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窮人思維,學會適當放棄,現代社會衍生出了很多新型詞語,“新型窮人”就是其中的一個。
它指的是表面上很有錢,工作體面,但是精神和心理上卻背負著重擔的一類人。房貸、車貸、醫藥費、日常費用,像是幾座大山,這些大山讓他們只能喘息著前行。有房但“無家可歸”的新型窮人正在席卷中國。有房子,身價千萬,卻“無家可歸”。這些人表面風光,但因正受“心理壓力”之苦,工作、學習、生活、家庭都是加重他們心理壓力的重要因素。他們的內心其實極為虛弱,尤其敏感。客觀的來講,這些人既算不得“精神富豪”,也算不上“千萬富翁”。
人有個致命弱點,或者說有個致命的心結,就是既要、又要、還要。錢財、機遇、工作、安逸、距離,什么都要最大限度去維護,一樣都不肯放棄。
說白了就是欲望太重,太想要顧全大局了。然而,做人恰恰不能既要、又要、還要。總是要放棄點什么,因為有舍才有得。首要的問題,是要直面自己的內心。讓心靜下去,不要那么惶恐,不要那么著急。慢慢來,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