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三位同事約好到省城去考試,9點多出發(fā),坐上車已經(jīng)到了9:40了,一路晃晃悠悠到了市里,馬上做車到火車站,我本打算做出租車的,這樣省時間,他們要做公共汽車,說有一條專線差不多直達,只有4站路,我就隨他們去。
趕到火車站已經(jīng)到11點多,馬上買車票,剛剛11:29有一趟動車發(fā)車,下一趟動車要到要到12:42,他們迅速做了個決定坐11:39的車,因為有一位同事經(jīng)常經(jīng)過省城回老家,于是相信他的判斷坐上了這趟列車,因為火車只要1個小時多一點時間就會到省城,1點能到就在省城吃午飯。
哪知道,火車一到站,大家傻眼了,這個站沒來過呀!原來我們坐的雖然不是動車,但是這趟車卻??吭诹诵陆ǖ膭榆囌荆@里離市中心可遠著呢。沒辦法,既然已成事實,還是下車想辦法吧??尚Φ氖牵齻€大人竟然在火車站走散了,然后轉了至少有半小時才會和,這時是又累又餓呀。
會和后,他們提議先做公交再做地鐵到市中心去吃飯,于是就在那里等公交車,足足等了有十幾分鐘才有一輛到地鐵的公交,又做了二十分鐘到了地鐵站。上了地鐵幾分鐘就到了市中心。哪知道,市中心變化很大,找吃飯的地方有找了很久,直到下午3:30才吃上熱乎的飯。
吃完飯后,一位與我們不在一個考場的同事提議我們與他一樣住在市中心,明天早上再去找考點。我一口拒絕了,再不能做糊涂事了,到一個新的地方不熟悉,不知道考點與市中心住的地方有多遠,第二天早上好不好坐車,如果弄得人很疲憊又得不償失,所以我決定下午先找到考場,然后在考場附近找個地方休息,明天早上也不用那么急,晚上就能休息得好一點,第二考試才會有精神。
于是我們兩個人有去坐地鐵到了離學校最近的站下車,出了出站口正好有出租車,我說打車去吧,那位同事說還是坐公交,他知道坐哪個路線,這樣說了,我也只好隨他了,不然顯得你很有錢的樣子。兩人就往前走,走了1000米,連個公交站臺都沒有,我又提議打車,這時他才同意打了一輛車,幾分鐘就到了,總共才9元錢,唉,浪費了許多時間。
找到考點后,就去找住的地方,找到一個稍微高級一點的地方,房價要188元一晚,他又嫌貴了,又要往前走去重新找地方,到了一個看上去中檔一點的地方,沒有房間了,于是又找了一個民居改造的地方,一問房價,要150元一晚,當時已經(jīng)近晚上6點了,如果到別的地方,不一定能找到地方住了,反正也就一個晚上,將就一晚總比沒有地方住強吧,于是我當機立斷,決定就在這里將就一晚了,至少這里離考試的地方近,第二天只要走路幾分鐘路程。之前我觀察了一下,這里周邊開早餐和中晚餐店比較多,吃飯會方便一點。
這樣定下來之后,后面的事:吃飯、睡覺、早起趕到考場考試,都進行得比較順利。只有回來的時候,火車晚點,到市里的時候離回縣城的末班車只有不到20分鐘,下車后我直接沖到大街上,攔了一輛出租車,5分鐘就趕到了,又是我一馬當先,沖進售票廳,還好趕上了末班車。
從這一次的經(jīng)歷看,我覺得有幾方面做的不到位:
一是信息溝通不暢,事前三人沒有充分地溝通,沒有一個目標,和行動方案;二是事前準備不充分,出發(fā)的頭天晚上我還在網(wǎng)上查了火車及住宿的地方,由于沒有溝通,所以就沒有在網(wǎng)上預訂;三是沒有充分利用“能用錢買到的就是撿到便宜”的道理;四是沒有充分利用現(xiàn)代工具,如動車、手機打車軟件、網(wǎng)絡訂餐等等;五是太顧及他人的想法,沒有當機立斷能力;六是太相信別人的能力了,以為他是一位“老司機”了,不會帶錯路,哪知“老司機”出現(xiàn)了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