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想被服務。
我不止一次構想過自己的未來。也許是在電腦桌前修改無盡的bug,也許是在某個寫字樓里辦公,也許是在出差的路程上奔波,更有可能,是在某個狼狽的角落拼搏。
其實和很多人一樣,我對我的人生沒有什么規(guī)劃。我不知道我要去在哪里定居,不知道要不要買車,甚至不知道要不要結婚。
但我有個很小的心愿,我希望我的未來是“被服務”的。
服務是什么?
是電影院提供的票務,是一周一次上門的保潔阿姨,是隨叫隨到的滴滴司機。
被服務會有更多的幸福感,而沒錢的話就只能不斷壓抑自己的需求。
窮常常使人糾結一個問題:“錢這樣花值得嗎?”
比如發(fā)現(xiàn)一件喜歡的衣服,會糾結值不值得;看見喜歡的歌手來自己的城市開演唱會,會考慮值不值得;甚至在旅行中,會不斷比對旅行時候的交通工具,看哪個更劃算。
這樣看來,你會發(fā)現(xiàn)“性價比”這三個字自帶悲劇色彩。
在拼命攢錢和能省就省之間,很多人的一生就滑過去了。
我也想多努力一點,多掙點錢,因為我知道錢能增加人生幸福的幾率。
二、我不想留下把柄。
有一位老師在一次分享會上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很多讀者問我,年輕時應該做點什么?只不過,說出來你們可能不相信,我年輕時,壓根就沒好好想過這種問題。
原因很簡單:大好的青春不虛度,這不是一種極大的浪費么?
快活吧,反正有大把時光。
現(xiàn)在雖然不后悔,因為知道時間倒回去,我還是會那么干。
但卻真的希望,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要去走我曾經(jīng)走過的彎路。
因為,我們將面對的,是一個競爭越來越殘酷的世界。
當代的中國,就像是一輛已經(jīng)加速了三十多年的「高鐵」,巨大體量下仍以極高的速度朝前疾馳;而與此同時,不管是一等座還是二等座,那些車廂的「車門」都正在以你看得見的速度,一點點緩緩關閉。
跑得慢一點的話,等到你上車的時候很可能就只有站票了。
再晚一點的,搞不好廁所都沒位置了。
要想趕上這趟車,坐個好點的位子,沿路還想舒適地靠著窗看看風景,早點開始排隊準備怎么都不會錯。
除非,你爹已經(jīng)提前給你訂好了車票。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周邊有不少同學和朋友,都曾經(jīng)有過「提前行動」的宏偉愿景,制定過很多計劃,也做過不少嘗試。
其中有一個同學,當年下定決心不讓自己的大學虛度,曾經(jīng)花了好幾晚的時間,為自己制定了一個極其牛逼的計劃表。
在這份工整詳細的表格里,不僅有每天應該學習多少小時,看哪些方面的書,還有周末應該做什么樣的鍛煉,用多少時間搞兼職,甚至連休息的時候怎么放松、打多久的牌、玩多久的游戲都做了精確安排。
為了時刻提醒自己,更為了防止自己做不到時把這個計劃表撕了,他用了整整一卷的透明膠帶,把這張表牢牢地貼在了床鋪邊的寫字臺上。
他粘了很多層,貼得非常牢靠,以至于畢業(yè)的時候,我們用刀子又劃又戳地折騰了一個多小時,都沒弄干凈。
這張如此牛逼的計劃表,最終對他的人生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計劃表的安排他只堅持了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了,但在其后好幾年的大學時光里,一旦談起他,大家都會調(diào)侃一下這張計劃表。
那張「撕不掉」的計劃表,成了他大學頹廢生活最為諷刺的見證。
三、我沒有回頭路。
大學沒有回頭路,每走一步都算數(shù)。
有位素未蒙面的學姐這樣說道。
“有幾個學長學姐在朋友圈說,快畢業(yè)了,不舍得,一開始我還不太理解,開始新生活不也挺好的?可仔細想想,又有點懂了。”
“今天我下了課,溜達到北門吃烤冷面,吃完了不過癮,又去買了根烤腸,自己坐在宿舍樓下的長椅上喝紅牛。”
“周圍是男孩子女孩子歡聲笑語,還有藝術團在對面的樓里練大提琴。似乎,以后的每一年,都會有這樣一段初春的清爽而又略帶燥熱的夜,但很難再有這樣的心境了吧。”
或許就像A說的那樣,大學這四年,是從人生里切分出來的一小塊試驗田,是贈送的香水小樣,是游戲里的新手教程——結束的那天,都要清零。
大學四年的成敗,不是用“是否留得住”來衡量的,否則太多都是不值得。這大概很接近海德格爾“向死而生”的觀點,畢竟我們都是一邊回憶,一邊向終點飛奔。
若你奮斗過、用心過、熱愛過,那么所經(jīng)歷的一切都是值得。這是一張沒有標準答案的試卷,只管在上面涂滿青春的顏色。
四、我不是一個人。
其實很多時候,有人會好奇為什么人要過得這么累,這么拼命,為什么一直要追求那所謂的舒適區(qū),平凡地度過一生不好嗎?
先講一個雜亂的編輯的故事:
有次我寫稿寫到兩點,肚子餓了,下樓找東西吃,下樓后發(fā)現(xiàn),周圍唯一一家沙縣關門了,有點失望。
正當我準備餓著肚子回去的時候,遠遠看到路的那邊有一個燒烤檔。
因為油煙的熏烤,老板一臉油光,在他面前錯落著一堆雞翅香腸韭菜。
我點完東西之后,一個同樣一臉油光的小孩子從我背后竄了出來。
是老板的兒子。
一番詢問之后,發(fā)現(xiàn)小孩特別聰明,口齒伶俐,也不怕生,今年才剛上二年級,每天晚上都和父親來擺燒烤檔。
我突然想起,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大概早就在媽媽的安撫下睡著了,哪會那么辛苦。
讓我難受的是,和我聊完之后,他跟我說:“哥哥我困了,我先躺一下”。
然后他就靠在三輪車的欄桿上打起了呼嚕。
看得出來,他已經(jīng)很累了。
故事沒有結束,小男孩現(xiàn)在怎樣我不知道,但是現(xiàn)在想想,想想以后,你還愿意這樣活著嗎?
我的答案是,我不愿意!
因為我知道,自詡平凡的人,非常容易自我妥協(xié),而人一旦心有所愛,就沒有了妥協(xié)的資格。
最后。
說實話,如果我是孤身一人,我不介意過浪一點的生活,沒關系。
可我不是。
我愿意為了一些更重要的東西,去改變我人生的重心,然后繼續(xù)熱愛我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