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姐最近在圖書館給孩子借書看,聽說圖書館開了一個數字化的微型圖書館。
今天帶著200大元和身份證也是辦了一張借書卡。回憶上一次去圖書館都要追憶2007年去一次了。上大學時是在省圖辦的借書證,一省之圖書館之大是我們這個小城市的圖書館是無法比擬的。所以當時去看了以后無比的失望。十年過去了,再也沒有想去的欲望,這期間也通過網絡買書,也下載電子書,還有了看書神器kindel,看書越來越方便,可是卻越來越看的少了。一月份的時候跟著熊貓書院看了半年書,到最后堅持不下去了。最近在看大家都在總結和規劃未來,昨天晚上睡前也跟龐先生聊了一下2018年的幾個小愿望。第一件事情是把身體搞好,其次工作順利,然后就是讀書,考駕照。寫工作計劃,寫一寫手賬等等。
今天辦借書卡也是自助辦理,只要把身份證刷一下,填一下信息,把兩百大元兒塞進機器,就擁有了一張你自己的借書卡。然后就去了微型電子借書室。這個是24小時借書室。插卡進去,然后裝有圖書的柜子的推拉門就可以自動打開。同時只要你拿出一本書,在借閱電子界面就會出現你手機這本書的名字。放下之后即可消失。當時看到這個感覺很震驚,科技的力量太大啦!
本來以為辦卡是人工,還在擔心中午
會不會沒有人來服務。自動真是方便了大家,同時也節省了開支。所以李開復在某個節目里曾經說過以后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必定人類的工作量大量減少,只有藝術類的工作在未來才會更有發展。
打算仔細研讀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