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兒汐汐的寒假大戲已拉開序幕。
原本活躍在親子自媒體圈的霹靂霸道總裁.汐媽,終于變成了不摻水分不含雜質的純干貨.汐媽。
噢,對,就是這種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戲碼,才是我現在的真實人生。
多年未見的朋友看到這個朋友圈調侃我:哎呦,誰當年說以后不生孩子,只養貓狗的?近期才見的朋友調戲我:說好的事業女強人呢?
呵。呵。我說過么?人生吶……
被遺忘的初心
在我天真懵懂的年少時光,養娃這事和自虐是劃等號的。這得多想不開,才會生個娃來折磨自己?
害怕老無所依?
說得好像有了娃就有所依一樣。去各大醫院住院大樓里轉一圈,你就知道護工才是你最后真正的依靠。
沒有精神寄托?
你可以養金毛邊牧哈士奇、折耳布偶波斯貓……它們哪個不是人類的好朋友?
至于婚姻后半場的維系?
如果你和老公的愛情只能靠娃來升華,那還不如另覓良人,重新開啟人生第二春。
何必特地生條繩子,把自己吊死在這棵歪脖子樹上?
總而言之,在當時的我看來,“少生孩子多種樹”這樣的口號,絕不僅僅是政治正確,而是真正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
至于生孩子?那是無知婦女才熱衷的事。
然鵝,達爾文早就告訴我們:不要試圖挑戰動物的本能(也許他沒說)。雖然結婚之后,我并沒有產生“愛一個人就要為他生只猴子”的想法,但對于生娃這事,也默認了它存在的必然性。
這種心態就像是:吃碗泡面,已經夠委屈自己了,怎么著也該加個煎雞蛋!
既然霸道總裁寵溺一生已無望,那就生個娃出來玩玩吧!
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偏執
可這年頭,生孩子真不是你想生就能生的。各種不孕不育和孕期出現的突發狀況,把不少女人都折騰成了半個神經病……生育專家。
如果她們知道自己日后還要成為家政專家、早教專家、兒科專家、英語專家、奧數專家……那多半此時就會懸崖勒馬。
可首戰即遭遇滑鐵盧的我,并沒有參透此等人生玄機。
第一次早孕流產后,盡管小胚胎沒在肚里呆多少天,我就已然有了種和娃生離死別之感,連續一周哭成了狗。在淚水中我反而堅定了人生新志向:不惜一切代價,順利生個娃!
是的,這其中的心理很是微妙:能生而不生,那是我的選擇。而想生生不出,那就是我的能力問題了。
至于當初一人一狗浪跡天涯的童言稚語,你們怎么能當真!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的人生,就是圍繞著各種檢查調理身體,中西醫混合雙打,檢測卵泡,記錄體溫……進行,真是忙碌又充實。
終于繼高考和公考之后,我再次以一種專業嚴謹的學術精神攻克了生育這一難題!
啪,汐汐小天使在響亮的打臉聲中呱呱墜地了。
育兒路上,唯有打臉不能停
也許是上帝覺得違背誓言的女人 ,已經不配要臉了。自從生了娃,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打臉人生”。
譬如,曾經我堅定地認為,作為血統純正的虎糾老母親,自己是沒有“賢妻良母”偶像包袱的,所以早早就告知豬隊友:
心情不好忌下廚;上班太累忌下廚;例假期間忌下廚;天氣濕熱忌下廚;寒冬臘月忌下廚……
可自從有了娃,畫風徒然一變:
生活,硬是把一位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中年小公主,升級換代成了米其林大廚。
再譬如,曾經我只是抱著“磨耳朵”的心態,給汐汐報了英語興趣班。并且孜孜不倦地告誡身邊朋友
“對這個年紀的小朋友,不要逼太緊啦,主要就是讓她們感受下語言的魅力,把興趣搞沒了才得不償失啊……”
然并卵,上了兩個月課后,看著人家比你年紀小的同班同學,已經能噼里啪啦飚句子了,而自家娃還像隔壁村的王大傻一樣,只會跟著外教蹦蹦跳跳。
你所擔心的雞血娃,不但沒有泯滅興趣,反而因為懂得所以自信,接著就更喜歡。
而自家傻汐,雖然智商不太行,情商卻杠杠的,已經懂得揚長避短,開始拒絕一切跟英語相關問題。
好的,真沒臉繼續佛系了,還是再給自己一巴掌,然后開始奮發向上吧!
