命運沒錯。而且至今我也覺得能擁有一個全日制本科學歷,是不少HR看簡歷時非常看重的門檻。
但是很明顯的一點是:現(xiàn)在混得好的,不一定當年高考最好的。我不想舉馬云、比爾 ? 蓋茨 這些極端例子,但是百度一搜還是有很多高考狀元后面淪為平庸之輩。
《出·路》的鄭瓊則認為:在一個只論輸贏的社會里,其實每個人都是受害者。“真正的出路不在于要離開哪里,而是在于我們的內(nèi)心是否對自身所處的這個文化有覺察和反省,并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雖然,選擇這個詞對于有些人來說,顯得過分輕而易舉(富人孩子有家庭兜底,這里不展開,可以點擊下面相關閱讀);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則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機會。
如果默認了這是一場比賽,人生只會被局限在一條賽道上。
高考很重要,可以讓我們在這條賽道上不至于落后太多。但更希望,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賽道外,還有綠茵場、看臺和什么都沒有搭建好的空地。但愿我們都能在空地上,找到自己真正的快樂。
我以后會跟萌萌說:
高考只是個開始,并不是所謂的終點,只要拼盡全力就好,夢想不會因為一場考試而被摧毀。媽媽只是走多了一點點彎路,比別人多看了途中一點風景而已。
而等到2033年萌萌參加高考時,我可能已經(jīng)博士畢業(yè)了。和她一起努力,應該是我能做到最好的言傳身教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