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類似于下面的這些問題:
“我月薪5000多塊錢勉強維持生計,拿什么錢投資理財?”
“我每個月只有1000塊錢能攢下來,投資什么理財產品好呢?”
“我月薪8000多塊錢,能攢下4000多塊錢,該如何做理財投資呢?”
“錢少可以理財嗎,多少錢可以開始理財呢?”
……
我想說,收入幾千塊錢,未必不能投資理財;而月入過萬的人,月光的也大有人在。所以,理財不在乎多少錢。
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假設你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
從20歲存到60歲,就是637800元;
30歲存到60歲,也有22萬;
“不積跬步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錢再少,投資了,就是你的財富。
一個人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于賺了多少,也非一味開源節流,而是取決于如何理財。這便是致富的關鍵。所以,手頭小有余錢,投資理財是必須的。
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月薪只有幾千元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理財?
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你可以從記賬開始。
你的月薪、資產、負債、固定支出等,都是你應該牢記于心的。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每個月到底花了多少錢,每個月能攢下多少錢,那你要做的就是記賬了。
在這個基礎上,開始設定自己的理財目標。比如月薪5000的你,打算一年之后要攢下多少錢,3萬還是5萬?你得有一個整體的目標和計劃。
開源節流,是理財的基礎。
對普通上班族來說,人生積累財富過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嶺莫過于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
李嘉誠就說過,賺第二個1000萬時要比賺第一個100萬簡單容易得多。李嘉誠在不到30歲的時候,就完成了這個跨越。越早完成靠勤勞存錢的階段,你才能越早進入以錢賺錢的階段。所以你積累第一個100萬元所用的時間長短,基本能夠決定你一生的財富厚度。
現實中,月薪不過萬的工薪族,依然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本金太少的情況下,你再會理財,你賺到的錢也不過是別人的一個零頭而已。所以,你應該盡量去開源,也就是想辦法讓自己的收入多一些。除了在本職工作上努力拼搏謀取升職加薪,還可以考慮創業開辟人生新道路,比如你可以做一個自媒體,獲得廣告、打賞收入,開個微店或者淘寶店或者找份兼職,總之,多增加一些收入的渠道。如果你實在沒有精力去做副業,那就好好的節流,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把現金流控制好。
雖說這樣過會比較累,但是你的收入不允許你肆無忌憚的花錢,也只能這樣了。
強制儲蓄,因為自律才有自由。
如果你有一個殷實的家庭背景,那么你可以很任性。但大多數人并沒有王思聰這么好的出身,而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需要靠自己努力積累財富。
或許,你也很羨慕那些有錢人所獲得的理財收入,但你要知道一點,幾乎所有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靠“攢”來的,沒有攢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就算你有再好的投資項目,也只能望而生嘆。所以,在收入不多的時候,請堅定攢錢的重要。每月分配支出,強迫自己儲蓄。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另外,除了強制攢錢,你還可以善用信用卡,獲取無息貸款。搞清楚什么是賬單日,哪個是最后還款日。對一些大額消費,比如請客吃飯,購買服飾等,在控制好花費總額度的情況下,刷信用卡。善用信用卡,相當于每個月多了一筆幾千元的無息貸款。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想起以前有用戶問我“投資基金可以實現每年20%的收益嗎?求推薦。”
我問他為什么非要說20%的收益,他說是因為看到有文章里說,李嘉誠有一套理財理論:一年存1萬4千元,并且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回報率,40年后財富會增長為1億零281萬元。
說的沒錯,但問題的關鍵是,這40年間,每年的投資回報率都要達到20%!這個誰能做到?李嘉誠可以,一些高收入高凈值的人群可以,一些專業投資人也可以,然而對于絕大多數靠著工資養家糊口的人來說,20%無異于癡人說夢,何況每年都需要穩定在20%左右。
對于月入幾千元的人來說,不要盲目選擇收益高的產品和投資組合,適合自己的,哪怕只能跑贏通脹也是好的。因此,投資上要盡量選擇門檻低、安全穩健、方便操作的理財方式。比如銀行儲蓄、貨幣基金、P2P、基金定投等。
除了選對產品,投資能否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時間。理財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發力。理財可能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投資自己,多學點兒理財知識。
月薪沒過萬,特別是還停留在三四千元檔位上的你,在面對動輒就大幾千的生活成本時,常有一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憂傷。此時,你要做的不是好高騖遠的想著理財的宏圖規劃,也不是緊巴巴地省錢存錢,而是開始原始財富的積累和理財知識的儲備。你需要投資自己,考個證,學個新技能或者提升自己現有技能,因為這是跨入更高收入階層的最快捷路徑。
我相信一萬個小時的理論的。這理論說的是,在一個自己選定的領域內,連續積累一萬個小時,就可以成為這一行的專家。做投資的,多花點錢買點書,研究下巴菲特和索羅斯。做財務的,上個注會培訓。做銷售的,多看點銷售類的書,多上點口才演講類的培訓班。兩三年后,當你工資上漲上去之后,你會發現當年在學習上的投資多么超值。
《股市進階之道》一書的作者說過一段很精彩的話:
“學習與不學習的人,在每天看來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在每個月看來也是差異微乎其微的;在每年看來的差距雖然明顯但好像也沒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來看的時候,那就是財富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所以,耐心點做事,把時間當做朋友。不要高估你一年能做成的事,也不要低估你五年能做成的事。
無論年齡、無論單身與否,真正想賺錢,哪怕1000塊起步也行。
現在收入不高也沒關系,重要的是多積累理財的知識,學會開源節流,一樣可以擁有自己的財富。越早開始理財,未來才可能越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