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朋友見面最多的一句就是,今年回家過年不?什么時候回家啊?年,對于漂泊異鄉的游子來說,是一種期盼,更是一種責任!
小時候,媽媽一直在田地里忙活,好不容易等過年關,可以騰出點時間的時候,又得要去集市上扯布給我們做新衣裳。我們總是嚷著正月初一那天,要穿新衣服,所以不管多晚,媽媽都會給我們趕制出來!
媽媽有一雙巧手,不管是怎么差的布料,她都能變著法的,給我設計出新穎來!過年的前幾天,正是我十歲生日。在我們老家,女孩十歲辦酒是很受重視的,那個時候村里的女孩結婚得早,一般二十歲不是嫁出去了,就是出門打工了,我們的鄉下的習俗,是只有逢十才辦,所以家里一般都會選擇在家給女孩辦十歲酒。
辦酒當天,鄰居們一般都是量一升米,客氣的還會加上十個雞蛋,有的親戚除了量米以外,還會扯幾尺布料過來。記得,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一塊黃顏色格子的布料,看著嫩黃嫩黃的顏色,我非常喜歡。好不容易熬到晚上,我拿著布就去找媽媽,要她今年就拿這塊布給我做過年的新衣裳。當我們把布料拿出來正仔細瞧的時候,布一展開,還沒用力,線就崩了。我們這才發現布料的質量非常差,差到就像纖維袋一樣一扯就掉,說夸張點就是完全可以用手一把一把地拆開來。
我急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媽媽卻笑著告訴我,不要擔心,她有辦法。只見媽媽把我前兩年穿短了的棉衣拿出來,又拼接了一些新的棉絮。棉絮整平后,在衣服里子加了一層毛茸茸的舊布,然后把這塊容易崩線的布料縫在外面。為了耐穿,媽媽特意在接口容易崩線的地方,特意加了點其他的碎布料,還縫了幾朵小花在上面。
大年初一我穿著新衣服去拜年,看著小伙伴們一臉艷羨的樣子,心里甭提有多得意了,可媽媽卻是一夜未合眼。
現在條件好了,我們都去店里選購新衣,量身定做反而成為了一種時尚。但只要一想起小時候媽媽在昏暗的燈光下縫制衣服的情景,我就特別想家。
出門在外多年,媽媽也日漸衰老,她頭上的白發日子增多,身子也一年不如一年。可每次打電話回家,她都是那句老話,媽沒事,媽在家很好,你在外頭管好自己就行了,家里不要擔心!
昨晚接到媽媽的電話,她問我什么時候回家?我告訴她,春運路上好擠的,今年就不回來過年了,正好廠里缺人手,留下上班還有加班錢。刨去車費,留在廠里過年還能多兩三千塊錢呢!
媽媽還想說什么,我忍住快要滑落的淚水匆匆掛了電話。其實不是我不想回家,只是我今年生了一場大病,做手術花光了幾個月的積蓄。
今天早上,我突然收到了銀行的短信提示,有人給我轉了一千元錢。我正好奇,是不是哪個人轉錯了,小美給我打來了電話。小美和我在一個工廠上班,我們是同鄉。小美告訴我,昨晚媽媽連夜走到了她家,轉著彎問我,為什么我回來了,你還沒有回來。我一時口快,就把你做手術的事告訴你媽了。
孩子,在外好好照顧自己,這錢你拿著,多買點好吃的。想家,就回來了吧,孩子,錢沒有了,可以再掙,只要人平安就好。我撥通媽媽的電話,她在那邊已經泣不成聲。
我收拾好行李,坐了兩天兩夜的火車回到家里。媽媽見我回來,一下子就哭了,但這卻是幸福的淚水。
在外的游子,回來吧,再多的錢也買不來和家人相處的幸福時光。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回家,才是家人的最大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