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意識到日本人習慣進屋前脫鞋是來報道的那一天。我的tutor是一位名叫荻原的日本學生,那天他帶我來到宿舍,站在門口遲遲沒有進來。我說出請進后,他才要進來。但是站在門口立馬脫掉了鞋子走了進來。這一舉動讓我措手不及,我自己也是穿著鞋子進來的。
后來我逐漸意識到,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一是日本的室內(nèi)環(huán)境確實是干凈,二是對對方的尊敬。經(jīng)常要脫鞋進入的場所不止是別人的家里,還有很多的公共場所,比如說學校的電腦室、研究室、很多寺廟、餐館等。
這也很好的應證了為什么超市里沒有賣拖把的情況。憑我多年住宿舍的經(jīng)驗,要打掃屋子,掃帚和拖把是必備工具。所以,在我來的當天就去超市里購買這些東西。疑惑的是偌大的超市應該物品齊全才對,可是就是沒有拖把。掃帚到是有一些,但是都是迷你型的,像是清掃床或是炕用的笤帚,需要蹲著或者是跪著打掃。后來才了解到,屋子里是不可能臟到需要用到拖把來打掃的情況。吸塵器才是日本家庭的必備清掃工具。
所住公寓旁邊另外的一棟宿舍樓叫寮,住在那里的學生更是要在樓門口就要更換拖鞋,把自己的鞋子放在相對應房間號的柜子里或者是帶回去。所以宿舍管理員門前的一排排鞋柜還是頗有味道的。
日式料理飯店也是需要脫鞋進入的。這里沒有提供拖鞋,客人在飯店門口把鞋子脫掉放在有鎖或者是沒鎖的柜子里,只穿著襪子進入相應的房間。唯一讓我擔憂的是在飯店喝醉酒的客人會不會不認識自己的鞋子,或者是誤穿別人的鞋子。
福井市也有很多的寺廟或者是神社,有的風景很是美好,有的常常會舉辦一些活動,人流也有不少。寺廟或神社會在門口立著“土足禁立”的牌子,就是要求游客脫鞋后再進入。
這樣需要脫鞋的場所多了,不免會有些麻煩。很多人干脆外出也會穿脫鞋,于是那種洞洞拖鞋在這里很暢銷。若不是冬天里雨水太過充沛,穿洞洞拖鞋的人群是不會減少的。
天冷之后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脫鞋進入很多公共場所是很涼的,盡管都鋪有榻榻米,時間一長未免會有些凍腳。于是島國人民又想出了解決辦法,那就是把襪子做厚。于是各種厚襪子也很受歡迎,甚至還有不少名叫“發(fā)熱襪”的襪子。當然,也是有很多場所會提供室內(nèi)穿的脫鞋,公共拖鞋大多不分正反,甚至還是均碼的。
然而,咨詢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學,發(fā)現(xiàn)他們國家并沒有像日本一樣在很多場所需要脫鞋。只有在日本,進入私人、或是一些嚴肅的地方必須是要脫鞋的。若是一些地方不知道是否需要脫鞋進入,那就需要去詢問。切不可冒昧穿鞋進入,畢竟沒人愿意被視為不尊敬他人。認真、嚴謹、干凈,少有像日本做的這樣真實的國家。