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丁酉雞年,我24歲。
這一年里,跟隨著工作先后來到濟南和西安兩座陌生的城市。
濟南的春天很冷。
深刻的記得穿著露膝蓋破洞牛仔褲的我,經(jīng)常會在夜晚下班回家的路上凍得瑟瑟發(fā)抖。
然后又很神奇的獲得了“雨神”體質(zhì),每次都在濟南的大雨中從火車站趕去公司。
那些春天剛開始的日子里,順著滿街慵懶的行人和小店鋪里冒出的食物的香氣,一遍一遍的從經(jīng)七緯二到經(jīng)五緯一,鬼知道我記得的是不是正確的數(shù)字。
從泊寓到商會大廈,記憶中我就沒有定位過正確位置,深夜的行程總因為定位失敗多出些隨機的偶遇。然后我也就成功的在濟南解鎖了“指路即排除錯誤答案”成就。
濟南的妹子都蠻好看的,高高的個子苗條的身材,而濟南的男老師印象中都偏老成,很穩(wěn)重又相對老練的風派。
三個月的時間,循環(huán)往復在北京到濟南的高鐵上。旅程不長,時間靜悄悄的流逝中,卻可以輕易的改變旅人每次出發(fā)的心。
暑假里北京的工作在每天的深夜電影院和不斷的逛吃逛吃里飛馳而過,再去到濟南的時候是秋招。
公司已經(jīng)搬去了新的辦公區(qū),是一個可以俯瞰周邊山群的高層。在中午同事們帶飯加熱的香氣和辦公區(qū)下午傾斜照射的陽光里,時間走的剛剛好。
而西安的秋天則像一勺地道的油潑辣子一樣有勁兒。
剛到西安的幾天,細雨狂風和極強的降溫凍得我們集體靈魂出竅。在我們都要去找羽絨服來穿的時候,天氣居然開始慢慢的回暖,灰蒙蒙的天空下我們不知所措。
西安的街道上遍地都是地道的面店,棍棍面、比昂比昂面、麻食、米線、手搟面……做面的師傅就在你面前用超大的搟面杖和面板變化著花樣把一坨坨顏色各異的面團變成一條條勁道有滋味的面條。
而西安的夜晚是滿城燈火通明的豁達,像極了北京。站在20樓的辦公區(qū)里,一不小心就會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沖動。
每一個培訓結(jié)束的夜晚,關上教室里的燈光,就會看到窗外是漫天的燈火,車輛在城市的血管里川流不息,然后猝不及防的喚醒想家的心緒。
這半年里每一天都是工作、工作,培訓、主講、開會,壓的人甚至有些呼氣困難,但好在都挺過來了。
沒有去兵馬俑、沒有去各種宮,跟著萬米跑去了幾次曲江池已經(jīng)算長安城景點打卡的全部。
隨著工作長大的過程中,偶爾會很喜悅,偶爾也會很辛酸。尤其當有時見到面前剛畢業(yè)的新老師,自信陽光洋溢滿臉,甚至會漸漸忘記自己是誰。
所以總有一種譴責在自己的心底,為什么不能更加努力。
這一年里,回家的次數(shù)好像又變少了。有些跟不上姐姐妹妹聊天的內(nèi)容,也有些對家里新電器的出現(xiàn)表現(xiàn)得無所是從。
漸漸適應了見人就叫“老嬸兒”的客道,也聽得懂“你這瓜皮”的嘲笑。
在聽了那么多的方言和口音后,才漸漸開始懷念熱烈豪邁的家鄉(xiāng)人。
雖然習慣了控制自己發(fā)言標準,不使用東北字音,不使用東北腔調(diào),但是還是會在跟老鄉(xiāng)聊天時原形畢露。
這一年里,在家里長輩們不斷提醒我注意“本命年瑣碎”的叮囑中度過。
我的生活得過且過,雖說沒有什么太大的突變,但卻始終有一種不痛快感持續(xù)籠罩心頭。
在濟南的寬厚里微醺時聽過一首“一次就好”,也在西安鐘樓下跟著“山丘”掉下過眼淚。
生命在以一種不可言說的方式讓我們的經(jīng)歷變得厚重。
四月的時候去了大連。
跟五月天的這次見面以一首【do you ever shine】開始,五個大叔依舊超級nice,總能幫我把血槽加滿,然后再上路。
還意外的見到了志明和春嬌,余文樂和楊千燁羞答答的出現(xiàn),在夜風瑟瑟中合唱了一曲【突然好想你】,不知是風是歌還是身邊的人,我看到好多人的留下了熱淚。
那些年春嬌和志明的愛情故事在不停的掙扎中也終于在第三部中得到了和解。
我們總是帶著路途上遇見很多人,然后寫很多的故事,然后分別,然后懷念。
一年一場的五月天,你可不要缺席了。
這一年里,記住的還有很多。
春天的時候染了綠色的頭發(fā),六月份變成了紫色,九月份就剪成了短發(fā)。每一次對發(fā)型的折騰前都告訴自己這是最后一次,然后下次改變時就全然不記得之前的承諾。
看了好多的電影,有漫威里超級酷炫的蜘蛛俠、雷神;有長長的故事慢慢講的明月幾時有、相愛相親;有讓人流淚到不行的一條狗的使命、尋夢環(huán)游記;有看過就熱血沸騰的縫紉機樂隊、悟空傳;有不知道為啥要看的大武生、東方列車謀殺案;有很多看完就會忘記的各種星際穿越穿越,各種改變世界,各種外國臉盲。
還有很多很多的書,和很多很多的場景。
十月初外灘的大雨,南京街邊沒有粉絲的花甲,蘇州安安靜靜的街道和各種小吃,葫蘆島悶熱潮濕的空氣里緩慢行駛的客船……
這一年里,沒有愛情,但開心的是好朋友都還在身邊。
有認識幾個新的朋友,也在酒后微醺的時候聽過幾個動人的故事。
也隨著長大漸漸明白了更多的無奈。
認知里的90后都在脫發(fā)、出家、養(yǎng)生、不相信愛情,讓全世界感覺到我們這一代的喪。
但我其實知道,我們都還在相信,也都還在拼命。
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像是一道無解的題目,掛在門前的黑板上上,走過的人會驚訝,會興奮,會感慨,甚至想要嘗試,但最后都一一走過。
但一定有那么一人,會帶著他的答案,解開這道題,打開那扇門。
也相信過去發(fā)生的一切,都是好的經(jīng)過。都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加成熟,更加溫柔,更懂彼此,也更懂愛。
這一年里,喚醒了一些新的愛好。
想讓自己變得安靜,就開始練習彩鉛畫,堅持了一個多月;
回北京的時候把尤克里里帶在身邊,每天練習,手上的繭子又起了一層,堅持了一個多月;
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了當初超級喜歡的舞蹈,所以開始練習,每天腰酸背痛的,也是一個多月。
忽然發(fā)現(xiàn),好像我的每一次喜歡,都有期限。
年輕總是容易很快的就把那瓶名叫喜歡的烈酒撒光。
所以才會更加期待自己的下一次改變,要突破從懂到深的層層屏障,要學會堅持,更懂守護。
2018年,一切都是新的,一切又都是未知。
我仍舊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會在哪里,與誰相遇,又會有怎樣寫滿新奇和感動的故事發(fā)生。
2018年,希望可以給生活留更多的時間。
要更加努力和認真地完成工作和學習,然后再更加用盡全力的去感受生活的美妙。
2018年。
會為逝去的美好而遺憾,要為未來的美好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