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慶余年》這部劇可以說是火燒半邊天,豆瓣8分,在國產劇中可以說是不算低了。
這不,微博放出了第二季、第三季已經排上日程的消息,又掀起了一陣瘋狂表達期待的浪潮。
不過到底為啥?這就說來話長了。
(以下為一點點觀后感,僅代表個人意見,歡迎討論)
No.1
這個編劇“有毒”!
看劇前習慣先看看演職員表。
編?。和蹙?。
哦~好像有點“不太妙”的預感。
上一次看王倦編劇的作品,是同樣火極一時的《大宋少年志》(簡稱“宋大志”)。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反轉都是來得猝不及防,總能打你個措手不及。
△圖源網絡
對這個不按套路出牌的編劇大佬,腦中唯有“又愛又恨”四個字而已。
從《木府風云》到《大宋少年志》,我坐擁一群王倦的粉絲姐妹花。意料之中,《慶余年》剛開播,我的姐妹群就炸了,并且試圖拉我下水。
我是這么輕易入坑的人嗎?
事實證明,我是的。
No.2
這都是些什么神仙小可愛?!
陳道明、吳剛、曹翠芬……這還不夠,張若昀、郭麒麟、宋軼、李沁……
老戲骨和青年演員之間互相碰撞,卻很好地把控住了劇情的節奏。有演技也有顏值,這誰頂得住啊!
但最妙的是,每個角色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卻不落于俗套,常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原本以為狠辣的柳姨娘,誰能想到真實面目竟是個小可愛呢?
看起來為了錢財可以豁出命去的王啟年,內心深處其實是個十分顧家的人。
看似紈绔又沒腦子的范思轍,竟是個極具商業頭腦且心算速度極快的人。
力大無窮的八品高(pao)手(hui)程巨樹,殺戮之外還是會被一顆梨感動到。
每個人都是一個多面體,有癡愣的時候,也有精明的時候,有柔情的時候,也有決絕的時候。
不在套路里的角色,才是真正活著的。
No.3
哪里才是真正的世界?
和傳統的穿越套路不同,主角保留了現代世界的記憶,生活在一個架空的世界里,某些地方倒也讓人耳目一新。
譬如范閑常常發出的疑問,一些俗語這里有,一些卻沒有,而唐詩宋詞在這里也未曾有人聽過,朝代已經無從查起。
跟著劇集一步一步往下走,像剝洋蔥一般慢慢去掉層層迷霧,逐漸逼近真相的中心。但我們看到的真相又是真的真相嗎?看起來無所不能的人,又是真的無所不能嗎?
等待范閑和林婉兒相認的抓心撓肝,在一次次的錯過和誤會中抵達巔峰,卻在下一秒的相認中宛如被針戳破的氣球,那股氣終于泄得一干二凈。
在滕梓荊經歷了假死、偷文書出來后,終于得以和家人團聚。這份快樂心情卻也在最高點直接跌落,慘死在了程巨樹的手中,實在叫人看得捶胸頓足。
看起來似乎開了金手指、一切盡在掌控中的范閑,真的無所不能嗎?身邊的人在面前死去卻無能為力,甚至申訴無門。
面對生命之脆弱甚至無人在意時的那種無力感,是多么的真實啊。每天收到的新聞推送里,這樣的事情發生得還少嗎?
其實我不是一個喜歡追劇的人,向來都更偏愛于養肥了再看個爽,《慶余年》卻是第一部讓我甘愿一集一集地慢慢追的劇。
直到發文前,我也才剛剛追到第29集罷遼,范閑的身世之謎、太平別院那一汪池水之下的秘密,依然糾纏著我脆弱的好奇心。
雖然點播事件之后全集資源早已泄露,不到一周我就能補完第一季全部劇情。但莫名覺得,這樣一集一集慢慢追也挺好的,讓我有時間冷靜下來,偶爾像這樣反向思考一些細節和帶給我的真實觸動。
活者慶余年,悲情與歡喜雜糅,捏出了生活的模樣,或許這才是《慶余年》最為觸動我的地方吧。
不過最后的最后,還是希望制片方可以和平臺溝通好,二、三季不要再有播放平臺這次的幺蛾子事件啦~
今日匯報
你對《慶余年》有什么看法?
/// 歡迎評論互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