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舉國歡慶,在慶祝祖國母親生日的同時,也在提醒我們2016的腳步快進入尾聲了,下一個節日就是元旦了。元旦是什么?元旦告訴你2016已走完,2017已開啟。于是乎,你開始了舊一年的總結,新一年的計劃。
回首2016,你發現你曾經列的N條計劃還有一大堆沒有完成,是讓其自動順利進入2017計劃呢?還是就此終結?于是新的焦慮開始了……
到目前為止,我尚未完成的計劃就有好幾個,比如:
..全年讀60本書(管理30本,心理:15本,教育:15本),截止目前為止:管理和心理的實現了,教育的還未完成。
..每日制定工作計劃,完成1-2項重要事項,截止目前為止:日工作計劃每個月寫了10篇,至于重要事項的完成情況則不定。
..堅持寫日記,力爭每月完成22篇(工作日),截止目前為止:已有近半年沒有寫了,或許是天天都感覺時間不夠用,也或許是不知道寫些什么,所以計劃停置了。
……
不勝枚舉。
這種現象,我想不僅僅出于我一家,應該會有很多的同道中人(尋找心理平衡點)。
昨天一個摯友發信息給我,讓我看看他的減肥計劃是否可行,我問其是否好事將盡,怎么突然想到這個事情了。其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如果我的人生只有70多歲的話,那現在已經走了一半了(一不小心把芳齡給暴露出來了),所以必須做些什么了。“
那到底是什么導致我們的計劃無法順利完成呢?(但愿分析完了以后,2017年不會有那么多的未完成項)
一、跟不上:計劃沒有變化快,我們總是因為太多緊急的事情,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在計劃制定的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就已經開始在進行預演練習,計劃的立足點是目標,而目標代表的是什么呢?目標的著眼點是對未來的預測和規劃,既然是預測自然會有意外的發生,所以發生此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你的計劃里沒有應急預案。計劃沒有涵蓋變化。而解決的方法可以有二:
A、細化你的計劃:
1)目標/目的;
2)計劃的有效期;
3)行動的方向;
4)控制的程序及方法:何事、何時、何人、何地;
B、做兩個方案,其中一個是應急的;在電視劇《鋒刃》里,老特工有一句話:“任何一個事情都必須有第二套方案,因為任何事情都會遺遺漏的地方。”(經典)
二、形式主義:我們只是為了定計劃而定計劃,一時沖動。
做計劃是一件”苦差事“,不是隨便幾句話,幾個點就可以描述清楚的,更多的是需要你結合當下來制定,而且在制定的同時你的心里就會有一桿稱,你所訂的計劃實施起來其難易程度、實現程度、飽滿程度都需要考量,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你所制定的計劃,是你站立時夠不著,還需要你跳一下才能實現。”
三、套路框架:計劃有骨架,卻沒有血肉。
計劃是什么,在很多人的心中,那是一個值得追求的遠方夢境,如同海市蜃樓,不管是否虛幻,只要在那里就夠了。然而卻忽略了,每一個你所喜歡的計劃里都是需要血肉來填滿的,這樣你的計劃才有可能從夢境走向現實。
四、不切實際:未從自我能力出發,以致計劃太大無法實現,只能選擇放棄。
把目標定的小一些,每次進步一點點,一年的進步還是會挺大的。其實每一個目標都是由無數個小目標組成的,因目標制定的過大,反而讓我們失去了實現目標的信心。
五、自控力差:只想改變別人,未曾想過改變自己,無法更好的約束自己、缺少對自我的“績效考核“機制。其實我們在目標的實施過程中也是需要不斷激勵的。
比如:當我在備考心理咨詢師的考試前,我先將我要備考的消息放出去,其實并不是想炫耀什么,只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做我的監督員,同時在備考前就給自己訂下小獎勵:這次考試通關,就給自己放兩天假,好好的去昆明玩兩天,所做的這些動作,都是為了給自己的備考之路多些鼓勵和激情。
在你目標實現的過程中,不要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原則,即:
72小時原則: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必須在72小時之內完成,否則很可能永遠不會再做。
2017年,盛裝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