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總有那么些開了掛的人,他們明明應該比我們更忙才對,但是偏偏能完成更多的任務,人生像坐了高射炮,蹭蹭往上走。而我們只要妄圖向他們學習,就會發(fā)現工作瑣碎得做不完,應酬多得忙不完,睡眠時間根本不夠,身體也各種鬧革命,拼不了兩天就敗下陣來。有時候真好奇,那些開掛的人,是天生覺少?身體素質太好?還是有什么好方法能把一分鐘掰成兩半用?
我的閨蜜S就是這樣一個人,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同時還在朋友圈賣阿膠糕賣得風生水起。在別人看來,這可能就是家庭主婦的手工作業(yè),順便賣點小錢兒意思意思。只有我們幾個了解她的人才知道,她的許多客戶直接訂送全年定期快遞,訂單量大到她經常深夜還在熬阿膠糕,鏟鍋鏟得手臂都粗了兩圈。今年還發(fā)展了許多代理,老公常不在家,她一個人扛著娃到代理家里去現場教學,簡直就是超人一般的存在。
S以前也在朋友圈做過代購,跟海外同學合作賣些韓國護膚品之類,卻只做了一段時間都偃旗息鼓了,問她為啥不做了,答曰:太忙,而且太操心,掙不了幾個錢,累得要死。
看到她現在這么拼,我忍不住問她,現在不是更忙,更操心嗎?所以阿膠糕利潤是不是超級高?
她說,不是因為利潤高,而是因為更忙了!以前以為自己很忙,現在有了孩子才明白過去有多閑,浪費了多少大好時光,突然特別憤恨過去那個偷懶的自己。特別孩子出生頭兩年,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才知道原來時間是這么寶貴的東西!
時間和許多其他東西一樣,我們總是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我的同學Q曾經也是同樣的懶散作風,當然說懶散,只是相對于她的同學來說,畢竟Q是學醫(yī)的,比其他專業(yè)還是辛苦許多。
大學快畢業(yè)時,大家都在忙著找工作,Q卻時常在群里冒出來,說自己又旅游到了哪個城市,有沒有小伙伴出來約。那時候Q已經分配到了某市醫(yī)院,雖然只是個護士,但也是體制內穩(wěn)定工作。我們這些還在到處遞簡歷為前途發(fā)愁的人,對Q 充滿了艷羨。
然而沒想到,幾個月后,Q的朋友圈完全換了狀態(tài),滿滿的負能量。本來就輕微神經衰弱的Q,因為經常值夜班的 緣故,身體更差了,脫發(fā)嚴重,經常發(fā)燒。再次約她出來吃飯時,原本微胖的Q瘦了兩圈,看著她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坐在我對面一邊吐槽著醫(yī)鬧糾紛和體制內的老氣橫秋,一邊用刀叉狠狠地劃過牛排,我心想,完了,那個樂觀開朗心寬體胖的Q,怕是從此就被醫(yī)院毀掉了。
后來Q 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有時在微信上聯(lián)系她,她的回復也總是簡明扼要,不多說一句廢話。當時還隱隱為她擔憂。沒想到半年后再見,她已經完全變了樣子,披肩長發(fā),化了淡妝,一身OL通勤,眼睛里綻放著自信的光芒。
原來她用業(yè)余時間,重拾外語,又考了在職研究生繼續(xù)深造專業(yè),并且現在已經跳槽到了一家科研機構。
“你不是每天值班特別累嗎,還經常要加班,怎么突然有時間復習了?”我驚訝地問。
Q露出自信的笑容:“以前總覺得自己的人生很順遂,也就懶得改變,隨波逐流唄。真正經歷了不想要的生活,才激發(fā)了斗志,不改變真的不行了!”
是的,有時候生活的逆境反倒是老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不經歷過你最不想要的生活,你怎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們欠缺的就是“不改變不行了”的覺悟。
相比S和Q,我的另一個同學X,則是從小就拼的類型。她是典型的人甜貌美智商高的女神,我們都覺得她已經很優(yōu)秀了,她卻越來越拼。在外企工作幾年快速升到主管,業(yè)余時間還在不斷學習進修,參加各種活動拓展人脈和見識。
我問她為什么已經很優(yōu)秀了還那么拼?她說,周圍的人都太優(yōu)秀,一個不留神,就會被甩在后面,不拼怎么行。
原來那些我們仰望的男神女神,我們之所以覺得他們已經足夠優(yōu)秀,是因為自己所處的圈子太過平庸。事實上,在他們所處的那個圈子里,競爭無處不在,不進則退,他們不僅感受不到自己很優(yōu)秀,還時刻感到壓力爆棚。
我們之所以一直平庸,沒有時間改變,都是因為還沒有被生活刺痛。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很忙,很拼,很不容易,再也沒辦法多前進一步了,恰恰是因為我們過得還不夠忙,不夠苦,不夠有壓力。停滯不前的唯一原因是,停在原地忍受現狀比向前更舒服,那些我們每日掛在嘴上抱怨的生活,比起努力拼搏,還不夠苦。
張德芬在《活出全新的自己》序言中說:“希望你們足夠聰明,能從書中人物的故事里明白該明白的,就不必像我一樣親自受苦。”躺在生活的洪流中,我們也該時刻抬頭看看身邊的人,從他們身上學習前進的理由和動力,別等到生活把你拋下懸崖,非得親自吃苦的時候,才明白真的非改變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