再再譬如,曾經我發誓要自己帶娃,陪伴她成長。但是一旦要開始干事業,發現縱然嫌棄千百遍,還是得依靠家中老父母。
曾經,覺得不是優質名牌幼兒園,堅決不去上。后來發現,對于每日要接送的低齡孩子來說,離得近才是王道。
曾經,我覺得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畫面就是:夕陽西下,孩子在中間,父母在兩邊,手牽手齊步走。
而現實中的場景是,汐汐唱著“嘿咻媽媽拿水壺,爸爸快來抱寶寶~”(曲調請參照拔蘿卜),然后中年老母親就挑著擔,跟在馱著孩子的老馬身后,默默慶幸自己不是被翻牌的那匹馬。
置換學區房,老母親人生的一道坎
這一切都還沒結束。
歷史存在的最重要價值,就是告訴我們:永遠也不要相信中年老母親的鬼話,盡管在說話的當下,她是無比真誠的。
生娃前,我買房的唯一要求是“看不了海景,至少得望江,才能配得起我蕩氣回腸(憋憋屈屈)的人生”。
于是千挑萬選,終于篩中一套能從萬樓叢中窺見一瓢閩江水的高層“豪宅”。
父老鄉親們來此一看“嗯,不錯不錯,雖然面積小了點,但是視野好,小區綠化也不錯,文可養心,武可遛娃,不錯不錯!”
只有早生娃三年的表姐憂心忡忡問“那以后小孩上學怎么辦?”
我超然物外悠然一笑“會念書,以后就考私立啊。不會念書去哪里都一樣。”
直到前兩年,我還高調地寫了一篇標榜自己不買學區房的文,臉不紅心不跳地發出這樣振聾發聵的胡扯。
曾經有朋友問我:你這么重視孩子,為什么不給女兒去買套學區房?我的回答是:不想讓學區房成為壓垮我生活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對于像我這樣的普通家庭而言,買了學區房意味著:我們全家人將擠在狹小破舊的老式房屋中,再無余力帶著女兒到處走走看看“行萬里路”;
在她進入優秀的學校之后為了不讓她掉隊,我也必須同步進入更高層家長的PK賽中,為她去上各式培訓班提供經濟支持,從此為掙錢陷入焦灼的情緒中;
我還很有可能因恐慌其學業難有所成,于是在兩利相權取其大的情況下,難以用輕松的心態陪伴她玩耍,忽視對她人格的培養和行為的養成;
當她學業無法盡如人意時,我必然會因為巨大的沉沒成本,對她產生失望的情緒,影響我們的親子關系;
若是她的同學都能夠借助各色興趣班而琴棋書畫樣樣俱全時,我還有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力不足,而對老公心生埋怨,影響夫妻關系。
那時的我,若是能預見到大半年后就要自扇三十耳光,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和朋友進行如此羞恥對話的!!!
呵。呵。愚蠢!
你以為買學區房是為了讓娃飛得更高?錯,那是為了讓孩子別摔得別太慘。
是的,扯完這通鬼話還不到一年時間,我就應驗了那句:flag立得有多亮,事后打臉的耳光就有多響。開始嗨皮地和大家分享置換學區房過程中,踩過的那些坑。(如果有人想看,我可以再發一次)
即便此時學區房價值早已是我當年所買江景房的N倍,換完房只能倒退二十年,重回“破小舊”,但我依然歡欣雀躍“啊,自己終于是有學區房的女人啦!”
要不然能怎滴?
指望著目前只挖掘出“吃”這個特長的娃,突然醍醐灌頂考上難度系數為10的私立名校?還是把她丟在菜場小學、菜場中學隨風飄搖?
現如今,臉被打久了,也有了些經驗。
在目前肉眼可見范圍內,我已經預見到很快自己還會因為幼兒園期間沒教識字被打臉;立志小學階段不陪讀被打臉;拒絕“學而思”“九色鹿”被打臉……
你若問我臉疼不疼?
我只想說“老娘下輩子只想當顆牙,自己不開心了就有人疼”。而旁邊的豬隊友只是默默露出意味不明的淡淡微笑……
注 : 原創文章,請勿抄襲。
我是個正在努力碼字的全職媽媽,強調與娃同樂,關注媽媽的個人成長,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你溫暖和啟發。
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成長!您的留言或贊賞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