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屬于那種大門不出二門邁、地地道道的守店之人。漂泊在這座城市二十來年了,假如考我那些縱橫交叉的街道叫什么,一時半會兒我還真回答不出來更別說哪些名勝古跡,為了五斗米真的沒有閑時去考察。但是,最為熟悉的建設路那可是我的求生之地,也是整座城市的主動脈。以前的建設路,服裝、酒店、車站、醫院、學校等主力部隊全都聚集在這條主街上。特別是春節,候車室排隊買車票的人站滿半條街,我的店面正好與車站是個斜對門,車水馬龍魚龍混雜實在是擁擠不堪;這超豪華的市景倒是給那些地痞流氓留下了可趁之機。那些蠻橫、刁鉆的壞家伙多看一眼,都會把你的商品用刀片劃成一條條像清明旗幟,有時連公安民警都禮讓三分,偶等平頭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了。
現如今的石首發展日新月異,城市規劃大開大合,功能區城重新定位,已然形成老中心中央區,城東新區以及城西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大區域城版塊,在此大格局下老城中心還是以建設路為核心。形成了城市商業一條街。每個分路口都安裝了攝像頭、人性化的休閑椅,節假日都安排了執勤的巡警,整座中心區域也都播上了盛情的種子。一根根苗、一株株草、一棵顆樹、一雙雙手費勁周折打造了這條詳和繽紛的街,綠色環保的城,這可是六十多萬石首人最為樸素的心愿。正是這個樸素的愿望,點燃了希望的火焰。夢想、機遇、決策神奇的拉響了石首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集結號。
近段時間給自己放了個小長假。借著這漫長又炙熱的季節,圍繞著中心城幾個美麗靚點做了盛情環顧。筆架灣給我的感覺像到了蒙古大草原,五彩斑斕。相約而來的垂釣者躲避著成群的牛羊,粗狂的筆架灣伴隨著小溪悠悠蕩蕩,一大片賊亮賊亮的花朵,這兒一團那兒一簇叫不出名字。繞彎的抑揚樹如大會堂的迎賓靚麗柔嫩,三五組團歡聚一堂,篝火會不分白天黑夜想起來就在藍天白云下吹拉彈唱。大快朵頤、這等愜意實在讓人流連忘返。打掃完殘羹趁著夕陽,九曲灣也是一處不易錯過的風景。黢黑的游協者手握喇叭善言的傳解著:“帶好安全設施,不要獨自游遠”。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不善游泳十足的看客,無非是喜歡那種水與人之親的快感罷了。一條條黝黑健美的泳客來回撲騰,時而仰臥式、時而狗刨式、男男女女幾十、幾百人在晚霞中更是一團和諧。
石首的南岳山為省級森林公園,國家AA級景點。繡林山、筆架山、東岳寺也成為了廣大群眾理想的晨練、休閑場所。一支支優雅的曲調,清晨伴著清雅輕輕的就扣響了熱愛健身懂得生活小調的人們。我的太極師傅趙老師,就是那樣分時分期的奔走在這幾座群山中傳技、授課著。那如癡如醉的太極拳、太極劍、功夫扇、柔力球、等吸引著八方來客。
街頭游園、集綠水之韻、秀山之魂、輝煌映出顯的石首更加嫵媚多姿。陳家湖的黃昏,那兒可又是一片星空,里圈外圈層層疊疊臉碰著臉,手碰著背,有詭秘、有訝異、還有憨笑。擁擠的人流一路打鬧喧囂,徒步二、三圈的都有,常常私下和閨蜜討論: “公園沒有開發之前這些人一個個都躲在哪里忙活呢”!? 那些枯了又換綠,綠了又變枯,層次不齊的古樹雜森如今都以變得整齊有序。“它們是哪里來的客人,我們會加倍守護瞻仰著你們。還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古樹、花果到底能吃嗎!我還得花點功夫跟蹤報道”。球場上歡呼雀躍不亞于世界杯,伴隨著清脆的陀螺聲有起有伏。傳媒曲《美山美水美人家》的原創,傳唱中溢滿自豪。無數個豐富多姿的晚會都是在陳家湖通過走秀而拉開序幕。那些參差錯落的星光光影,成為真正可以觸摸的瑰麗精彩。
回想那次舟車勞頓陪著家人去張家界。一層一層的墊著腳購買著門票,幾處玻璃棧道都在擴建、半山腰也建了酒店、那種肆無忌憚的虐待自然環境到底是為了能留住游客的味蕾、還是為了更近一步游覽那些奇峰異嶺呀?我總覺得是為了添收入,導游說的天花亂墜我們卻各懷疑心。錢沒少花,未必是來看給大自然喬裝?還有九寨溝,還沒來得及親臨它的雄偉壯觀,就有讒言說要從A景區上退役。之前也是個聚寶盆吧!怎會如此不堪一擊呢?還有近幾年的災難顯為嚴重的汶川、玉樹、舟曲那一幕幕讓人催然淚下毛骨聳然,難道還不能醒悟,那些灰諳的世界怎樣在歷史的史冊中落筆呢?
第一代環保家唐錫陽先生這樣寫過:“人類要謙虛一些,慎重一些,節制一些” 。倡導生態文明的建設,關鍵還是要靠我們人類,去尊重、去自然、去和諧、去實現。擺正 “人” 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人字現在寫得太大,應該寫小點、更小點、把人都妥善的安排在應有的位置上。
? ? ? ? ?
渡口中的吶喊聲
繽紛城的建設路口
筆架灣的一角
和諧的九曲灣
省級AA風景區
燦爛輝煌的陳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