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師工作當作事業而不只是一個職業
? ? 于偉利老師說:用心用情工作,享受教育生活。是的,教育事業本是陽光底下最神圣的事業。我應該捫心自問,我是否把教師工作當作事業而不只是一個職業?或許你可能會問,“事業”和“職業”有區別嗎?在我看來,其區別就在于從事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你是否對自己有比較高的期許,你是否渴望到達某個高度,即使你目前還只是仰望。滿足于工作中不出差錯,各項考核評估基本過關,工作環境、待遇等一般但還算穩定,就是把教師這個工作僅僅當成了一個職業??墒钱斈惆呀處熯@個工作當成事業,就會自發地制定出較明確的專業發展規劃,這個規劃的路線會是不斷延伸、沒有終點、不斷向上、不會自我設限的。不管從教多少年,無論處在哪個年齡段,你都一定會對自己有所要求,要求自己不沉淪、不平庸,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創造新成就。
不斷突破自我去拓展新的疆域
? ? ? 李燕華老師說:“牢記責任,勤奮為本”。是的,當你牢記責任,當你不斷努力勤奮的時候,你才能突破自我去拓展新的疆域。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如果我們停下自己的腳步,我們將無法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無法應對教育實踐中錯綜復雜的局面。
? ? 教育,早已經不是封閉的領域——事實上從來不是;教師,也早已經不是單純的一個職業——這是世界上最復雜、最繁難、最精細的工作之一。 我們面對的工作對象不是工業流水線上標準化的產品,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每一個都很不一樣的人。
? ? 這樣的背景給我們帶來的啟發就是:在教育這個工作中,有無數有待于我們去探尋、拓展的疆域,自然也就有無數種發展自己的可能和空間。我們有理由相信,永遠有一些東西是未知的、新鮮的,是毋庸懷疑值得發掘的。因此,當你不斷突破自我去尋找、拓展這些疆域的時候,你就發現了教育這項工作中最迷人的地方。
主動出擊為自己創造機會
? ? ? 徐敏玲老師所說的“敬業愛生,不斷修行”,給了我這樣一個感悟,教師就是終身都在學習修行的,在修行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能夠主動出擊為自己創造機會。 常聽有些老師同學抱怨自己所處的環境惡劣、條件一般、資源受限、領導不賞識、同事沒水平,覺得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發展的機會。
? ? ? 但是,機會在很多情況下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創造的。沒有機會,就要千方百計給自己創造機會。
? ? ? 學會審時度勢,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現有條件,尋求發展空間。 這些“發展空間”在哪里呢?其實,就在每個老師的身邊。比如,在教室里,你就是一個“國王”;在教室里從事什么樣的課堂教學,營造什么樣的班級文化,在學生身上施加了什么樣的道德影響,在每一節課上體現什么樣的學生觀、教學觀、價值觀,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你都可以自行決定。
? ? ? 教室,就是你的王國,你的陣地,你的研究所。只要你還是一個老師,你就不會失去這個王國和陣地,這里空間雖小,其實大有可為。
? ? ? 再比如,對每一個教師而言,閱讀和寫作,也是每一個老師都可以擁有的發展空間,而且不用考慮選擇地域和其他條件。
? ? ? 如果你能把閱讀和寫作當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隨著閱讀和寫作的持續推進,發展空間也會不斷拓展和擴大。
? ? ? 在閱讀中,我們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豐富生命的底色,讓專業底氣更加厚實;在寫作中,我們能夠不斷地反思、審視、總結、提煉,那些看似平常的瞬間,那些不起眼的事件,都會有了光澤,有了價值和意義,我們擦亮了生命中的每一個日子。
擁有大格局心神聚焦在美好事物上
? ? ? 欽佩于林副校長的“熱愛教育,熱愛工作,愛校如家”的大格局,我想,擁有這樣大格局的人一定是心神都聚焦在美好事物上了吧!
? ? ? 有人說,教師是一個特別耗人的工作,它長年累月消耗著心神和身體,直到有一天兩鬢染霜,一輩子的職業生涯就這么過去了。的確,如果一個教師的生活中只有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找到創造的價值和樂趣,不能發現教育以外的美好事物,并嘗試著去追求、去創造,遇上一點小挫折就覺得天要塌下來了,那么,教師這個工作確實屬于特別耗人的工作。
? ? ? 因此,我要學會在工作和生活以外,或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將心神聚焦,為身心提供能量,引導精神向往明亮那方。
? ? ? 七年的教學生涯,今天雖然自己還是一名代課老師,而這七年的堅持教學工作讓我深切地體會到教師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工作,教室、學校不是封閉的空間,面對的學生包括家長也從不是整齊劃一的。我們必須敞開自己的胸懷,打開自己的視野,放大自己的格局,把教育這項工作放在一個更加開闊、高遠的層面上去理解、體驗,去直接參與其中。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能聚集能量、充滿活力,才能更好地應對世界給予我們、給予教育的挑戰。
耐住寂寞,潛心塑造自己當一名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 ? ?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一個企業、一個產品,如果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就不能贏得消費者,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教育亦然。很難想象,一所好學校沒有自己的教育品牌,一名教師不是學生心目的好老師。相反如果一個學校有許多“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我相信這一定是一所好學校。大學期間,我的導師曾對我說過:在職業生涯的最初幾年,一定要在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多方出擊,進行多種嘗試,以尋找自己教師專業發展的最佳方向與最擅長領域。我們一直在學習的路上,就應該向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