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歌唱家蘇小明在飯局上爆粗口被偷拍,視頻被上傳到網上,引起許多網友的熱議。
以唱《軍港之夜》而成名的蘇小明,和一些朋友在餐廳吃飯,可能是喝了酒的原因,而觸發了她的一些感慨,導致她在飯桌上,大爆粗口。
私人飯局,說些過頭話也不為過,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她的所謂朋友,竟然偷拍了她最不堪的一面,上傳到了網上,引起網友熱議。
只是網友們還是比較理智的,并沒有嘲笑蘇小明的失禮,而是一致譴責偷拍者不道德。
試想,能夠在一起聚餐,并且讓蘇小明可以敞開心扉,說一些心里話的?,說明是朋友呀。
那么既然是朋友,就不應該做,不是朋友做的事。否則,很難說是朋友,只能說是小人。
這樣的朋友不交也罷。
親戚有遠近,朋友有厚薄,交往深淺,感情投入多少,全靠個人掂量。
交朋友是最自由的,它不像婚戀關系,是需要擔負著某種責任義務的。
不喜歡,可以不交。你就免去為朋友撥刀相助,更不需要為朋友兩肋插刀。
?
喜歡,可深交。你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也可以為朋友背后擋刀。
?
最可惡的是,既不曾深交,還要在背后插刀。
雖如此,朋友還是要交的,因為人是群居物種,沒有朋友該是多么的孤獨呀。
交朋友也是一項技術活。
02
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
其實,這就是告訴我們,交朋友的第一步是淡,而不是濃。也就是說,當你不能判定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時,一定要淡淡的交往,就像飲酒要淺嘗輒止。
而不必急急地把自己的底牌亮給對方,雙方要共同前進或后退,不要過多付出更不能過度索取。
交往時也不可過于主動或迫切,要讓時間來驗證。
因為有位哲學家說過,友情不是用嘴來表達,而是用全部的生活來證實;友情不是用耳朵來接受,而是用整個心靈去體驗。
?
如此看來,交朋好友也很難,但也正因為難,才能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許多人交朋友,過于急,過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訴求,一古腦地把自己全盤端給對方,卻不知對方的任何底細。
當自己遭遇背叛或者對方沒能讓自己滿意時,就會各種失落、不滿,甚至會懷疑人生,交個朋友咋這么難呢?
交朋友這事急不得。認識一個人,你要先看對方的底牌,看對方身邊的朋友都是什么樣的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了解對方身邊聚的是啥人,自己也就有了估量,那么是否需要繼續交往下去,心里也就有了判斷力。
著名學者胡適,對于交友也是這種態度,先淡后濃,先疏后密,先遠后近,交友之道也。
所以,正確的交友方式就是先淡而后濃。
淡淡交往的朋友,只是朋友,不是可以交心的朋友。不必對這樣的朋友提要求,也不必對這樣的朋友做出來的事情,過于挑剔,因為你們只是泛泛之交。
03
由淡變濃,即使成為朋友,還是要掌握好界限。
不是每個朋友,都心甘情愿陪你走到生命的盡頭,中途也有開小差的。
所以,交到朋友,不要干涉對方的生活,也不要讓對方插手自己的生活。
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因為順境時,交到的朋友都是朋友;但是逆境時,有些朋友就不是朋友。
朋友這個圈子是面臨時時洗牌的,不是你洗掉對方,就是對方洗掉你。
所以,不必急于認證,對方就是你最值得交的朋友。
遇到事,才是最好的試友石,而時間是檢驗,誰還留在你身邊。
?
當然,沒有誰會為了驗證朋友而去惹事,但是人生在世,誰也無法預料會發生何種事。
當事情出現時,依然守在你身邊的,就是朋友。而那些貌合神離的,就已經和路人差不多了。
有位女性情感專家就寫過,當你表現弱時,別人會遠離你,最后在你身邊支持你的,都是超過多年交情的朋友和親人。
所以,一定要有界限。否則,被洗掉或者洗掉對方時,就會出現“我曾掏心掏肺地對你,你為何要如此對我”的情感落差。
而有了界限感,雖然是朋友,但彼此之間是互敬互諒的,有些事情可進可退,可幫可不幫,也就無所謂患得患失。
友情真的是一棵緩慢生長的樹,是需要長時間澆水施肥并呵護的,不遇到事,沒有坎坷挫折,是很難認清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04
哲學家蒙田說,找一些適合于淺薄交往的人并非難事,但我們所指的交往,是要敞開心扉,毫無保留。當然,一切動機就都要清清楚楚,確實可靠。
是的,我們窮其一生,就是想要交到如“高山流水遇知音”似的朋友,只是那樣的朋友不太多,人生得遇三五人,便已經是很賺了。
這樣的朋友,是可以把后背給對方的,可以交心,可以托底,不必擔心背叛,也不必費心去打理。即使不常聯系,心中也會有你。
這樣的朋友千金不換,但卻難尋。
有個小故事,詮釋了這個現象。
年輕的士兵,在跑馬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國王問士兵,你的馬想賣多少錢,是不是愿意用它換一個王國?
士兵回答,當然不,國王,我想用它來換一個朋友,如果我能找到一個值得我交朋友的人。
“如果我能找到”,這句話多么讓人感慨呀,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擁有幾個好朋友,所以,就一直在茫茫人海之中,尋尋覓覓著。
但是,真相很殘酷,許多哲學家給出的定論都是,患難才見真朋友。
沒有患過難,不知對方是何居心,交往后,卻給了對方背后插刀的機會。與其這樣,還不如不交。
如此說來,我們就不交朋友了嗎?也不是。我們還是要交朋友,只是在交往的時候需要理性對待。
我們交朋友靠的是本能,但是甄別朋友靠的卻是判斷力。只要具備非凡的判斷力,就能交到好朋友。
怎樣運用判斷力呢?在與朋友交往時,要善于在細節里品味、衡量,通過事情的驗證,來結交屬于自己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