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炫富黨”,我更怕“哭窮族”

文 / 西門君

圖 / 網絡

1.

前兩天被《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的學區房》和《女生買了一件35000的香奈兒上衣掉色了......》兩篇頗有炫富意味的文章刷屏了。簡單來說,第一篇講的是「父母放棄買高價學區房,帶孩子環游世界」。第二篇文章講的是「香奈兒的客服以『高端產品不應該洗滌』為由,拒絕了消費者的要求。」

通讀完之后,你也許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都怪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

隨著社會的發展,勢必會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富貴人家,這再正常不過了。但是,總有人接受不了這一事實,對各種炫富黨恨之入骨。換言之就是「仇富。」

仇富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嫉妒。心理學家認為,「嫉妒」是人類的天性,而且越是身邊的人成功,這種嫉妒的感覺就越發強烈。

比如,巴菲特賺了幾個億美元,你的內心肯定毫無波動,但是你同班同學中了大獎,你難免會埋怨老天不公平。

說起來,我最近也剛剛認識一個富二代小宇。起初我并不知道他是富二代,他是來我公司談商務合作時候認識的,加上兩個人的年紀又比較相仿,一來二去也就熟了。

某天我無聊翻他的朋友圈,不翻還好,一翻嚇一跳,里面充斥著各種高逼格的內容——

「iPhone X怎么還沒發(配生氣的表情)。」

「下個月想去巴黎了,有人同行嗎?」

「澳洲龍蝦果然不能在國內吃,太坑了。」

......

后來一問才知道,小宇的父親是公司的高管,讓兒子當BD純粹是為了積累人脈和體驗生活的。

人比人簡直氣死人。我想起銀魂里面的那句經典臺詞:「和你們這些少爺不同,我們光是活著就竭盡全力了。」

然而,作為一名富二代,小宇從沒有擺出過盛氣凌人的姿態。在一家懷石料理店里,他請客給我介紹認識一名互聯網前輩,全程畢恭畢敬地為對方添酒夾菜,讓我看了簡直自愧弗如。

回到家后,我開始思考并領悟一個道理——

類似小宇這樣的富二代,非富即貴的生活本就是他們的日常寫照,無所謂「炫不炫」的概念。之所以有人看了會受刺激,多數是不愿意接受自己輸人一等的事實。

這就好比經常有人吐槽某某某歌手唱歌「炫技」,不用猜測,吐槽的那方一定炫不起來,所以才用不屑的態度來掩蓋自己的無能。

2.

說實話,比起「炫富黨」,我更怕「哭窮族」。

芝子是我的大學校友,姑娘啥都好,就是有一個小毛病,特別喜歡哭窮。比如,動不動就發類似「這個月生意不好,又要吃土了,超過五塊錢以上的活動不要喊我。」之類的朋友圈,讓人看了點贊不是,不點也不是,尷尬無比,進退兩難。

當年天真如我,以為她是真的開網店遇到了瓶頸期,于是經常跑到她那里買點東西捧場,偶爾還請頓飯什么的。

后來有一次校友聚會,有人不經意間聊起芝子,一開口說的話就讓我懵逼了:

「你們還記得芝子嘛?聽說她現在微商做的風生水起,代理都換了好幾個了!」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的善良被人拿去喂了狗。之后再看她發哭窮的內容,大寫的諷刺,果斷點了屏蔽。

我終于明白,像芝子這樣的「哭窮族」,表面上示弱賣慘,實則是用一種委婉的方式在炫富。哭窮哭窮,其實不過都是在裝窮。

還有一種「哭窮族」,你也一定遇到過。他們平時從不聯系,一上來就和你要紅包。

遇到這樣的人,沒什么好說的,拉黑漂流瓶見吧。

3.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里提出:「人類本質最深遠的驅動力就是讓自己有重要性。」無論是炫富黨還是哭窮族,無非都是想吸引別人的注意罷了。

對此,西門君表示理解。只是,偶爾一次兩次還好,一旦過了度,只會引起別人深深的反感。

假設有兩個學霸,一個愛吹噓自己的優異成績,一個滿口「我從來不看書的」,哪個更讓人厭惡?

我覺得是后者,因為虛偽猛于虎。

如果,有人拿刀逼我在是炫富黨和哭窮族中選擇一派刪除好友,我果斷選擇后者。原因很簡單,low逼不值得深交。

我說的「low」,不一定指生活品質方面,更多的是指他們博人眼球的方式,實在讓人難以茍同。

相反,我看到朋友圈越來越多的炫富黨,竟有一種莫名的欣慰感——

和越來越多的成功人士交識,說明我混的還可以嘛!

一個人最悲哀的是,心里明明渴望著腰纏萬貫,嘴上卻在唾罵于此。發現富貴之夢遙不可及,開始哭窮。哭著哭著,便成了真窮。

ABOUT ME

西門君,學電視節目編導出身的好青年

會寫劇本段子軟文吐槽詩歌雜文微小說

曾擔任浙江衛視《跑男》第一季編導,

目前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就職文案工作。

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請在后臺留言。

撩我就來新浪微博@過氣網紅西門君。

喜歡西門君,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吧!

《西門君不吐槽》(ximenjun45)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